APP下载

强军梦背景下高校思政与征兵工作结合的思考

2021-03-24赵川乐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强军思政教育

摘 要: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新时代新要求,大学生逐渐成为征兵工作的主要征集对象,高校作为大学生全方位育人的主阵地,急需为部队提供优质兵员。结合强国强军的背景,通过对高校征兵现状的分析,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报国热情,牢固树立国防意识,为强军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键词:高校征兵;思政教育;强军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59

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建设军队、治理军队所创造的一项根本成就,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新时代强国强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高校已成为军队兵源的重要输出地之一,加强对高校征兵工作的思考,将思政教育与征兵工作相结合,做好征兵工作,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提升爱国主义精神。

1 强军梦背景下高校思政与征兵工作结合的意义

1.1 对于保卫国家安全、投身国防建设、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有着重要意义

当今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国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奋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在军队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必须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高校大学生作为征兵对象,具有年輕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等特点,该群体作为优质兵源,可以操作更加精良的装备,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1.2 对于实现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强军梦,必须有一流军事人才做支撑。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基础工程,做好高素质兵员征集工作是各级兵役机关的历史重任和时代担当。2017年,大学生首次成为我军新兵主体对象。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集中力量,除了拥有强健的体魄外,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大学生士兵思想上进端正、知识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是军队建设的良好后备资源、人才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教育当中,对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一流军队,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具有突出的作用。

1.3 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具有强烈的一致性,刘秋生指出,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整合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黄海宁、龙诚果认为,国防教育是一项战略意义的教育事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地位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利于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根基;利于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鼓励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加强国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提高大学生体质、磨炼个人意志等,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1.4 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增添动力

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拥有年轻有为的时代青年,征兵越来越面向高校学生,借助征兵宣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多项利好政策切实推动征兵工作提质增效。2020年2月教育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参军入伍,并更多向毕业生倾斜,支持毕业生参军入伍。国家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为鼓励高校学子参军报国、参军入伍,增加宣传,同时,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地方紧紧跟进,纷纷拿出实用管用的硬招实招,参军入伍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之一。

2 高校征兵工作的现状

2.1 高校大学生参军积极性不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确面临着很大挑战,多元意识形态、外来意识形态的入侵严重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大学生的侵蚀愈发严重。另外高校大学生国防观念较弱,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受敌对势力多年来“西化”“分化”侵蚀思想的影响,以及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深度不够和学生本身风险意识薄弱,高校大学生参军积极性不够,热情不高。

2.2 高校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结合不紧密

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狭义上就是在国家领导下,高等院校与军队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对全体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增强国防观念、学习国防知识、强化国防素质等方面。但高校存在思政教育与国防教育结合不紧密现象,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方面国防教育较为缺失,导致学生国防意识薄弱,国防行为能力较差,主流意识形态不够深入,参军热情不够高涨,这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不够深入,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2.3 高校参军入伍大学生质量有待提高

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才之战。可以说,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关系胜负、国家安危,火热的军营理应是一个国家优秀人才的集合体。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在强军梦的背景下,高校需要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但高校学生存在着上站率低、入伍动机不纯、学生素质较低等问题。这就导致输送兵员的质量有待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缺少完善的国防教育征兵制度、高校征兵宣传效果不佳等原因导致。

2.4 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榜样作用不明显

退役复学学生既是高校征兵工作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实践参与者,对高校征兵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退伍复学学生对大学生应征入伍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退役复学回来的学生是高校和部队之间的桥梁,是大学生和士兵角色间的桥梁。退伍学生退伍不褪色,良好习惯应带到校园中、同学中,把有规矩、能吃苦的精神传递下去,优良作风和家国情怀不能落下。且作为同龄人,朋辈之间的影响力更润物无声,但高校中的退伍复习学生榜样作用发挥不明显。

3 高校思政教育与征兵工作结合的途径实践

3.1 充分参透政策法规,领导组织有力开展

学习国家政策文件,严格遵守全国大学生征兵要求,把征兵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而不是一项任务。组织开展征兵宣讲,对最新政策文件进行精细解读。对于退伍士兵,优待政策和保障措施应进一步深化落实。高校领导、武装部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与征兵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领导小组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师生开展各项活动,通过不断深化的理论研讨和学习,在日常思政教育中树立参军入伍意识,武装部领导有力、二级学院武装专员认真对接,齐抓共管。

3.2 充分加强征兵宣传,与时俱进创新宣传方式

深入开展征兵宣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宣传的广度和速度具有明显优势。利用武装部官网、通过创办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准确发布政策、活动、宣传片等,起到宣传科普教育作用。线下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果。利用好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做好爱国拥军、参军入伍的宣传教育;开展专题讲座,详解征兵政策,开展爱国教育,动员参军入伍;进行主题教育,在重要节点,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开展主题教育,目的性更强;朋辈宣传,退伍学生或者相关社团学生可以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效果佳。家校联合,向家长普及相关信息,提高征兵率。

3.3 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大局,因势而新做好思想引领

重视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结合国内外严峻形势,将参军入伍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相结合,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思政类课程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讲好中国故事,端正学生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将参军入伍的个人梦与强军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青年兴则国家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将参军入伍和树立理想信念相结合。除此外,学校及学院官网、官微、易班在“五四青年节”“七七事变”“九一八”等重要节点结合历史进行爱国拥军宣传,对新文件学习解读。班级在重要节点,召开主题班会等。开设相关选修课,便于学生增加了解,深入学习。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生活。一课堂二课堂相辅相成。

3.4 充分创新结合途径,寓教于乐提高征兵效率

探索创新思政与征兵工作的结合途径。在结合方式上创新,传统的征兵工作直接且目的性强,可以将爱国拥军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如组织“五四”草坪经典诵诗会;国庆节升旗仪式齐唱国歌、共同观看阅兵仪式,大力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举办一二九歌会,在唱响红歌中铭记历史;对《榜样》系列视频进行学习探讨,军人榜样增强了学生对于军人的向往;高雅艺术进校园,红色题材话剧演出、爱国歌曲演奏,开展了一堂爱国高雅艺术美育课等,除此外,还可以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朗诵大赛、新生入学教育、“五四”知识竞赛、观看红色电影、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座谈、走进红色家书展、重读红色家书等。创新结合形式,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5 充分发挥劳育作用,完善体育教育考核监督体制

高校开展军训工作,军训是国防教育,退伍士兵协助教官共同完成指导巡练,发挥了退伍士兵的作用,展现退伍不褪色的精神。提高学生劳育,在志愿活动上,学校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活动,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志愿者精神,以身作则践行爱国主义,将精神传递给学生。加强青年身体素质,开展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运动类社团,加强当代大学生体育素养,为国家储备质量高的大学生兵源,也让退伍士兵有更好的展现机会。完善体育教育制度,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提供什么样的学生,锻炼制度要形成体系,健康放在首位。

3.6 充分关注退伍学生,朋辈教育双拥工作常开展

真诚沟通,鱼水情深。对于参军入伍的学生及其家属,高校武装人员要做到常联系。新兵刚入部队,联系家长进行简短的视频录制,以鼓励新兵安心服役,报效祖国。学生参军前后,积极及时回应家长问题。开展迎老送新座谈会,让参军入伍和退伍复学的学生充分感受到高校的关注,鼓舞新兵和老兵返校后融入适应。辅导员关心退伍学生,了解学习生活上是否有难处,积极解决。退伍军人返校后,保持军队的优良作风,守纪律,在课堂中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退伍军人思想引领,不能松懈。军政军民一家亲,将征兵工作做成一份有始有终有温度的长期性工作。

强国需要强军,强军必先强兵。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抓征兵,着眼部队急需选人才,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征兵工作转型发展。把高校作为兵员征集主阵地,坚持向教育要人才,让军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高校要做好学生培养,提供优质兵员。建设平安中国,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校应结合好思政教育和征兵工作,通过多项举措,为国家推动征兵工作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王振.新时代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探究[J].科技视界,2019,(17):232-233.

[2]刘秋生.整合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6):112-114+129.

[3]黃海宁,龙诚果.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考试周刊,2010,(06):186.

[4]叶明.在高校征兵工作中实践大学生思政教育[J].汉字文化,2019,(19):145-146.

作者简介:赵川乐(1993-),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初级助教,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辅导员、武装专员。

猜你喜欢

强军思政教育
强军战歌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强军之路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