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名师“再度成长”的观察与思考
2021-03-24孙贞锴
孙贞锴
多年来,中小学名师培养已然成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各级中小学名师的人员数量、活动频率、辐射影响等,较之以往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以说,各地名师工作或曰名师建设工程,总体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关工作的推进程度,也被视为地方教育教学工作绩效的一种重要标志。但是,在这种繁荣的背后,也有值得省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名师获名、成名之后的“再度成长”问题,可谓其中值得关切与审视的核心问题。
一、“成而不长”:警惕名师赋闲与退化现象
早在2008年8月18日,《中国教育报》“读者版”就刊发题为《名师赋闲为哪般》一文,讲述了一些教师获得名师称号之后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停滞不前,并未真正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作者认为名师赋闲现象的根本在于制度和机制的缺失,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和创新化的机制建设。由此,“名师赋闲”一度成为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
很多人认为,在这种制度和机制建设缺位导致名师赋闲现象的同时,还有一种现象似被忽视,即名师的退化现象。所谓名师退化现象,即很多人获得名师的名分、称号之后,获得更高职称、荣誉和个人功名之后,丧失了以往的进取精神,满足于“船到桥头马到站”。与此相对的是,有些“名师”成了“方仲永”式的人物,地方、学校、个人“利其然”“环谒于邑人”,以权威自居,放松学习、研究,在表面的风光背后,同样隐藏着危机。在这种“功成名就”的背后其实至少有三个问题被掩盖了:
一者,作为名师,究竟是否名副其实?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成绩”的背后是否具有真正成熟的教育理念、规范的课程与教学、厚重的教学成果以及相应的教学创新乃至教育教学思想?如此追问,将直接审视名师的专业底气和专业建树。这种追问,对当下各级名师培养追求速成、评选泛滥、质量参差不齐、满足表面繁荣的征象可谓一记警钟。
二者,教师成为名师之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是否意味着到此为止?在获取外在认定之后,未来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走?这个问题,涉及名师的专业风范、职业理想问题,也是名师的发展观问题。
三者,针对名师,究竟为谁而培养、缘何而存在?名师在培养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成名与成功,自然是应有之义,但是如果这种培养最终只是驻足于个人意义,是不是与名师培养的初衷有所相悖?如果名师的存在很大程度不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这种“功成名就”的价值何在?这一问题,涉及名师的专业引领问题,也是名师培养的重心所在。
以上三者,概括说来,就是一些教师在取得“名师”头衔之后,或安于现状驻足不前,或居高临下疏于自省,其引领、示范作用日渐淡化,这种名师不再成长的现象,我们可以通俗地将其概括为“成而不长”。前面谈到的名师赋闲现象,除了制度、机制原因,其实也有“成而不长”的因素。为此,必须深思的是:名师,为何而“名”?名师,“名”在何处?名师,是否“一名了之”?
二、再度成长:名师持续健康发展之必要
其实,“名师”成名之后更要加强专业修养,注重人格完善和境界提升,并在新起点上跟进反思、继续成长、不断磨炼,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教学无止境,求进无顶峰。在成长之路上,名师自始至终需要的是——做一名明晓教育教学之道并努力践行、勤于学习反思、长于提炼智慧的“明师”。何为“名师”?不少人将其窄化、异化为一种头衔、名誉、名分,看作捞取名声、提高地位的一种工具。这就难怪在一定范围有所影响的一些“名师”,在盛名之下,或名不副实、有名无实,或为名缰利锁所缚、追名逐利。出现此类征象,首先缘于我们对“名师”本身的理解、定位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所以,名师必须不忘初心,對“缘何而名”进行深度审视与重构,这样一种深度审视与重构,自然需要“再度成长”的支撑。
吴非老师曾经说过,当下的名、优、特教师评比太多,“造成学校教学失衡,也形成不良风气”,更主要的是有些境界不高的人获评,有的想尽办法评上之后就不上课了,有的一旦评上便像是得到了争取待遇的筹码,有的评上后自以为权威、走到哪里都教训同行……吴老师所谈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名师“获名成名”之后没有持续健康发展,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之引领、示范作用的问题。吴老师所言,我想更意在于树立一种正确的发展观:“名师”之“名”,更应是真正有其厚重的内涵、相对独立的人格操守,而不仅仅是名气大、名头多、取得诸多名分或待遇。这样的“名”,才是大家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才具有真正的辐射性和引领性。所以,名师在“名在何处”的拷问面前,必须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告别“一名了之”“一名百了”的流俗之态。
一位名师,如果不能了悟生命的本质,不能从哲学思辨的层次审视教育人生,不能建立、完善和坚守作为教育者的精神本体和人文情怀,其境界和层次终究也是有限的。而要实现上述修为、层次与境界的提升,显然需要开启“再度成长”之路。
诚如铁皮鼓老师所言:“一些名师的成长经历,既有值得学习的一面,也包含了转型期个人奋斗中所带有的若干有待清理的毒素。”恐怕,这也是不少名师“功成名就”之后难以为继、缺乏真正带动之效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走向“再度成长”,实乃名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之必要。
三、何去何从:名师再度成长之发展取向
名师的“再度成长”何去何从?对此,必须明确其成长的发展取向。
当前,对于名师的“再度成长”问题,一些地区、学校也有所认识并采取了相应举措,但对于其发展路向的引导与评价却存在一定问题,愚以为,突出表现为两点:
一是“单级取向”。单级取向主要来自于一些学校和教师的错误认识。名师更应扎根一线,在实践中久经历练,赢得学生和同行的认可,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由此容易产生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只要身在“一线”、狠抓分数、卖力工作即可。笔者曾聆听某区名校一位特级教师班主任的经验介绍,除了众所周知的严、细、靠三字之外竟别无所论,事后大家不免“叹惋”。这说明,这位名师只有经验的原始积累,虽在本校被奉为榜样、模范,但其并未形成自我的提炼与建构,因此,大家所期待的从“名师”身上所能学到、能够挖掘的东西也无从体现。在一些学校和教师中间,认为名师成名之后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之上倍加奉献、加大显性量度投入,这样一种滞后的单级发展意识,根源在于学校发展观同样存在单级偏差。正因为稀释、冲淡了基于教师专业诉求应有的学习和研究,在此背景下的名师“再度成长”就只是一种局限一隅的假性成长,势必延续原有的单级取向,造成名师内涵发展的缺失。
二是“均衡取向”。均衡取向主要來自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名师工作管理部门。名师应该实现师德、教学、教研、引领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一点自然没有错误,但是,把这种全面、均衡发展演绎成一种“再度成长”的量化指标与考核管理,则是一种简单的行政思维。如有的部门提出对名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并对名师在管理期限之内的师德考核、课堂展示、论著撰写、荣誉获得等进行细致量化、赋分管理,期待从制度和源头上保障其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均衡思维,对名师再度成长的特定意义疏于审查,使得其动态管理接近于名师前期成长与培养时段之内的评价指标。
个人认为,名师的“再度成长”是一种有别于其前期成长的特殊成长,这种成长与发展必须注重两大层面的建构:
一是专长发展。如果说名师的前期成长主要靠的是一种基于年富力强的打拼的话,其再度成长就应该将其优势放在教学经验与思考的系统梳理、深度反思、整体提炼之上,而不是前期经验与做派的强化与重复。在此基础上,名师应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专家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某一二领域必然具有突出的专长与建树,没有专长的名师不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也很少具有其更大范畴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所谓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所有的花都开放一种颜色、呈现一种形态,同样,名师的再度成长应强化聚焦意识,把着眼点放在专长培植与发展之上,进而形成自身教育教学价值的创造与再造。
二是深度建构。所谓深度建构,是指在原有的成长和建树基础之上,通过深化、深入的实践、研究,实现对原有层面的深度建构。这样一种建构,需要超越从前的高度与厚度,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资源,从而对其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高屋建瓴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很多名师在成名过程中,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建构,但在成名之后,相应建构并未从学理与实践的双重视角进行深化,并未形成饱满、丰厚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系,而是逐渐陷于停滞,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名师的再度成长,应该把这样一种深度建构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
如果说名师的前期成长需要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有突出业绩的话,其再度成长更需要一种教育与人生哲学的建构。程红兵老师曾在《教育家渐行渐远》一文中痛心地谈道:“教育哲学思想和思维不是一回事,我们有些校长、教师的思维也许真的很发达,这种思维是用在如何应对上级要求,如何应对高考分数提高,如何应对各级各类的评比考核上,但思想却是极为匮乏。面对教育日益深重的危机,人们还是在用一些早已证明问题重重的教条来应对和回答,用空洞无物的时髦话语来回答,却很少有深入的思想。”名师的再度成长,应该指向教育家型教师,即使不能成为教育家,也应具有教育家的气质与情怀,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这一点更加需要高度专注的沉浸与思索。
综上所述,改变名师再度成长的发展观与评价观,才是实现其再度成长的肇始之基,才能明确恰当的发展路向。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建设、给予名师应有之平台支持等,也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如果方向和起点有误,单纯的驱动机制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会起到一定反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