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共生大院”的新故事
2021-03-24陈琢
陈琢
老式的红砖建筑内外装饰着钢板、石油管道、钻探井等工业元素;咖啡馆、书吧、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游乐设施等一应俱全……走进海淀区学院路街道20号院西北角的平房区,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这里,不仅保留着工业风的时代记忆,还为居民的现代生活提供了舒适空间。
2018年,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七有”目标“五性”需求,提出了“石油共生大院”的建设理念,整治环境秩序脏乱问题,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破题
学院路20号院是一个“有故事的大院”。这里居住着4位两院院士、多位石油领域的资深专家,还有许多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工作者。
岁月荏苒,随着原北京石油学院外迁和国家部委改革、企业改制,石油大院变成了产权关系复杂的“大杂院”,由此带来了群众生活的诸多不便,造成了社区治理等一系列难题。“2008年,我分管后勤工作,新领导上任来到大院调研,看到社区环境后把我批了一顿:‘别的地方都漂漂亮亮的,这个地方像个垃圾坑!”大院产权单位之一、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时任工会主席朱开成回忆。在随后开展的垃圾清运中,一下运走了14车垃圾。但因为4家产权单位没有协商共治机制,没多久垃圾就又堆了起来。2018年,时任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志明在调研时说:“过去大院像个小社会,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不出大院全能解决。现在大院不再包办一切了,大院社区的功能缺失凸显,‘大院病就出现了。”
其实,石油大院的问题不是个例。学院路街道汇聚了10所高校、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像石油大院这样的大院至少有6个。“大院病”如何治?2018年年底,学院路街道决定从石油大院西北角平房区的治脏治乱开始破题。
共生
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获得了各产权单位的支持,腾退了平房区小、散、乱点位,拆除违法建设550多平方米。
街道党工委还请来了街区规划师、社区营造师、社会组织、各领域专家、居民代表,从基础设施、安全、功能等维度,为大院进行了12次“体检”,召开研讨会、征求意见会10余次。大院的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被一一列了出来。居民们对“石油共生大院”的期望也很高,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大院老人很多,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工委提出了“新老建筑共生、居民与职工共生、各类文化共生”的“石油共生大院”建设理念。
街道党工委邀请专业机构设计改造,建成了包括党建空间、文化空间、亲子空间、健康空间、美食空间、便民空间、街区工作站于一体、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场所。
“整个过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街道党工委敢于‘揽事。这些服务商家都是街道一家家考察、最终谈下来的。”石油社区党委书记张腾宇指着立体停车场说,“这个停车场因为占地面积小很难盈利,最初没有商家愿意入驻。街道谈了三四轮,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商户。现在停车场有50多个停车位,解决了15号楼居民停车难题。”
融合
“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行业的灵魂和根基。在建设‘石油共生大院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彰显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具体体现。”
2020年11月3日,在“石油共生大院”社区展览馆举办的“传承红色精神之石油精神”主题党课上,一名党员这样说。
承接社区展览馆服务的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春红说,不仅大院里的居民党员可以来这里参加居民代表大会、党课,“石油共生大院”还面向附近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这个地方太美了,在这儿排练心情都不一样!”学院路街道舞蹈队队员、五道口家园社区的白英说。2020年10月,舞蹈队要参加国际人才社区五道口风情汇的演出,可街道文化中心的排练场地一个月前就被约满了。一筹莫展之际,学院路街道的老师把她们带到了“石油共生大院”排练——现在,街道16支文化队都在这儿活动。
在“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多元参与、协调共治”理念的指导下,学院路20号院正在煥发新活力。有的产权单位把自家花园的围挡拆了,和平房区风景连成一片;有的筒子楼的产权单位开始粉刷外墙、装饰一新……“今后,我们将扩大共享空间,不断丰富‘石油共生大院的内涵。”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党群办公室主任孙渤说。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