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2021-03-24缪承潮

杭州 2021年2期
关键词:杭州交通建设

缪承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当前,杭州必须充分认识城市能级提升、资源要素集聚、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势,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才能在杭州未来发展中迈出更稳健的步伐。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提出,杭州要抓住“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期,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特大城市“巨系统”的特质,通过深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大数据“精耕细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杭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为此,“十四五”期间,杭州在“完善新型城市化战略,充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将重点做好六个“结合”、加快构建六个方面的“实践范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让城市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好工作生活的理想场所。

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空间格局,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提供根本制度保障。针对杭州当前遇到的“要素保障紧缺期、空间矛盾爆发期、规划实施过渡期、体系重构机遇期”等实际情况,必须深入贯彻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分落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省“四大建设”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总体规划编制为抓手,更高质量地统筹空间和资源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按照“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原则,加快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为此,一要优化空间格局,实施高起点规划,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特质发展,提升配套设施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与宜居韧性城市建设;二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保护,强化生态保护、增存挂钩与生态修复,守护生态安全底线,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三要推进政策创新,促进高能效治理,发挥数智、政策与制度优势,使空间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与管理。

结合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环保节能、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实践范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为此,要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创新交通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交通体系,全力争创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全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杭州样板。一要把握“通”和“达”、“线”和“面”、“内”和“外”、“快”和“慢”、“建”和“治”五个关系,形成便捷、有序、开放、绿色、通畅的交通体系,打造国际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二要抓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数字交通“两大试点”,推进“轨道上的杭州”与全国“数智交通”第一城建设,创建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结合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试点工作,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努力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强调,“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目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任务的指示要求,杭州已成功入围“新城建”试点城市,将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抓好落实。近期至2021年底,基本建设完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初步制定发布CIM数据标准;中期至2023年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稳定运行,基本完成建成区范围内的地理信息、建筑物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库;“十四五”时期即至2025年,基于“新城建”CIM基础数据的城市运行管理、城市综合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及未来智慧社区等方面的场景大量应用,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方式有效转型提升。

结合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构建人民城市的实践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城市治理”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作为杭州这座千万人口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绣花”般的“精心、细心和巧心”对城市治理精益求精,“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通过加快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执法监管24小时不间断运转,构建信息化、立体化、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同时还要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持续发力破解城市管理的热难点问题,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物业综合管理水平,抓安全运营,切实增强城市韧性,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幸福城市。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宜居城市的实践范例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保护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2020年3月底、4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要求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要求杭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十四五”期间,杭州将以规划引领、提升管理、活化利用为重点,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从“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三大要求出发,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始终坚持“房住不炒”,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确保高水平打造“宜居天堂”。

结合拥江发展战略实施,全面启动三江汇流区块规划建设,构建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的实践范例

三江汇地区具有江南韵味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重魅力,兼具大都市风貌、山水田园风貌两种不同的空间体验,杭州将努力把该区块打造成为“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为此,一要按照“五个不一样”理念,加快建设“未来城市”杭州样本。坚持不一样的发展定位、开发理念、城市形态、产业业态与治理模式,充分展现“富春山居图”开卷地的风貌特色,探索“生态+文化+创新+智慧+善治”的杭州永续魅力发展新路径。二要围绕“魅力未来、无限江南”目标,聚力打造“五个实践地”。即现代富春山居实践地、多元文化共生实践地、策源创新发展实践地、未来生活场景实践地和开放善治平台实践地,它们体现着未来城市演化升级、永续魅力发展的总体方向,体现人、城市与自然、文化共生的不断追求。三要实施“十大行动”,打造未来城市实践范例。实施空间整治优化、城市双修整治、现代山居塑境、创新聚力引源、孵化平台链接、文化意匠集聚、国际窗口交往、出行畅达活络、未来社区雅居、智慧生活体验等“十大行动”,通过完善各类空间设施,全面的监管系统,智慧的云享平台,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未来富春山水之上的诗意栖居。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今后的五年,将是杭州扛起“头雁”担当,大跨步推进“重要窗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键五年。在城市建设、治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杭州交通建设
寒露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杭州旧影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