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1-03-24陈帅
陈帅
摘要: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视觉元素,可以提升园林景观设計的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分别阐述了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色彩元素、空间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最后赋予实践。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2-0099-02
园林景观设计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追求的是满足人类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通俗来讲就是园林景观设计既要有功能性又要有观赏性。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获取信息,而视觉元素是组成视觉对象的基本个体,为人类接受和传递信息提供了渠道,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
1 视觉元素概述
视觉元素是指构成视觉对象的基本单元,是人类接受与传达信息的工具与媒介,是视觉传达语言的单词与符号,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1]。视觉要素由信息要素和形式要素构成。信息要素由图形、文字、形状、形体等内容组成;形式要素由点、线、面、色彩、空间等内容组成。本文选取视觉元素中的形态要素阐述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在人类感知世界的几种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视觉,人们主要是通过视觉去接受信息、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是一种直接的展示,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出设计者的理念[2],通过符合科学规律和艺术审美原则的设计手法,合理应用视觉元素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美感,增强园林景观的魅力,良好的观赏性可以提高人们的视觉享受,让人身心愉悦。
3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3.1“点”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可以是单一的构成,比如一个雕塑、一个构筑物,也可以是结合了“点、线、面”等其他元素的复合构成,比如一个景观节点。与其他元素相比,“点”元素体量最小,通常是应用在景观空间的核心位置,是为了成为某个场地或者整个项目的视觉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要注意的是“点”的设计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整体,在设计时应仔细考虑“点”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脱离了整体,“点”设计的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
3.2“线”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连续运动轨迹称之为“线”。“线”与“点”一样,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线”元素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形式。直线能体现出一种规则、刚硬、强烈的感觉,曲线会给人一种自然、柔美、舒缓的感觉。“线”元素还有实线与虚线之分。常见的实线有划定场地范围的边界线、不同材质之间的分隔线,修剪整齐的灌木线等等,通过对各种线元素的合理组合,可以起到明确空间范围,体现材质纹理,表达景观层次等作用。除此之外,譬如整齐排列的景观灯柱、重复出现的铺装纹样,高低错落的植物树冠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虚线”,同样能够起到引导视线、强化设计、体现自然等作用。
3.3“面”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元素中“面”元素的体量通常是最大最广的。它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单一元素,比如一片湖面、一块草地,一块铺装。也可以是“点”元素或者“线”元素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也可以转化而来,比如一个廊架、一个小品、几盏灯具、一片竹林共同形成的一个“观赏面”。与“点”元素注重精巧、细致不同,“面”元素更多考虑的是多个元素相互结合后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各个元素之间的尺度关系、虚实变化,只有各元素之间相互协调,最终才有和谐融洽的景观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显得杂乱无章。
3.4 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色彩的魅力,作为美学应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元素,色彩的使用在园林设计中能给人以最鲜明、最直接的感受,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3]。比如红色使人感觉强烈、热情、饱满;黄色会使人感觉温暖、愉快、丰收;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蓝色能表现明朗、冷静、忧郁;黑色给人感觉沉静、严肃、庄重的;白色体现纯净、光明、圣洁的意味;灰色给人柔和、古朴、平稳的感觉。
在具体设计中不能盲目地搭配颜色,一味地追求色彩的丰富多变,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场地风格明确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风格来确定基调色,如儿童乐园、游乐场等项目,体现的是一种青春活力、充满热情的感觉,可以多采用高明度、高对比,种类多样的颜色搭配;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等项目,体现的是一种休闲放松,惬意生活的感觉,可以多采用中、低饱和度,种类多样的颜色;如陵园、烈士纪念馆等项目,则要求体现庄严肃穆的感觉,要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的颜色,而带有大体量建筑的项目在选择基调色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建筑外立面的颜色,选择相同色调的颜色有利于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因此,色彩元素的应用只有体现项目主旨、符合色彩美学才能对设计起到提升作用。
3.5 空间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是人类营建活动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人类改造环境,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存环境,创造舒适的活动空间[4]。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地形塑造、植物造景,景墙景石等元素去划分空间,通过不同景观元素的相互衬托对比来体现景观空间的动静、曲直、显隐等效果。景观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景观效果而定。大尺度的空间能表现壮阔的感觉,而小尺度的空间更能给人亲切宜人的感觉。
4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以杭州交投指挥交通产品产业化基地工程为例,改项目属于城市办公区域景观设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临风情大道,西依协同路,北靠月明路,景观面积约为18000m2。以下将分析各个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达到景观效果的提升[5]。
4.1“点、线、面”元素的应用
4.1.1西侧园区主入口
园区西侧入口为项目主入口,正对主入口处以跌水池和廊架的组合为一个重要的景观“点”,目的是用来吸引刚进入园区时人们的目光,提升景观效果。入口广场的地面铺装天然就是一个景观“面”,而入口廊架的“一大两小”布置方式拉长了整个廊架的正面宽度,从而形成了竖向上的景观“面”,再配合廊架背后的植物造景,形成了整个主入口的“观赏面”,这些整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入口空间,树立了整个项目的气势。
4.1.2中心绿地
主入口廊架的东面就是中心绿地,整个项目最大面积的集中绿地。从功能上来说中心绿地也是项目中最大的一个景观休闲“点”。为了更多地体现一种休闲放松的感觉,设计师特意摒弃了项目中大量存在的直线元素,在绿地中设置了一条曲线状的漫步道。绿地周边以行道树结合植物组团的形式形成视线遮挡“面”,将绿地中心设计为开阔草坪,再配合草坪中错落布置的小品雕塑“点”,使人在穿行中体验到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
4.1.3总部大楼入口
绿地北侧3号楼入口为集团总部大楼入口。在正对入口大门处设置了水景对景墙,配合水景墙背后的植物造景,形成观赏“面”,充分考虑了业主在建筑内部时与建筑外部的视线交互。通过放大铺装广场面积形成入口空间感,并在广场地面铺装纹样上结合集团标志,考虑了业主在楼上办公时居高临下的景观感受。
4.1.4内街区
项目的三幢主楼之间有数个架空过道,设计师结合场地功能,将其设计为园区内庭院。通过景观格栅与绿化组团的方式,形成“分隔面”,将内庭院划分为数个休憩空间。在休憩空间通过块状的铺装形式来划定空间,通过直线状的铺装在视觉上形成视觉动线,来引导人行流线,通过将几个内庭院联系在一起组成内街区。
4.1.5屋顶花园
裙房屋面上设置了屋顶花园。屋顶花园整体为运动休闲区。设置了网球场和环绕整个屋顶花园的一条环形塑胶慢跑道,通过红底白线的颜色分隔,自然而然地引导着行人的视线。被跑道围合起来的绿地中,由自然曲线状道路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又相对独立的“休憩区”,让人在运动之余漫步其中,其乐无穷。
4.2 色彩元素的应用
为了体现园区高档素雅的感觉,项目整体铺装以黑、白、灰三色为主。入口廊架、景观格栅等钢结构构筑物以栗壳色氟碳漆喷涂。屋顶的网球场、慢跑道采用了红底白线的颜色搭配,鲜艳的颜色体现了运动的活力。
在绿化种植方面,遵循生态、美观、经济的原则。除了香樟、榉树、沙朴等绿叶植物外,搭配银杏、红枫、鸡爪械、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等色叶植物。再搭配桂花、黄山栾树、杜鹃,紫薇、海棠、樱花等开花乔木,萱草、石蒜、兰花三七等颜色鲜艳、色彩丰富的花卉品种,使得整个项目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与硬质景观相互结合,营造出优质的景观效果。
4.3 空间元素的应用
主入口的組合廊架配合背后的植物带,形成了竖向上“景观面”和“分隔面”,将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地景观区域很好地隔离开来,形成了两个功能空间。中心绿地中外围密、中间疏的绿化种植方式,营造了一种百转干回、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内街区用景观格栅与不同的铺装形式来划分空间,让几个分散的内庭院在空间上整合起来。屋顶花园中采用的是绿化堆坡和自然式道路的方式来划分场地,在被跑道围合起来的绿地内形成了几个既连通又独立的休息场所。
5 结语
视觉对于人类获取信息、感知世界是最为重要的方式。视觉元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讲视觉元素的运用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运营视觉元素可以更好地提升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楠.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中视觉设计要素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谈坛,2020 (10):125-127
[2]韩晓强,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 (27):57+61
[3]郑志明,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 (04):339-340.
[4]蔡婷婷.浅析园林空间营造手法[J].现代园艺,2011 (11):86
[5]朱鲜燕,付旭燕,王芳,等,视觉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839 (0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