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21-03-24李光伟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互联网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使用互联网以及配套科技所体现的优势非常明显,其突出表现为可以有效实现双向互动、宣传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以及保障教育实效等。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当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使用网络技术的合理路径,通过整合各项资源,改善校园网络、提升其思想引领能力,建设文明绿色的互联网生态等方式,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党建工作不能缺位。而高校教师在使用相关技术的过程中也会面临更多问题,因此需要强化个人综合职业素养,提升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接纳程度,努力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高校思政教师。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优点分析;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路径

[作者简介]李光伟(1973-),男,河北围场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硕士,主要从事组织人事和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2-0057-02

伴随着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国人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学应用互联网技术,也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了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并在教学实践中探寻互联网技术的有效使用路径,便成为了高校以及思想政治教师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当然必须强调,不论采用什么途径和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都不能缺位,①这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一、优势分析

(一)实现双向互动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其平台思维重视师生交流过程中彼此的交互性与双方的参与度,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特征,师生之间可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学术交流以及相关信息发布,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高度开放性,让各种思想进行有效的碰撞,这是达到双向互动的最佳方式。②在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下,忽视了交流的双向性特征和学生的参与,而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通过对平台思维的使用,帮助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创新,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互动学习关系。

(二)宣传教学理念

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是基于用户实际需求作为核心,重视客户的核心地位,这也是互联网产品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重视人的主体性、要求在互联网产品中彰显个体价值,这种用户精神的渗透,能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身原来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并且让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进,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师生平等的互动交流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

(三)教学模式得到丰富

依靠互联网技术,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容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接触到多学科领域交互的内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便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落地实践。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高度包容性也能够让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共享,让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形成跨界思想、创新思想,这有效摆脱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桎梏,让教师具有更多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这对于丰富思政理论资源和教育方法模式,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保障了教育实效性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相关产品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强调删除一切和主要内容无关的事物。简约思维的普及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具有更强的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总会朝着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靠拢,这对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非常重大。通过这种极简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最短时间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

整体来讲,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体现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暴露的一些不足,③因此,针对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便成为了高校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互联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使用路径

(一)整合各项资源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融合进丰富的网络资源,大致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当让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教学平台进行融合,通过科学使用先进交互科技让高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大量的网络资源,通过科学使用互联网平台给予高校学生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目前,各高校都拥有独立的校园的网络,高校官方网站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信息直观的呈现在网页当中,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所提供的相关链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得到深层次开展。④同时,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栏、原有的多媒体以及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充分挖掘多种服务平台和窗口,及时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政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⑤

(二)改善校园网络,提升其思想引领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当中的个体,本质上不会受到现实社会地位的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在这个自由、平等的网络上进行学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校园网需要强化自身的过滤功能,防止学生在通过校园网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互联网上不法分子以及消极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成立一个专有部门,通过校园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学生正确的思想,杜绝外来不良思想的毒害,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得到正确地指导。

(三)建设文明绿色的互联网生态

2020年,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网络教育已然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因为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和高度成熟,让高校学生能够从互联网中获取大量丰富的科学、艺术、人文、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上同样存在有大量色情、暴力、恐怖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在学生当中的肆意散播,学生的思想会受到严重的腐蚀。所以,学校和相关老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信息进行全方位了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不受消极不良信息的影响,让互联网成为学生接受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并主动对不良信息进行抵制。

以上路径的开拓,能够让高校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政教育保持先进性,能够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

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獨有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老师在使用相关技术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更多的严峻问题,所以对于高校思政老师来讲,必须强化个人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接纳程度,成为一名与时代发展紧密相随的优秀高校思政教师。

[注释]

①肖辉,肖蒙.养老机构党支部建设工作探析[J].党史博采(下),2019(11):17-19.

②虞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8):43-44.

③曾齐放.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6):107-108.

④邓小明.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J].领导科学论坛,2020(05):94-96.

⑤肖辉,李墨,文晶晶,颜丽.探索新时代养老机构党建工作的路径[J].党史博采(下),2020(04):37-38.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互联网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