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内在精神动因

2021-03-24贺丽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

[摘要]《红色家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特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精神源动力,本文以五十余封三十多个家庭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探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动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红色家书;精神特质

[作者简介]贺丽丽(1967-),女,甘肃庆阳人,中共庆阳市委党校(庆阳市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圖分类号] D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2-0025-03

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辉煌,走向繁荣富强,取得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载史册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这翻天覆地的奇迹、其背后的内生动力是什么,那就是蕴藏在精神中、浸透在血液中、迸发在力量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本文以中国革命初期31名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撼天动地红色感人家书为切入点,探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新中国70多年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内在精神动因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内在精神动因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①近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宗旨、坚守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探求出一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就是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力量,汇集成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内在精神动因。

字字泣血的滚烫的《红色家书》,纸短情长,是信仰、爱国、气节、情怀、牺牲、奉献、责任、担当的时代之歌。先烈们荡气回肠的肺腑之言,无不渗透着初心和使命,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和践行初心和使命。李大钊、赵一曼、方志敏、吉鸿昌、刘伯坚、夏明翰、王孝锡等31名平均年龄27.8岁的青年,其中年龄稍大的是40岁的刘伯坚、39岁的吉鸿昌、38岁的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最小的是21岁的殷夫和20岁的邹子侃,他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这正是一个年纪轻轻干大事的年龄,他们放弃小我,作为父母,没能抚养孩子,作为儿女,没能奉养父母,为人夫妻,没能给爱人一个拥抱。然而,他们却胸怀四万万同胞,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万人。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无私的党派,为了革命理想,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为了信念流血、甚至付出生命。如此可歌可泣的精神,震撼着每一个人、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透过《红色家书》31位革命先烈的初心和使命的时代缩影,人们为中国共产党自豪、也因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幸运,其初心使命伟大,又能笃定立场、薪火相传,这是民族之福、国家之幸。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党,能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过去,靠初心和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撑,一路辉煌走来,今后,依然初心不改、使命不变,发扬光荣传统,继承优良作风,以这样强大精神动力助推新时代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二、从《红色家书》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特质

(一)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干大事的勇气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建立在国家、人民、民族的利益上,具有原创、伟大、敢闯的特质。“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②,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在狱中的豪言壮语,体现了革命初期共产党人基于初心使命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英勇气概,在20世纪20年代共产党创立初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革命的前途非常不明朗的形势下,革命道路到底该如何去走?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放弃优渥舒适的生活和在别人眼里美好远大的前程,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不断求索“天涯何处是神州”,他们为了信仰、为了初心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开拓进取,勇闯敢试,奋不顾身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甘肃庆阳宁县年轻的共产党员王孝锡被反动派杀害时年仅25岁,1928年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下与七位战友发动农民暴动,失败后故友七人被活埋,面对失去战友的悲痛和挫折,王孝锡没有胆怯和退缩,完全置生死于度外,决心不畏牺牲为广大工农民众谋解放,为志同道合的死难战友报仇。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表达了“一腔热血要浇遍地球西东”③,这样的远大抱负和改变旧世界的豪迈气概,令人崇敬钦佩。正是千千万万这样具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干大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二)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红色家书》中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革命者,有好多人都出生于优渥的家庭,28岁英勇就义的夏明翰本是名门少爷;25岁愿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富家子弟陈觉;21岁为信仰付出生命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出身于名门望族,哥哥是当时的国民党高官,他依然背弃了自己的家庭,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而走向自己阶级的对立面,成为自己阶级的掘墓人?在处于危难之际面对死亡时竟能如此从容和坦然呢?这就是信仰的力量。36岁牺牲的方志敏,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的殉道者”,在狱中面对死亡威胁,毫不畏惧,直至牺牲前夕在狱中仍然用手中的笔顽强的斗争,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描绘了“可爱的中国”画卷,方志敏在狱中躲过敌人的监视,用敌人让他写自白书的笔和纸张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就义前方志敏高喊:“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坚硬的。”④1926年,陈毅安在给恋人李志强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对你不起了,我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而这个恋爱之人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你我恋爱之真精神。”⑤共产党人将坚定的信仰置于个人感情之上可见一斑。年仅31岁慷慨就义的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临终前给儿子的遗书谆谆嘱托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赵一曼至死将信仰放在第一位并寄托于后代。巴蜀男儿刘愿庵给姐夫遗书,“我除了服从真理之外,决不服从于其他”⑥,在英勇就义的前夜给妻子周敦婉的信中,“把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⑦的深情嘱咐让人钦佩。富家子弟殷夫在大好前程下依然背弃了自己的家庭,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⑧的译作中直抒了自己为了信仰,为了初心和使命走向革命的胸臆,在21岁时为了革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英烈感人的事迹和坚定的信仰足以感天地泣鬼神,正是伟大信仰和崇高理想的动力和激励,才有家书中的大爱,才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奋斗精神。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初心使命的坚守和践行,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版本”。

(三)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初心使命之于《红色家书》中血气方刚、充满活力的革命先烈,面对血雨腥风的革命低潮阶段,不被敌人屠刀吓倒,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共产党革命队伍中来,就是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不畏牺牲生命,为了人民解放、民族大义,毅然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浪潮。从红色家书的字里行间,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能感受到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浩然正气。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刘伯坚,1935年就义时40岁,在狱中表现出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千古绝唱《带镣行》,“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⑨。革命志士王器民在行刑前给其妻高慧根的信中,“自我立志革命以来为求共产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自己无入地狱,叫谁入地狱”⑩。方志敏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他的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外,没有一文钱;在狱中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共16篇14万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人民至上的情怀、乐于奉献的精神就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守和实践,坚信未来靠这种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能够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四)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伟大的理想、信念只有在烈火的淬炼中方显真诚,在担当、勇为中见证精神。革命先烈不仅胸怀初心使命,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积极为党工作,始终把国家民族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如:李大钊为“谋中国民族之解放”?,大义凛然面对绞刑架,堂堂北大教授、图书馆馆长就义后家人竟然无钱安葬,他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资助革命、济天下,就连他的对手对此也深感钦佩;共产党人刘谦初在狱中写信鼓励妻子张文秋要勇于担当;20岁的革命先烈邹子侃在狱中组织同志们学文化,进行特别支部的斗争,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扎实肯干,“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25岁就义的裘古怀,竭精尽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想的最多的依然是自己为党做的工作还太少而不能补救,危难之际还向党建议要百倍地扩大工农红军。革命先烈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革命先辈铿锵实干精神像红色的号角响彻在历史的天空。

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是完成初心使命的保障,也是检验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试金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胸怀初心使命,又躬身践行,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有革命、建设、改革的满意答卷。

(五)中国共产党人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情、浓郁的亲情,彰显着感人的家国情怀

《红色家书》中有孩子给父母、父母给孩子,丈夫给妻子、妻子给丈夫,亲人之间,革命者之间的各种书信,是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大爱情怀和对亲人的牵挂和嘱托。刘伯坚、刘愿庵、王器民、杜永瘦、刘谦初、陈毅安、夏明翰、黄竞西、裘古怀、陈觉赵云霄夫妇等革命同志,把对国家、人民、党的爱和夫妻之爱联系在一起,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小我”让位于“大我”“小爱”让位于“大爱”。刘谦初在给妻子张文秋的遗书中把党中央比作母亲,临终嘱托要她听母亲的话,同时也饱含着对战友、妻子和未出世孩子的牵挂,鼓励妻子张文秋乐观坚强地为党工作,“你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快乐;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革命先烈王器民表达了对妻子高慧根的亏欠,愿与亲爱的妻子高慧根做精神上的伴侣,表达了与妻子志同道合的深情厚意;同时对子女的教育也谆谆嘱托,既重国家民族大义,也重夫妻之情、儿女之情。富家子弟陈觉没有囿于儿女情长的小家庭之中,愿与志同道合的知己、爱妻赵云霄,为了国家、为了信仰、为了人民而捐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的坚贞爱情令人感动。陈毅安致其妻的信中,用炽热的表白诉说着相思,“我最亲爱的妹妹,我知道你是舍不得我的”?,他用豪迈的话语抒发着投身革命的坚定信念,“我们是有阶级觉悟的青年,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他还深情劝慰勉励妻子不要时常念他,而是去努力为革命工作,这样才是真正爱他。陈毅安牺牲后的几十年,寄托夫妻两人情谊的54封红色家书经过漫长革命年代,其妻李志强躲过敌人严密搜查,用生命保存至今,尤其是最后一封“无字书”成为感天动地传奇。真可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先烈既有民族大义,也有常人的爱情、友情、亲情,彰显着感人的家国情怀。而所有情的归宿,都以服从党的意志、人民需要为前提,大义凌然,铁骨铮铮。

《红色家书》既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真情实感,又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个人生死存亡和时代巨变的深切交融。《红色家书》所展示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特質,必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之源。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强化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涵养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注释]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4月版.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