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与相对贫困帮扶模式研究

2021-03-24郭佳君李茜

天津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相对贫困空间布局产业

郭佳君 李茜

摘    要:为解决相对贫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本文以山西省宁武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增长极、内源式、绿色生态、多功能”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分析研究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立足增长极、内源式、绿色生态、多功能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内容,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主导产业集成区、特色产品发掘区、生态循环示范区和农旅融合开发区”,改善乡村相对贫困状态,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收入与生活质量,助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关键词:相对贫困;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2.009

Study on  the Spatial Layout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Supporting Mode of  Relative Poverty——A Case Study of Ningwu County, Shanxi Province

GUO Jiajun,LI Qian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Shanxi 0308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lative poverty and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Ningwu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supporting mode of relative poverty, which was centered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 endogeny, green ecology and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pat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supporting mode of relative poverty about these development concept, this paper optimi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built "the integration area of leading industries, the exploration area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cycle, an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rea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o optimiz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patial layout, and made a contribution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rural relative poverty, promote relatively poor people's income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relative poverty.

Key words: relative poverty;agriculture;industry;spatial layout

当前,我国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后,使解决相对贫困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给相对贫困群体带来可持续收益、提高相对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针对相对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罗必良[1]根据多维贫困的治理思维,建立“机会—能力—保障”的逻辑架构,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李钢等[2]通过对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提出治理相对贫困的利益联结机制;陈桂生等[3]根据产业益贫与政策减贫的研究,对精准扶贫中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双重困境提出建议;王国敏等[4]认为贫困治理仍将以乡村空间为主要阵地,讨论空间结构整合、空间秩序重塑过程中找准未来我国贫困治理的转型方向和治理路径等系列问题;王元聪[5]认为相对贫困难题需要利用绿色主体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空间优化来破解。

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分布呈现零散状态不利于缓解乡村相對贫困状况,应将农业产业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考虑,发挥农民主体、农业产业与地理空间三维叠加效应,推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本文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通过由生产要素分散布局向全域空间覆盖、全体村民受益转变,由重点支持个别产业项目向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转变,由忽视生态整治向主推生态循环模式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条拓展、农旅融合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切实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

1 相对贫困表现

目前,经过脱贫攻坚解决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后,我国农村的贫困将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指贫困地区存在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如以收入来衡量)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并达到一定程度状态,其明显特征是收入差距较大,致使一些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状态窘迫,处在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弱势区[6]。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严峻,相对贫困状态更为明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乡村可以看作是相对贫困治理的主体。当前,山西省宁武县的相对贫困状况表现为:

1.1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

2017—2020年,宁武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提升,但年增长幅度呈现一定程度下降趋势;宁武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山西省和忻州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较大,宁武县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843元,忻州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183元,山西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902元,如表1所示。

1.2 农民生计能力脆弱

根据宁武县6乡镇6个村121户的调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大,工资性收入为65.60%,转移性收入为14.25%,农户收入来源主要以打工和补贴为主;经营性收入为20.06%,占比较小,如表2所示。宁武县经营性收入主要以自给自足小规模种植小杂粮为主,广种薄收,农业产业小而杂,布局分散不合理。农户分散且参与群体性活动意愿低,农户接受有效、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带动程度低,县域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农户参与系列短平快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竞争力较弱,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法有效解决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

1.3 农民生活环境差

宁武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山大沟深,石多土少,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现,资源资产匮乏,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位置边缘性和空间封闭性阻碍生产要素投入与输出,资源环境利用率低。

2 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

面对农民收入水平低、生计能力脆弱和生活环境差的相对贫困问题,结合农业产业小而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不合理的状况不利于助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宁武县应兼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与农民生产生活状态,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出发点,根据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构建相对贫困帮扶模式,使之成为摆脱相对贫困困境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的重要突破。

2.1 增长极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

增长极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是通过主导产业核心区发挥连锁支配、信息化、现代化等效应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到达一定规模后逐步通过扩散效应促使周围地域各生产要素融合,推动更大范围的产业空间发展。宁武县相对贫困地区自身经济增长乏力、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偏弱,围绕增长极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构建主导农业产业帮扶模式。

宁武县应以主导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基地片区+农户”帮扶模式,在空间维度上对优势产业进行集聚化发展,通过集中流通管理等方式节省生产、运输成本,避免农户在与市场对接时遭遇利益分散等风险[7],从而使农产品利润留在农户手中。产业空间极化形成增长极点后,全方位发挥增长极扩散效应,鼓励优质生产资源要素转至相对贫困边缘区域,拓宽技术型人才与资源资产由高梯度地域向低梯度地域流转扩散的道路[8],以便相对贫困地区获得更适合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本与生产空间[9],最终构建宁武县农业产业空间差异化和互补化的发展格局。

2.2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

内源式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聚焦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其本质为民、由民导向,通过挖掘内部资源力量和资源优势[10],有效转化自身资源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创造出来的价值重新分配在该空间。宁武县相对贫困群体欠缺生存发展思想与生产生计技能培训,围绕内源式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帮扶模式。

宁武县应以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采取“龙头牵头+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项目补助+合作社组织+科技部门服务”帮扶模式,将农民从一盘散沙式的状态转变为组织观念强烈的多元主体,通过挖掘符合该区域乡土文化与自然环境差异的特色农业产业,深度剖析特色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对农户进行全面科学指导,对高低收入的农户进行分类培训,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头能力[11],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地建造内外资源相互交织的有机网络,建立起个性化的高效农业平台[12],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转变思想,培植农民的决心与干劲,加大相对贫困农民主体在农业产业空间发展中的参与程度。

2.3 绿色生态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

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是针对特有的绿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将细碎、分散、沉睡的各种资源要素纳入循环流转系统,不断创新绿色资源开发模式,创建一种资源开发融贯产业增收的绿色发展途径,从而提升绿色资源的价值,改善生产生活空间。宁武县相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围绕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帮扶模式。

宁武县应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依托,采取“创意农业循环+立体复合循环+畜禽粪便或秸秆为纽带循环+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帮扶模式,依赖农业内部循环发展实现产业空间提质增效,力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农业产业格局。在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创建生态资源合理开发途径,形成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绿色产业,实现欠发达地区绿色产业弯道超车,大幅提升绿色产业链的位置,充分挖掘绿色资产价值,整治相对贫困地区生态空间,使相对贫困人口共享绿色资源开发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多功能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

多功能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是以农业作为联系其他产业的重要纽带,重点发展农业及其联动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相结合的新功能空间,促进城乡间、产业间联动,同时能够将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充分释放,创建农民增收新渠道。宁武县相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围绕多功能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构建农旅融合发展帮扶模式。

宁武县应以农旅融合项目为依托,采取“自然风情旅游+高效农业+商贸+加工一体化”帮扶模式,拓展多功能农业覆盖区域,借助产业升级、消费升级,鼓励特色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休闲服务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生成,深入挖掘农业多维功能价值,围绕乡村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庭院经济,打造田园综合体;创新推行如“联建联养”等产业发展途径,结合前端打造产业带、中端数字化供应链扶持、后端品牌化生存的企业协助方式,形成域内合作、域外共赢、互利互惠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强县战略体系。3 優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依据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从农业产业空间层面全局谋划,优化宁武县农业产业空间为“主导产业集成区、特色产品发掘区、生态循环示范区和农旅融合开发区”四大布局,引导相对贫困人口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秩序,提升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的生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相对贫困帮扶力度,促使相对贫困地区实现增产增收,改善生活质量,形成产业互动、区域联动新格局。3.1 主导产业集成区

围绕增长极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内容,实施主导农业产业帮扶模式,打造主导产业集成区,推动农业产业增长极点发挥聚集与扩散效应,以实现提高收入水平目标。

宁武县地理环境具有特殊性,其相对贫困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的遴选和培育与经济增长水平密切相关。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地区经济增长要素起到聚集作用,还能够将自身发展优势辐射到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中,促使人口、产业、资源的合理分布及适度集聚,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地建设主导产业,挑选在农户收入组成与区域农产品价值、市场需求中占大比例数值[13],以及种植成活率、农民劳作率、投资回报率较为优良且稳定的产业,借助小城镇为核心开发平台[14],助力相对贫困地区早日完成中心产业的城镇化建设。宁武县地处山区,山地面积占90%以上,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少石头多。地形气候的多样性,为发展特色农业、中高端精品农业提供了条件,尤其是杂粮产业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成为其发展的优势。宁武县以优质小杂粮为核心建设主导产业集成区,塑造胡麻、莜麦、蚕豆生产基地片区。

3.1.1 万亩优质胡麻生产基地片区    布局于榆木桥至西马坊沿线,岭底至新堡沿线,蒯屯关至中马坊沿线,坝门口至化北屯沿线,发展种植1 333.33 hm2。3.1.2 万亩优质莜麦生产基地片区 布局于达达店至黄土坡沿线,马营海东庄片区,迭台寺沿旅游线,发展种植1 333.33 hm2。

3.1.3 优质蚕豆基地片区    布局于怀道乡的中马坊至谢家坪沿线,东马坊旅游沿线,发展种植333.33 hm2。

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基地片区+农户”小杂粮产业化发展,从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协调生产和加工等各环节,以点带面,先示范再推广;培育杂粮专业产销合作社,利用高源薯业、五谷园等规模性企业积极发挥优势,创建电商营销平台,认证“雷源头”、“芦芽农夫”、“芦芽山”三大特色杂粮名优品牌,有效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增收。

3.2 特色产品发掘区

围绕内源式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内容,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帮扶模式,打造特色产品发掘区布局,推动农民主体参与与产业空间发展紧密结合,以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目标。

宁武县相对贫困区域对于逐渐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支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强化农户经营主体的技能培训,优化县域产业空间、重塑县域特色产业体系,形成具有片区特色的跨越式成长道路,凸显相对贫困治理的靶向功效,遵循产业关联性与互补性,促使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依据宁武县各乡镇不同的特色资源品种,以及区域性整合、优化特色产业机制,系统地发掘利用宁武县特色品种资源,塑造、优化中药材、毛健茶、芥菜、食用野生菌、生猪养殖基地片区。

3.2.1 中药材基地片区    布局于薛家洼乡、阳方口镇、东马坊乡,尤其利用黄芪、党参、柴胡等道地中药材发展食药同源产业,扶持建立一批GAP规范化生产基地及种苗繁育供给基地,使种植面积扩大到1 333.33 hm2。

3.2.2 绿色毛健茶基地片区    布局于東马坊、西马坊、东寨等海拨1700 m以上山地,实行人工栽培毛健茶200 hm2,并通过相关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

3.2.3 优质芥菜生产基地片区    布局于以涔山乡石片沟为中心,辐射周边化北屯乡、西马坊乡、新堡乡的山区,发展种植333.33 hm2。

3.2.4 食用野生菌培育基地片区    布局于怀道乡白马崖村,重点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政府建设种植大棚,对农户购买菌棒进行补贴,企业统一制作、收购和销售,农户负责种植。

3.2.5 生猪养殖基地片区    布局于阳方口镇大水口村、怀道乡怀道村,与大象集团合作养殖。

推行“龙头牵头+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项目补助+合作社组织+科技部门服务”差异化、链条式的特色发展,助力宁武县特色农业产业空间优化调适,加速相对贫困区域逐渐步入正向可持续的发展航向;扩大特色品种种养殖规模,与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示范对接,做出示范,着力推动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拓展农民收入渠道。

3.3 生态循环示范区

围绕绿色生态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内容,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帮扶模式,打造生态循环示范区布局,推动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结合生态理论探究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条件是走出相对贫困困境的突破点之一,为避免乡镇区域内部进入“生态恶劣→产值低→收入无保障→无限制开垦→自然资源匮乏→收入更少”的循环陷阱,宁武县相对贫困区域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要求对生态整治更加多元化和层次化,配合地理空间承载力支撑产业发展。生态循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将生态资本与环境协同,通过整合资源利用模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振解决相对贫困的质量与效益。依据宁武县各乡镇不同的生态环境状况,探索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地形地貌与气候状况,以绿色生态为基底,将生态资源禀赋与地区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塑造优化生态循环示范布局。

3.3.1 创意农业循环经济带    布局于西马坊乡、余庄乡,建设农牧林生态农庄,以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为中心,开发休闲农业,将当地果品、蔬菜和畜禽鱼类产品销售给游客。

3.3.2 立体复合循环区    布局于阳方口镇、东马坊,建设以中药材、特色小杂粮、养殖业为一体的丘陵山地立体型农业,使“养殖+特色种植”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有效缓解缺乏水、土资源现状。

3.3.3 畜禽粪便为纽带循环区    布局于石家庄、怀道乡等,建设“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果(菜)”、“畜禽粪便-有机肥-果(菜)”、“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产业链[15]。

3.3.4 秸秆为纽带循环区    布局于怀道乡、化北屯乡等,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综合利用产业链[16]。

3.3.5 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区    布局于石家庄、怀道乡等,将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给猪投食,猪粪进沼池,沼肥用来栽种无公害水稻、蔬菜。

推行“创意农业循环+立体复合循环+畜禽粪便或秸秆为纽带循环+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生态循环化发展,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导向、生态循环为动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专业化、规模化布局生态种养殖空间,精细化配比有机肥料,努力创造生态资源环保化、生产成本从简化、生产垃圾处理合理化等绿色发展型农作物生产培育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资源集约型、生态环保型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增值梯次利用价值,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3.4 农旅融合开发区

圍绕多功能发展理念的相对贫困帮扶模式内容,实施农旅融合帮扶模式,打造农旅融合开发区,推动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以实现提升就业质量目标。

依托宁武县主导产业集成区和特色产品发掘区,创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与市场之间系统联结、优化运转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设运转有效、收益高、覆盖广的产业开发制度,优化农旅融合开发区布局。在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景观多样、土地质量水平较高的村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构建从生产到简单加工、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链[17],在合理的开发范围内,将当地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农旅结合特色观光片区、芦芽山乡村田园综合体片区,走农旅结合致富之路。

3.4.1 农旅结合特色观光片区    布局于西马坊、东寨等,建设“沤泥湾-万年冰洞、窑子湾-湾子里-马仑草原、西马坊-芦芽山、湾子里-大庙”旅游线路,推动宁武小杂粮、中药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及马铃薯、沙棘、油用牡丹、食用菌、芥菜种植等深加工产品消费,开展休闲农业采摘体验活动。

3.4.2 芦芽山乡村田园综合体片区    布局于凤凰镇、东寨镇等,展现芦芽山风情、万亩连片的设施农业、农旅结合的古村落、毛健茶飘香的园林体验、绿荫掩映的农家乐园,强调产业聚集的综合效益,包含自然山水奇观、商贸物流加工与农产品交易、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娱乐体验等复合功能。

推行“自然风情旅游+高效农业+商贸+加工一体化”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空间规模发展,诱导农耕与乡愁背景下的产业化开发与价值链拓展,在产业融合、电商服务等多环节中为相对贫困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经济农旅产业空间联动开发,鼓励农户成立旅游合作社或参与到旅游企业打造景区、设置农家乐等商业模式中,通过工资性收入与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边缘地区农民的功能性收入。

参考文献:

[1] 罗必良.相对贫困治理:性质、策略与长效机制[J].求索,2020(6):18-27.

[2] 李钢,李景.中国产业扶贫“十三五”进展与“十四五”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11):9-16.

[3] 陈桂生,尚凯莉. 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N]. 学习时报,2020-4-1(3).

[4] 王国敏,王小川.后全面小康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研究的转型方向和空间策略——基于“结构—秩序——发展”的阐释框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6):1-9.

[5] 王元聪.绿色减贫的靶向功效、运行逻辑及长效机制——基于“主体—产业—空间”三维互嵌耦合阐释框架[J].思想战线,2020,46(2):144-151.

[6] 张永丽,徐腊梅.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转变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方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5):129-136.

[7] 彭小兵,谭志恒.组织动员、资源内生和市场对接:贫困社区内源发展路径——基于云南省L中心的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8(6):61-67.

[8] 张友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与梯度优势重构——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3):87-99.

[9] 方维慰.江苏产业空间优化的实践模式与动力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7(5):256-262.

[10] 张玉强,张雷.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市Y村的案例考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497-504.

[11] 左停,贺莉,刘文婧.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6):108-109.

[12] 张克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根本动力与构建思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2-28.

[13] 韩豫玲,蒋国富,张宏伟.论区域农业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J].南都学坛,2000(3):80-81.

[14] 周侃,盛科荣,樊杰,等.我国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综合施策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7):895-906.

[15] 吕娜. 参与主体视角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6-15.

[16] 木子. 生态循环农业 三种发展模式[N]. 山西科技报,2019-8-22(B5).

[17] 李冬慧,乔陆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困境与创新趋向[J].求实,2019(6):81-110.

猜你喜欢

相对贫困空间布局产业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