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小学衔接法律教学思考

2021-03-24黄丽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法治道德

黄丽芳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法律教育的一线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规则意识,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更专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小学法律教育是初中法律教育的基础,初中法律教育是小学法律教学的提升。二者的有效衔接,可以促进法律教学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小学衔接法律方面的教學,做如下几方面研究。

一、把握具体要求,明确教学意义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法律教育衔接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法律教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较多,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小学两阶段法律教育的衔接,使相关的课程标准得以落地;其二,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这一门学科来说,小学主要内容侧重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对初中教育打下应有的基础;初中的内容则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法律方面的指导和锻炼,是小学教育内容的拓展。作为从事该学科教学的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把握二者之间衔接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实现法律教育目标。其三,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教育规律。小学阶段要应用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是非观念。初中阶段则要在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开展法律教育实践活动。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法律教育教学衔接的意义,表现在促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连接;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法律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一致性、连续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课程标准,做好内容衔接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据此把握教学要求。结合各个学段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把握法律教学衔接的方向。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具体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只有在了解了各学段的要求后,才能对法律教育进行有效的内容衔接。在对具有衔接性的法律教育内容教学时,要深入联系,以免造成重复或者遗漏。对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要准确把握,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小学学习了《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后,实现了帮助小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的目标,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概念和不遵守法律的后果。能够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了道德和法律的缺一不可。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都有法律,了解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学会了依法维权等。在进入初中学习《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则应该注重从深度上用功,引导学生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对生活产生的作用,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等。要避免学习内容方面的重复,因为重复的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引导主动学习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方面的中小学衔接,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中的法律教育内容,把教育精神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比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法律故事会”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去搜集法律教育方面的故事,在提出活动任务之前,教师就明确了搜集的要求、目的、时间、链接的知识点等,教师还会对学生搜集的故事进行认真的阅读思考、筛选、归类,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资料的搜集整理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这些活动,还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为我们维护着正常的生活,人人依法享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四、搭建活动平台,吸引学生参与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角”“读书吧”等不断创设和丰富,学生通过参加兴趣活动,提升了学习能力,发展了自己的兴趣。以此为启发,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法律、应用法律的平台,如“法治角”“法律图书吧” 等,在活动中可以设立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比如,学生模拟法庭、留守儿童应受法律保护情况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更好地细化了课堂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增进了中小学生之间关于法律知识的交流和讨论,促进了中小学法律教育的教学衔接。如“学生模拟法庭” 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法庭庭审进行模拟表演,从而使学生体验了发言庭审活动中,司法的威严,法律的魅力。与此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明白了应该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总之,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规律,根据新课程标准创新教法,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的衔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法治道德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