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1-03-24郑炜芬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客资源评价

郑炜芬

创客教育进校园成为未来教育發展的趋势,创客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手段。

一、开展创客教育的价值

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形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活动实践等具体方面作为切入点,向学生传递创客的思维、态度、技能和品质,培养学生尝试和通过自我的技能学习和内在提升创造性解决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1.创客教育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小学阶段重在保护小学生求知精神、探索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开发潜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创客课程开发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从教学主导者变成创客教育的引路者、指导者、创客空间的营造者,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化调整教学方式,选择难度适中的知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其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将创意和想法变成作品,提升教学有效性。

2.创客教育课程特点更加突出。

创客教育课程的特点就是培育创客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革;创客课程在内容上注重条块化课程知识之间的融合,跨学科间的融合并进行适当拓展删减;教学环节上创客教育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实施过程上,对评价机制进行拓展延伸,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经历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动手物化、小组合作和评价总结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3.创客教育活动关联更加密切。

创客教育强调以活动为依托,学校活动中创造条件转变单一教学资源的引用和开发模式,还要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横纵延伸进行学习与活动的参与,学生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和目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思维的创新、能力的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三者高度统一于实践探究的过程。

二、开展创客课程必备条件

1.空间多维:学校创客空间、家庭创客空间、社会创客空间。创客课程的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强、跨学科、跨技术领域且强调动手物化的创新活动。首先需有专属创客教育相关课程的学校创客空间:计算机室、创客室、机器人室三者组成学校创客空间,并设器材存放区、大型设备摆放区、学生操作区和作品展示区等,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应设备: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其次是家庭创客空间。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家人支持的力量,学校对家庭创客空间的优秀作品进行校内推广展示,甚至编入校本教材;学有余力的创客学子,还可为学生打造能与专业人员合作和支持的社会创客空间。多纬度的创客空间,带给孩子无限的创造乐趣,提供了公平的机会和自由的环境,让创造变得更休闲更生活化。

2.时间保障: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和教育的结合。授课内容较为庞大复杂,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不仅需要空间还需要时间的支持。可将创客课程设置为一小时甚至更长的素质拓展课得以保证。

3.资源开发:创客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包含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创资源三方面。教师资源:创客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课程,可以本着专业培训、联盟共进、广泛认同的原则,积极与区域内学校、校外专业创客团队、各学科教师、各行业家长结成创客联盟,组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编程能力、动手性、创造性较强的创客教师团队。课程资源:在创客教育中学生要同时采用多种技术来解决问题,是一项非常综合的学习活动。近几年激光雕刻、3D打印和创意编程等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必须有一套课程体系,我校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与智力因素,学习和借鉴联盟校校本课程资源,调整编写适合本校特色的创客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渗透科学信息知识,三年级起编写整理富有趣味性、创造性、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科创资源: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专家讲座、示范课,分享交流经验;组织科学、信息教师参加联盟校创客培训活动;组织参观人工智能数字峰会展、创新交流会等;对已有的课程资源如网络资源、培训资源、联盟校校本课程、其他家长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学生中感兴趣、有潜力、有基础的学生资源;发挥校园科学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科技节、劳动节、班级小创客家、校园创造之星评选;进行创客活动的图文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客氛围;开展项目式学习,凸显创客理念,将师资、课程、科创资源融合起来。

三、创客教育课程实施体系

为了保障创客课程正常实施,学校采取横向上,即课程分为不同类型:软件、硬件、智能、创造;同时纵向上,即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螺旋式上升逻辑进行编排。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软件——创意编程类(入门篇、进阶篇、应用篇);硬件——人工智能(基础篇、任务篇);智能——3D仿真机器人(基础篇、实验篇、竞赛篇)、创造——3D 打印、3D创客启蒙课程及项目式主题课程(如优芽动漫、移民火星计划、保护水源地、立体停车场、社区疫情防控计划)研究。

学校还制定了“1+3 ” 课程实施体系。“ 1 ” 即一份教师科创素养培训规划。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小教研:互听互评,主要围绕课前备课、课堂展开、课后跟进等问题进行研究。每月一次大教研:反思总结,邀请创客专家分享经验、反馈教学成效、共商教学难题。“ 3 ” 即三种课程模式:必修课、选修课、精修课。必修课,以一年级起点科学课;三年级起点信息技术课为常规课程。

四、创客教育的评价模式

创客教育结合课程特点制定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评价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等原则。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参评三维评价模式;更关注过程性评价, 但不完全否定结果性评价,活动前、进行时、结束后,教师会采用拍照、交流、互动等方式对其学习状况、学习过程进行学生自评和教师参评;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将课程评价融会贯穿于学生知、情、行、意整个学习过程,采取多标准、相融合的评价方式。

创客教育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影响着教育的未来,创客教育不仅培养创客人才,更需要我们应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

[项目课题]: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开发与学科融合应用研究》(课题编号:闽教电馆KT2068 )的主要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创客资源评价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