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胜美”们如何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2021-03-24任冠青
任冠青
工资一万多元,却要每月交给家里一万元;整日省吃俭用,给妈妈买最新款手机,自己则只能用她淘汰的旧手机;意外卷入钱塘江潮水逝世后,又疑被父母视为向公司索赔的砝码,原因竟是给弟弟买房凑首付。女孩洛洛的悲剧经历,像极了现实版“樊胜美”,引得无数网友共情和唏嘘:生活,有时简直比戏剧还要残酷。
不论是影视人物樊胜美、苏明玉,还是真实新闻中的洛洛,都反映了一些现代女性深受原生家庭之困的典型境况。她们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有着独立女性的姿态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可是在她们奋力实现向上跃升时,不断索取的“榨取式家庭”却在将她们不断向下拖拽。
原生家庭的问题,既可能给她们的成长布下重重羁绊,也可能成为长达一生的負重囚笼。在真正独立、离开家庭前,她们作为女性的独特价值很少被尊重和呵护,反而容易因女性身份被父母贬低、忽视,从小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腐朽刻板的思想规训。成长过程中,她们更要不断为兄弟忍让、牺牲,被不公平地剥夺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比如电视剧《都挺好》里,就有母亲宁愿卖房让儿子留学,也不愿支持女儿苏明玉考清华,而让她读免费师范学校的桥段。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不少“樊胜美”们的家庭都是典型的“末子长男”(最小的孩子是男孩)情况。此时,已经独立的她们更要被“照顾”弟弟的道德责任绑定,甚至要出资帮弟弟娶妻、买房,成为名副其实的“扶弟魔”。
原生家庭的烙印是长久而深远的,对人的性格特征和情绪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打压式教育下,“樊胜美”们很容易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内心没有安全感,有的还会像洛洛一样形成讨好型人格。一些案例中,原生家庭的情感缺失很容易延续到此后的亲密关系里,许多人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懂得如何恰当地向他人表达关爱。
女性权益应当被保障和支持,女性价值也不该被肆意盘剥。面对毫无节制的亲情绑架和索取,“樊胜美”们最重要的是尽快实现自我觉醒,明确为家庭付出的权责界限,必要时学会说不,避免陷入盲目自我牺牲的思维惯性。正常的孝顺当然是传统美德,但绝不是一味服从的愚孝。只有在思想上独立,自身的经济独立才不会成为极品父母的盘剥对象。此外,女性应形成独立的人际关系网,及时与朋友、师长交流沟通,有效识别和摆脱原生家庭诉诸道德绑架的PUA套路。
同时,女性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一步步打破重男轻女的思维牢笼。前段时间,文章《县城里的蝴蝶效应》引发热议。由于一些地方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女儿深知家庭地位不如儿子,许多都会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家乡,追求更美好的前程;备受宠爱的儿子则相对缺乏这种动力,更多留在县城生活。这会造成当地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加剧县城单身汉危机,并衍生出彩礼费节节攀升等现象,男性反而成了性别偏见最后的“输家”。可见,家长应当意识到:重男轻女不仅在道德观念上站不住脚,对家庭各方来说也是伤害。
当然,家庭关系无法简单地“买断”或切割,要让“樊胜美”们真正走出原生家庭之痛,最终离不开社会性别观念的进步和坚实的制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