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诗词魅力 畅享语文精彩

2021-03-24王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曹操诗词初中语文

王梅

[摘   要]诗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如璀璨的珠宝,熠熠生辉。其丰富的内涵、唯美的画面、深远的意境,常让人陶醉其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录了不少经典诗词。在赏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使学生领略到诗词无穷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个人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诗词鉴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08-02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的诗词鉴赏涵盖了文采、境界、诗意等角度。教师要善于引导,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乘着长风,邂逅诗之灵魂;让诗词携着千年的雨奔涌而来,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素读”品鉴,直面诗词之貌

与配乐读、教师导读相比较,“素读”显得更加纯粹。所谓“素读”,就是学生在“初见”诗词时,没有教师的导入铺排,不借助他人的阅读体验,剔除各种外在的干扰,直面诗词本身。纵观一些语文课堂,教师为了快速引导学生入诗入境,常借助视频或图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实际上,并不是每一首诗词的鉴赏都需要外力的帮助。课堂教学可以慢下来,“素”一些,给学生与诗词“相见”的机会,鼓励学生与诗词进行对话,让学生自主赏析诗词凝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

例如,《天净沙·秋思 》一课的学习,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首先聚焦“鸦”“家”“马”“下”这几个词语,在反复的吟咏中,他们读出了元曲本身独特的韵律感、节奏感,那些文字中的平平仄仄扑面而来。接着在读“枯藤老树昏鸦”时,聚焦“枯”“老”“昏”这几个字,感悟出景象的苍凉、凄冷;在读“小桥流水人家”时,聚焦“小”“流水”“人家”,感悟出这样的描写夹杂着些许的亲近与熟稔,带来阵阵田园气息,也由此悟出思乡的愁绪在作者心头酝酿;在读“古道西风瘦马”时,聚焦“古”“风”“瘦”,想象作者独自一人,行于古道之上,西风劲吹,鬓发飞起的情景。读到此处,学生的心情明显低落下来。最后在品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学生虽然不能一下子就理解特殊背景下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是思乡的惆怅及无处诉说的凄凉已经很自然地流淌进他们的心田。

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纵观上述案例,“素读”使学生得以“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学生行走在文字间,反复诵读,不断涵泳,直面文本内容,从而能够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独白。那种秋天孤旅的寂寞、惆怅、疲惫,会像一阵风,钻进学生的心里,带来一阵凉意。

二、渲染铺陈,品析诗词意蕴之味

音乐是一门艺术,将其融入诗词鉴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方法。沉浸在音乐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产生联想,从而更好地进行诗词鉴赏,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将音乐融入诗词鉴赏中,渲染情境,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当然,音乐的选择需要反复斟酌,以起到良好的情境渲染作用。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的作品之一,其直抒胸怀,挥洒真情,借“饮酒”抒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绝妙之笔,表达了作者归隐后恬淡闲适的愉悦心情。诗词的意境,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为此,在赏析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刘天华的二胡曲《闲居吟》,这首二胡曲的旋律舒缓平稳、优美典雅,能够恰当渲染出那种归隐自然的闲适平淡。上课伊始,教师还配上这一乐曲进行了范读,使学生很快被感染,沉浸于古诗之中。诗词的赏析需要学生亲自参与,他们要去了解曾经的时代、作者的境遇。在对这首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教师再一次播放乐曲,邀请学生配乐朗读,从而使学生沉醉其中,感知作者“采菊花以酿酒,觅知己于南山”的怡然自得,了解正因为作者体味、参透了人生,所以他的内心才会无比宁静。

清代词评家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 :“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只有沉醉于诗情诗境之中,学生才能对这首诗产生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理解。当然,音乐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朗读中,还可以结合乐曲开展各种弹奏、合唱、改编活动。在诗词鉴赏中引入音乐,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入诗、入境、入情,丰富学生的体验。在诗歌鉴赏中,教师不妨尝试融入音乐,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反复涵泳,感悟诗词之情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读书时唯有全身心沉浸于作品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然而,在一些诗词鉴赏课堂上,教师对诗词的理解不足,只能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记忆重点字词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等教学方式,只会消耗学生对诗词的喜爱。事实上,诗词语言凝练、生动,往往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初中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反复涵泳非常必要。只有反复品味、咀嚼语言,才能品出诗词之味,感受作者的情怀。

如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教学中,教师紧扣“风”“雨”“人”三个层面,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是一场怎样的风?又是一场怎样的雨?你怎么看顽童抱茅事件?主问题的设计高屋建瓴,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有的放矢,从不同的角度入境,走进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有学生小组认为,这是一场具有灾难性质的风,于别人而言,这场风不过是大一些、狂一些,于杜甫而言,这场风卷走了他唯一的落脚安身之处。“好,我们就来读这场具有灾难性的风。”教师进行引导。学生把“号”“卷”“洒”“挂罥”“飘转”这几个词读得分外响亮。“如果说这场风是天灾,那么人祸是?”“顽童抱茅。”学生脱口而出。“那同学们说一说,孩童们抱茅草去做什么?”有学生认为纯属抱着玩儿,表现儿童的调皮;有学生认为抱茅草去烧火做饭,因为家里没有柴了;也有学生认为顽童抱茅草去修葺自己家的茅屋。当听到第三种观点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为之一动——被這场狂风摧毁的何止杜甫的家?学生由此拓展开来,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倾诉自己困苦的生活,表现他这个“流离失所的人对一群流离失所的人的愧怍”……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涵泳中,理解那场风、那场雨,理解那个时代,深入解读杜甫为百姓奔走呼号而日渐憔悴的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爱国情。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感悟的空间,搭建了品味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立足背景,领略诗词主旨

诗词鉴赏离不开知人论世。知人,即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个性、创作风格等;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风貌,并由此推出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点,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与作者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有效考虑诗词的历史背景,充分尊重学生的鉴赏地位,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穿越历史长河,感知诗词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观沧海》一诗的作者曹操,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但是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里,曹操只是一个“奸臣”。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教师从写作背景出发,在课前预习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微写作——我眼中的曹操。经过交流,学生了解到《观沧海》是曹操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情起而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学生还了解到“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公元207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观沧海》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再读“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时,便仿佛看到了曹操所看到的树木葱茏苍翠的景象。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眼中的生动;明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乃曹操的想象之景,更是曹操心中之景的投射。学生徜徉其中,感悟到了这首诗的美妙。学生不仅了解了一首诗歌,还了解了一个有着豪迈气概及深厚文学素养的人。

好的诗歌鉴赏,既应当如趟一条潺潺的小溪,又应当如过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学生要感受文字的润物无声,感受作者的心潮澎湃,感受时代的馈赠。在诗词鉴赏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沉浸其中,才能使他们与诗词、作者、特定的时代进行对话,从而理解曾经的时代精神,并探索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总之,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共同的责任就是从诗词中汲取智慧、汲取情怀,以更好地实现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文化立场并且能够对诗词进行深度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在诗词鉴赏中避免程式化的解读,单一的背诵,从而引领学生真正掌握有效的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旭.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J].吉林教育,2019(47):49.

[2]  李小兵.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4):92-93.

[3]  张兆凤.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对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5):9-10.

[4]  张晓梅.“阅”“悦”轉化花开有声:浅谈初中语文古诗阅读的基本策略[J].课外语文,2019(16):124+12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曹操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关注诗词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