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年春节取得“开门红”我国消费市场重现旺盛活力

2021-03-24张卫

中国食品 2021年5期
关键词:开门红年货餐饮企业

张卫

上亿人“就地过年”各行各业“春节不打烊”

年前,我国多地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多地政府倡导人们在工作地“就地过年”。经铁路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统计,今年全国有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为此还催生出一个新名词——原年人。

为了保障“原年人”过一个温暖、幸福、安心、不将就的春节,商务部举办了主题为“居家嗨购 网上过年”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推动采办年货、赶大集等活动“上云”、“在线”,引导电商企业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推出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商品和服务;引导餐饮等生活服务企业提供年夜饭、寿喜宴等餐饮配送服务,满足人民群众节日消费需求;广泛动员商贸企业春节期间开门营业、延长时间,保证营业时间。

在北京,“春节不打烊”的餐饮店以及连锁经营企业、老字号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点亮了北京的人间烟火。为服务“就地过年”,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和高德研发推出了“点亮小店”数据采集小程序,通过高德地图发布“春节不打烊”餐饮门店信息,通过搜索关键词“春节不打烊”、“今日营业”,即可看到身边的营业商铺。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承办,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电子商务协会等单位协办了“2021北京年货节”,推动在京重点连锁企业、百家门店落实开展主题购物活动,服务保供应促消费。“2021北京年货节·餐饮专场——京城线上过大年”活动包括两个板块:年夜饭系列榜单和京城首届云庙会。系列榜单发布北京人喜爱的年夜饭餐厅、年夜饭菜品、年夜饭套餐、特色美食街区榜单;云庙会则展示传统技艺、传授美食做法、推介年货采购,通过美食的线上互动,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观看购买多种庙会美食。

此外,北京老字号企业、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还联合推出“探秘京城老字号”云探店活动,云体验老字号品牌新品、文创产品、非遗技艺展示等,突出展示国货新消费浪潮下老字号品牌的产品革新力、文化创新力、潮流影响力。连锁生鲜超市盒马鲜生为了让“就地过年”的消费者吃好,准备了丰盛的主题年夜饭、春节饭。其中,“和大厨学做年夜饭”就是2021盒马年货节的重头戏,行政总厨杨青林在盒马鲜生十里堡店直播间里通过现场教学,教人们如何在家里做出一桌简单不重样、容易上手还健康的年夜饭。除了直播如何准备春节饮食,盒马鲜生在线上还推出“牛货到家”、“牛货不打烊”等主题展区,发放年货津贴,推出红包补贴、超值券包等活动,将知名品牌联名款、市场渠道稀缺款等“尖货”,触达“就地过年”的北京消费者。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石家庄,鼓励全市主要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春节期间不停业,各大型商超不打烊,通过错时开门、错峰购物、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等措施,努力满足市民购物需求。同时,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固定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此外,该市还认真办好“2021年石家庄网上年货节”,广泛发动知名电子商务及相关企业,推出线上“云保供”、“云年货”、“云社区”、“云餐饮”、“云生活”等特色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安全、实惠、品质有保障的年货商品和服务。各大中型商超、生产基地企业等积极开展“年货送到家”活动,采取团购、社区直供等方式为市民提供便利化供应。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联合123家餐饮单位举办“新春年夜饭外卖到家”等年味入口活动,提早开通线上年夜饭、团圆餐等预约预定。

在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全省各地餐饮行业协会、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开展了江苏味道——年菜到家促消费活动,共分三批发布500多家餐饮企业1000多家门店“年菜到家”服务信息。各餐饮企业积极推出不同品种、不同价位的年菜礼盒和年夜饭一桌菜套餐,采取线上预定和线下自提、配送、私厨上门的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更舒心的居家餐饮服务。

在安徽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餐饮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联合组织,于2021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滁州味道“春节不打烊,大餐送到家”主题活动。鼓励餐饮企业开展线上成品或半成品供应,根据家庭年夜饭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菜肴特色,利用电视及网络媒体平台展示所供应的菜肴(菜肴名称、价格、包装),供消费者选择下单。餐饮企业不但可以送餐上门,也可以应消费者需求上门帮助加工,个别餐企还提供礼盒装年夜饭。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及要求,活动组织方鼓励餐饮企业对外地留滁过年家庭提供免运费、送春联、打折优惠等温馨服务,以实际举措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就地过年”、“居家过年”号召。

除商超、餐饮等传统行业外,快递、外卖、电商、直播带货等行业也纷纷宣布“不打烊”,很多商家制定了春节保供方案,安排充足物资、人手提供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旺盛需求。比如,快递行业就做了日处理1亿件的服务能力储备,力求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安安心心过个“云消费”春节。

零售餐饮消费超8000亿元牛年春节“牛”劲十足

在“春节不打烊”的带动下,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农历正月初六(2月11-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增长4.9%。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商品消费大幅增长。“就地过年”推动居家用品消费大幅增长,年货礼盒、家电家居、休闲食品、换季服装、健身器材等传统产品销售火热,金银首饰、美妆产品、鲜花手礼等品质商品消费尤为旺盛。二是新型消费表现亮眼。疫情防控带动安全、智能消费迅速壮大,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发展,网购年货、“云端过节”、数字红包等消费方式成為今年春节新潮流。借助不打烊的网购、快递等渠道,就地过年群众与家乡亲人互寄年货特产。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的“全国网上年货节”,仅20多天网络零售额就超7000亿元。三是餐饮消费红红火火。今年春节,广大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丰富提升菜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努力为消费者特别是就地过年群众提供安全、优质、多样的餐饮服务,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外卖销售火爆,线下餐饮表现也十分抢眼。春节期间,大型支付机构监测餐饮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倍,部分外卖平台线上餐饮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四是就近休闲广受欢迎。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电影院、滑雪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客流量明显增长,城市郊区度假酒店、民宿等预订火爆。五是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趋稳、稳中有降。据商务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零售企业和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监测,2月17日粮食零售、批发价格比节前(2月10日)分别下降0.1%和0.4%。

餐饮行业受益于“就地过年”,春节期间全国87%的餐饮企业正常营业,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261%,部分小吃店收入比平日上涨15-30倍,不少品牌餐饮企业预订率超过95%,有的企业年夜饭营业额甚至同比增长300%以上。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2月11-17日),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8.4%,已恢复至疫情前常态水平,比2019年春节增长5.4%。其中,茶馆服务、正餐服务、小吃服务实现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473.3%、421.5%、253.6%,餐饮配送服务、快餐服务保持稳步增长,增幅分别为148.7%和26.1%。中国烹饪协会对春节期间餐饮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调研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餐饮企业不管是营业额还是客流量都大幅增长。尤其是正餐,有的企业除夕年夜饭营业额甚至同比增加200%-300%,之后增长率也保持在30%-100%不等。商圈消费火爆、半成品年夜饭走俏、郊区农家乐助力餐饮消费是今年春节餐饮消费的亮点。春节期间,各地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内许多餐厅大都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生意红火。上海、安徽、青海、陕西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79.0%、40.5%、21.0%和18.1%。

今年的年夜饭消费热度不减。据商务部调查,春节期间,不少品牌餐饮企业预订率超过95%,有的企业年夜饭营业额甚至同比增长300%以上。相比往年,1亿多就地过年的“原年人”推动了外卖订单的持续火爆。据餐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餐饮外卖交易额同比增长154%,年夜饭半成品外卖同比增长4倍,单人份外卖订单同比去年翻了一番,大厨入户年夜饭订单量超过500份,较往年同期增长20%以上。

其中,外卖火锅成为了年轻人在家小聚最喜爱的美食之一。数据显示,農历正月初一以来,饿了么火锅外卖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倍,济南、天津等地同比增长3倍以上。线上礼盒也成为今年餐饮消费的一大亮点。京东大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至初五,年夜饭礼盒、年货礼盒、方便菜、烧烤食材等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0%。其中年夜饭礼盒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分别增长4.7倍、3.2倍、1.7倍;而年货礼盒在湖北、湖南、河南分别增长4.9倍、4.5倍和4.3倍,年夜饭正从“妈妈做”到“去饭店”再到“买礼盒”。

电商企业为了满足上亿“原年人”为家人送祝福的要求,也纷纷推出“春节不打烊”活动,为消费者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1月11日,苏宁易购宣布2021年货节正式开启,并持续到2月19日正月初八;1月19日,拼多多“年货节”进入高潮,多款国内外热门产品悉数迎来全网最低价;春节期间,全国260家盒马线上线下春节期间保持营业;饿了么联合餐饮商家,在春节期间保障本地生活所需,并与各地老字号协会合作,促进老字号新消费;1月20日,参与商家和商品数量最多的一届淘宝天猫年货节正式开始,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带来了80多个国家的进口新年货……

近期,部分主流电商平台发布的春节期间的整体销售数据,也为我们揭晓了这个不一样的春节呈现的新特点。

天猫国际数据显示,90后、00后登上家庭舞台C位,初掌年货置办权,从数据看来,今年的年货消费更加年轻化、品牌化和智能化。孝敬长辈的新三大件主要是“黑科技年货”——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和的消费增速同比超100%、300%,洗地机增长18倍。此外,春节的酒业一如往常的热闹,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和杏花村占据了销售TOP10品牌的5大席位。低度酒的崛起也成为春节不可忽视的小趋势。天猫年货节数字显示,购买果酒的人数达到去年2倍,将近7成为女性,节日酒类消费迎来“她力量”。

京东到家数据研究院整理了2月4-17日的销售数据,京东到家上方便粥销售额是去年的 5.1倍,功能性饮料销售额是去年的 2.8倍,袋装速食米粉销售额是去年的2.4倍。此外,养生滋补品在春节期间也备受青睐,其中,阿胶糕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4.2倍,核桃粉和蜂蜜分别是去年同期的4.1倍和3.1倍。

根据苏宁易购年货节数据显示,2月10-17日春节假期中,智能厨房小电器销售增长170%,其中炒菜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空气消毒机等产品销售异常火爆,增长均超100%。此外,部分高端家电销量增长达63%,部分冰箱销量增长达77%。

根据拼多多年货销售数据显示,以地方土味年货、家乡美食产品等为主的年货商品销量暴涨,2月以来同比增长了183%。其中,以地方特产、水果生鲜、肉禽蛋类代表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增幅为225%。

牛年春节消费“开门红”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春节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非接触、少聚集安全消费成为共识,预约制、错峰式休闲度假广受推崇,居家购物、网上过节、到家服务、近郊游玩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品质型、升级型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牛年春节消费“开门红”,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劲。

今年春节黄金周的消费旺盛是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重要见证。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同时,中国政府多措并举落实“六保”和“六稳”政策,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2.3%的逆势增长,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是有了疫情防控取得的伟大胜利和经济逆势增长的信心,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消费有了底气,对未来有了信心,春节消费才“火爆”起来了。此外,今年春节黄金周的消费旺盛也是“就地过年”政策带来的好处。面对全国零星出现的新冠肺炎病例,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压力,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胜利,各地纷纷出台“就地过年”倡议,并通过“稳岗位”、“送红包”、“送保护”、“送温暖”等方式做好了“就地过年”的准备工作,广大在外工作人员也积极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正是由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防疫牺牲团聚,顾大局牺牲小我,才实现了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成效、市场运行较平稳、过年消费 “开门红”的良好局面。

春节黄金周消费“开门红”预示着中国经济2021年必将“红红火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通过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需求侧管理,更好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2021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韩文龙)

猜你喜欢

开门红年货餐饮企业
年底来点硬年货
餐饮业自救
备年货 迎新春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年货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特色餐饮文化企业构建与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