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有变电站10 kV高压室基础托换技术

2021-03-24侯光荣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压柜钢花压桩

侯光荣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200)

1 工程概述

某110 kV 户内变电站[1-2]于2014 年12 月建成投产,主体结构和主变压器基础均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地基。而位于首层的10 kV高压室和接地变室没有采用桩基础,仅在基础下部设置了200 mm 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且与结构主体脱开。

2015年10月发现10 kV 高压室地面下沉,引起母线桥和母线穿墙套管变形,立即将母线穿墙套管两端改为软联接,并通过调整母线桥吊杆长度调平了母线桥,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同时业主委托了有资格的测量单位对结构主体、变压器室、10 kV 高压室、接地变室进行沉降观测。经过2015 年10 月~2017 年6月之间共8次测量,数据显示结构主体和变压器室基本没有沉降,而10 kV高压室地面沉降整体呈锅底形,中间沉降最大四周沉降较小,最大沉降达到80 mm,并且沉降没有稳定的趋势,接地变室也有沉降,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对10 kV 高压室和接地变室进行处理。

2 沉降原因分析

2.1 地质条件

本变电站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腹部,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原为鱼塘,现被填平。经钻探揭露,场地地基由人工填土、第四纪海相沉积层、第四纪残积层及震旦纪混合岩组成。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1〉素填土:分布于全场地,层厚2.7~3.5 m,为新近填土,未经压实。

〈2〉淤泥:分布于全场地,层厚3.6~6.3 m,土层呈深灰色,饱和,流塑。夹薄层粉砂,属高压缩性土层。

〈4〉粉质粘土:分布于全场地,层厚4.2~11.9 m,饱和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层。

〈5〉残积砂质粘性土:分布于全场地,层厚2.0~5.8 m,饱和,可塑~硬塑。属中压缩性土层。

〈6〉全风化基岩:分布于全场地,层厚3.1~11.0 m,岩芯连续完整,承载力特征值为330 kPa。

〈7〉强风化基岩:分布于全场地,层厚1.3~8.9 m,岩芯连续完整,承载力特征值为550 kPa。

2.2 原因分析

新近填土分布于全场地,平均层厚3.15 m,未经压实,承受高压室荷载后,必然会产生沉降。

淤泥分布于全场地,平均层厚4.95 m,饱和流塑,夹薄层粉砂,属高压缩性土层。在上部新填土自重和高压室荷载作用下,会逐渐排水固结,竖向没有排水通道,仅水平向薄层粉砂可以作为排水通道,根据软土排水固结原理[3-6],可以判定这种固结沉降是漫长的,不会在短期内完成。

综合考虑以上2种因素就不难理解变电站投产近3 年时间10 kV 高压室和接地变室沉降还没有稳定的原因了。

3 加固方法比选

高压柜沉降是填土和淤泥引起的,在高压室内进行加固处理,因受到层高的限制,只能利用预制小方桩或钢花管桩穿过淤泥和填土层,直接支承在岩层上,再利用水平钢梁将高压柜托起,才可彻底解决沉降问题。

预制小方桩常用截面为200 mm×200 mm、250 mm×250 mm、300 mm×300 mm,经计算3 种截面所对应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370 kN、500 kN、640 kN,若压桩力取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1.5 倍,则最小的压桩反力为555 kN,虽然本站高压室下面有200 mm 厚钢筋混凝土底板,但在局部承受555 kN的集中力会使底板变形较大,甚至会局部抬起混凝土底板,影响高压柜的正常运行,且桩自重也较大,不便于人工搬运。

静压钢花管桩是从树根桩[6]演变而来的一种地基加固托换技术,经改进,直接用钢管代替钢筋笼和套管,并借鉴锚杆静压桩的原理和方法,将钢管压入土中不需拔出,同时在钢管壁上梅花型开孔,然后向钢管内填灌碎石并高压注浆,使水泥浆液不但能够充满碎石空隙,而且能够通过钢管壁上的梅花型孔进入周围土层,将原状土加固,同时增大钢花管桩周围的摩阻力,该处理法即能够起到静压注浆法[7]的作用,且使灌浆的质量更便于控制,同时也起到锚杆静压小方桩的作用,且压桩力是锚杆静压混凝土小方桩的50%左右,施工过程中对带电设备产生扰动小,可将施工对带电设备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其自重轻,便于人工搬用。

综合比较2 种桩的优缺点,决定采用锚杆静压钢花管桩托换高压柜。

4 10 kV高压柜托换

4.1 钢花管桩布置

由于10 kV 高压室的跨度为10.8 m,为了减小钢梁的截面高度,需在跨度中间位置增加一排钢花管桩,钢花管桩直径φ 160 mm,每节长度2.0 m,平均桩长18.0 m,以全风化岩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20 kN。经综合考虑高压柜自重、排列方式、控制钢梁截面高度等因素,共需布置φ 160 mm 钢花管桩10根(见图1)。

4.2 钢花管桩施工

锚杆静压钢花管桩是一种将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而形成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⑴钢花管桩施工时高压室不用停电,但需用2.5 m高度的木板封闭高压柜,并安排专人对高压柜等设备进行监视。

图1 新增桩布置Fig.1 Layout of New Piles

⑵ 在原200 mm 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钻φ 200 mm 的压桩孔和4 个φ 30 mm 锚杆孔,再用粘接剂锚固种植锚杆[8]。

⑶将反力架安装在锚杆上,用千斤顶将桩逐段压入土中,每节之间必须焊接牢固。

⑷在钢花管内先放入φ 50 mm钢管,要求插到底后再灌满碎石。

⑸通过φ 50 mm钢管高压灌注水泥浆,直至管口有水泥浆液返出为止。

⑹在钢管外侧均匀焊接6根锚筋,浇筑新承台并预埋钢板准备与钢梁连接。

4.3 钢托换梁的布置

利用新桩承台和主体结构的原有桩承台作为支点,架设一级托换钢梁,再利用一级托换钢梁支承二级钢梁,二级钢梁支承三级钢梁,完成高压柜的托换。钢托换梁的布置如图2 所示,其中GL-A~D 为一级钢梁,GL-E为二级钢梁,10号槽钢为三级钢梁(图略)。

图2 钢梁布置Fig.2 Layout of Steel Beam

4.4 钢托换梁的安装

同钢花管桩施工一样,一、二级钢托换梁的安装也不用停电,但仍需用2.5 m 高度的木板封闭高压柜,并安排专人对高压柜等设备进行全程监视。

从图2 可以看出,高压室下边和右边相邻站内道路,为了保证绝对安全,必须在相邻道路两侧的砖墙上一、二级钢梁对应的位置对应的高程开洞,将所有钢梁从地面以下逐段运到室内再拼装[9-10]。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⑴对照一、二级钢梁的设计位置和高程,在高压室外墙和室内电缆沟壁上凿洞(见图3)。

⑵按照一、二级钢梁的设计位置和高程,在室外地面开挖沟槽,长度约6.0 m,深度约0.6 m。

⑶钢梁分段制作并热镀锌,长度控制在6.0 m内。

图3 钢梁穿墙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teel Beam through Wall(mm)

⑷首先就位一级钢梁GL-A~D,按设计要求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好,并用砂浆封堵相应砖墙上的洞口和缝隙。

⑸其次就位二级钢梁GL-E,并用螺栓与一级钢梁连接,并用砂浆封堵相应砖墙上的洞口和缝隙。

⑹最后就位三级钢梁,三级钢梁安装时必须分段停电施工,并做好安全措施。

5 高压室电缆沟托换

通过钢梁托换后,虽然保证了高压柜的正常运行,减小了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但电缆沟仍处于软基上,仍会产生沉降,使得电缆与高压柜的接头会被慢慢拉紧,将来也会影响高压柜的正常运行,所以高压室电缆沟也必须进行托换。

电缆沟底板以上的填土和电缆的平均荷载约为18 kPa,高压室面积约为390 m2,所以初步估算大约需要布置38 根φ 140 mm 钢花管桩,结合高压室内的设备和电缆沟的具体情况,实际布桩41根(见图1)。

φ 140 mm钢花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80 kN,施工过程完全同φ 160 mm钢花管桩,但唯一不同的是要封桩。封桩前必须清除干净压桩孔内的杂物和积水,用2φ 16 mm钢筋交叉焊接于锚杆上,同时在原有钢筋混凝土底板下100 mm 处沿桩头双向布置弯起钢筋,再用C30 微膨胀早强混凝土浇注压桩孔,在桩孔顶面以上浇注桩帽,厚度不得小于150 mm,才可保证钢管桩与原有200 mm 钢筋混凝土板连成整体,起到托换作用。

6 接地变基础托换

接地变室地质情况同高压室,同样道理,也采用φ 160 mm锚杆静压钢花管桩进行基础托换。

首先在原设备基础长边两侧植钢筋,将原来3 个独立的设备基础连成整体(见图4),并在新增钢筋混凝土厚板下布置12根钢花管桩,压桩结束后也应封桩(见第5节),才可将钢管桩与500 mm厚新增钢筋混凝土板连成整体,达到托换的目的。

图4 接地变基础托换Fig.4 Grounding Transformer Foundation Underpinning(mm)

7 结论

本变电站建成3年多后高压柜和接地变基础沉降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地基中的新填土自身沉降和淤泥固结沉降。

首先利用φ 160 mm钢花管桩和钢梁托换了高压柜,然后再利用φ 140 mm钢花管桩和原有200 mm 的钢筋混凝土板托换电缆沟,最后对接地变基础进行托换,历经3个多月完成了全部托换工作。

在既有变电站中进行基础托换处理,不但要保证托换工程本身质量,还要确保施工机具、人员与电气设备的安全,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经过设计、施工、运行、监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基本在不停电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托换工程。本变电站托换处理完成已经有3年多,再没有出现下沉现象,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猜你喜欢

高压柜钢花压桩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华大技能实训基地配电电气实训室改造项目设计总结
小蜗牛晒太阳
火龙钢花
一种集成式高压柜设计及强度仿真
DF7B型机车高压柜预布线工艺改进与实施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压桩机导向架优化设计
静压方桩的试桩施工技术
钢花管支护在中细砂层中的应用
多功能履带式静力压桩机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