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数理统计》课程网络教学研究
2021-03-24安永红
安永红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020年新春之际,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教育部要求高校推迟2020年的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但同时也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迫使高校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由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成全线上的远程网络教学模式。而如何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是所有高校师生共同面对的难题和挑战。
《数理统计》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近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理统计是直接从随机现象的观察值出发并以概率论的理论作为基础来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是对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归纳研究。目前,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且在经济、金融与管理各个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学生在网络上实施教学的教学方式[1]。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的优势更加突显,打破了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高效利用高质量教育资源平台等,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本文对呼伦贝尔学院《数理统计》课程网络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梳理,根据网络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为不断改进和完善《数理统计》的网络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一、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对教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根据课程特点教师需要做好网络教学。《数理统计》是逻辑推理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详细讲解定理的推理演算过程和计算步骤。当教师从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全线上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只能在电脑或手机上授课,这迫使教师做好大量的授课准备,如生动的PPT、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互动环节的设计等。但在授课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法避免的一些弊端,不能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隔着电脑屏幕与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教师的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家庭的网络速度、家庭的授课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着教师的授课效果,这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习效果
《数理统计》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强,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弄不懂的问题,或无及时按要求学习,未达到学习要求的,就会造成下次授课内容跟不上、难理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弃学现象,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听课方式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因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课程都是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需要学生一天的课程都在电脑和手机上完成。长时间的这种学习会产生眼睛不舒服、困乏,而且没有在学校课堂学习的学习氛围,学习无法集中,学习积极性差。
(四)网络教学硬件条件的好坏影响教学质量
全国大规模的实施线上远程网络教学,容易导致网络拥堵,部分网络教学平台卡顿,对按时完成网上授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有些学生家在偏远地区,或家中并不具备充分的网络学习的硬件条件,手机网络信号又差,网络教学对这样学生的教学效果是无法确保教学质量的。
二、《数理统计》网络教学改进措施
(一)有效利用多平台优势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有很多种,呼伦贝尔学院常用的有学校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师生微信群、师生QQ 群等。常用的教学资源有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 、超星、好大学等。选用适合《数理统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是顺利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和技术基础。在《数理统计》课程网络教学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和实践,经过认真分析比对各种平台软件和教学资源的优劣,本门课程选择多个软件联合授课,如“雨课堂+腾讯会议+中国大学MOOC+微信群”方式进行,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雨课堂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是一种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型教学平台。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课前,教师可将配有讲解的带有语音的预习课件、诱发逐步思考的客观题或主观题等预习材料推送给学生,根据平台的各项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可根据预习情况和答题情况,讲解教学内容,并与学生进行实时答题互动,实时掌控学生学习状况;课后,教师给学生推送作业和拓展学习材料,了解学生消化教学内容情况。
雨课堂中需弹幕、打字和实时答题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而《数理统计》这门课数学公式多,学生若在某些证明、推理或计算上的不理解,无法及时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为了补充这一点,我们采用腾讯会议系统,定期开展研讨室的课堂,巩固复习教学重点难点和习题解答,实时点名交流,也可采取小组讨论式,学生均可语音发表自己的理解状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因疫情的突然来袭,学校无法给学生订购教材。学生在家学习缺乏相关的纸质材料。中国大学MOOC上有很多《数理统计》课程的国家级慕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并免费向社会开放的。中国大学MOOC中的课程包括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PPT和习题作业等一系列完整的全方位的《数理统计》课程学习资料。中国大学MOOC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大可能的降低了学习资源匮乏问题。
在以上环节中仍存有学生不明白的和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在这微信群里,教师和学生可对个别问题语音讨论和发送图片,讨论答疑的更加自由的沟通与交流平台。教师也可作为督促学生、发送雨课堂中的学习状况、答题分数分布图和表扬学生的场地。
《数理统计》课程中“雨课堂+腾讯会议+中国大学MOOC+微信群”的应用,可发挥多个软件平台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开展过程性评价方式
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创新考核方式。为了更好地远程督促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将本学期的《数理统计》课程需要多方面的考核方式。考核比例是平时考核(20%)+阶段考核(30%)+期末考试(50%)。我们将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比例大幅度提升,占期末总成绩的50%。平时考核的内容主要由课前预习情况、上课出勤率、课后作业构成;阶段考核的内容主要由参与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次数、课堂测试、单元测试构成;期末考试采用雨课堂在线笔试闭卷考试。以上所有数据均由雨课堂自动记录导出结果,作为过程性评价的给分依据。该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和实时性能够督促和鞭策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网络教学效果反馈
在《数理统计》课程开展网络教学8周后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参与该课程的呼伦贝尔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专业的学生。参与投票人数为287人(如图1所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数理统计》课程的“雨课堂+腾讯会议+中国大学MOOC+微信群”网络教学模式。86.41%的同学赞同教师通过雨课堂课前发布的预习PPT有助于学习;82.23%同学表示主动参与雨课堂和腾讯会议中弹幕、聊天等网络教学互动;87.80%同学认为教师发布的课后作业和拓展材料,能督促及时完成课后复习任务;86.06%同学赞同教师通过雨课堂实时发布课堂测试,对提升听课效果有帮助;83.62%同学认为中国大学《数理统计》MOOC等网络教学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89.55%的同学认为微信群中与教师的讨论答疑有助于掌握知识点有帮助;84.67%同学表示对于那些较难的知识点能够反复播放学习;86.76%同学认为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自己利用软件平台学习能力;72.47%的同学赞同网络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62.37%的同学喜欢疫情期间《数理统计》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式。得到同学们最多认可的是微信群中与教师的讨论答疑,最低项是网络教学模式的喜欢,这也表明网络教学模式是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
但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采取多种教学软件联合使用,保障了教学的顺利实施。学生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师生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图1 《数理统计》课程网络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结语
新冠疫情防空期间教师和学生一起积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数量统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很好地完成了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落实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网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多种网络软件平台的使用技术、掌握了全线上教学的方法手段,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疫情过后,学生将返校需开展现场教学,而这次网络教学的经验为今后更有效的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