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2021-03-24冯祖幸范昕昕曾婷婷卫芋君杨建中
冯祖幸,马 焕,范昕昕,曾婷婷,元 静,徐 莉,卫芋君,周 芳,杨建中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 云南 650032*通信作者:杨建中,E-mail:jzhyang2004@163.com)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有证据表明在密切接触者之间已发生人与人的传播[1]。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感染风险,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2],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职业倦怠高达45%[3]。医护人员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学员是参与一线临床工作的重要角色,且规培学员兼具着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特征[4]。既往以规培学员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的调查较少,缺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该群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规培学员在疫情爆发期及2个月后疫情相对得到控制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规培学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2月8日-10日及4月11日-13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规培学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17级~2019级所有规培学员。排除标准:退出或休学规培学员。全院共383名规培学员。两次调查分别有160人和100人参与。
1.2 调查工具
采用半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受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受教育程度、年级、婚姻状态、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目前轮转科室以及在本人、家人、朋友或接收患者中是否有人因COVID-19隔离观察或治疗。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5]调查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共9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因子评分≥2分为症状因子阳性,总评分≥160分视为SCL-90阳性。本次调查KMO值为0.858,α系数为0.983,具有良好信效度。
采用Beck压力量表(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BSSI)调查学员压力承受情况,该量表通过在前期医学生及国内青少年中的使用,证实了BSSI的Cronbach’s α系数达到0.82~0.90[6],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参与调查医学生压力情况进行检测。BBSI由40个条目构成,测查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及临床实践4个方面的压力。BSSI每个条目均采用1~5分标准进行计分,依次由1分表示没有压力到5分表示压力很大,各因子相关条目评分之和为该因子总评分,4个因子总评分相加得到BSSI总评分。最终以单因子评分≥3分或BSSI总评分≥72分作为压力较大的检出标准[7]。本次调查KMO值为0.944,Cronbach’s α系数为0.977。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5]调查规培学员的应对方式,SCSQ由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共20个条目,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和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0.78[8]。每个条目均采用 0~3 分计分,依次由0分表示不采用到3分表示经常采用。本次调查 KMO 值为 0.922,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
1.3 调查方法
本院规培学员共383人,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班级群中发送调查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并承诺保密,获得对方知情同意后进行调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Q1~Q2)描述,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选用频数(百分比)描述和χ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及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选用秩和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选用logistic回归,检验水准ɑ=0.05。
2 结 果
2.1 基本信息
第一次实际调查学员共160人,参与率41.5%(160/383),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为99.4%,年龄(26.2±2.05)岁。第二次调查学员共100人,参与率26.1%(100/383),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为99.0%,年龄(26.4±1.54)岁。见表1。
续表1:
2.2 SCL-90评分结果
第一次调查的规培学员SCL-90总评分为(117.69±37.74)分,SCL-90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为25.8%(41/159)。第二次调查SCL-90总评分为(127.19±51.44)分,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为30.3%(30/99)。第一次调查中症状因子阳性以强迫症状、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为主,第二次调查以强迫症状、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为主。见表2。
表2 规培学员SCL-90测评结果
2.3 压力状况调查
第一次调查中,BSSI总评分≥72分或单因子评分≥3分有97人(61.0%),第二次调查有70人(70.7%)。第二次调查的规培学员学习压力因子评分大于第一次调查的规培学员(P<0.05)。见表3。
表3 两次调查BSSI评分比较
2.4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4.1 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学员的人口学资料比较
以SCL-90是否存在阳性因子症状将调查人群分为两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一次调查时,不同规培年级间两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24);第二次调查中,两组人数在所有变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2 相关分析
第一次调查中,SCL-90总评分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1)。第二次调查中,SCL-90总评分与BSSI的学习、经济、人际、临床压力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0.55,P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r=0.34,P<0.01)。见表4、表5。
表4 第一次调查中SCL-90总评分与BSSI各因子评分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r)
表5 第二次调查中SCL-90总评分与BSSI各因子评分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r)
2.4.3 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基本情况作为自变量,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态(0=SCL-90阴性,1=SCL-90阳性)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两次调查中,规培年级(2018级与2019级)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第一次调查2018级OR=4.73,95%CI=1.090~20.470,P<0.05;2019级OR=4.12,95%CI=0.860~19.780,P<0.05;第二次调查 2019级OR=6.45,95%CI=1.030~40.390,P<0.05),非独生子女为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第一次调查OR=0.34,95%CI=0.120~0.997,P<0.05;第二次调查OR=0.31,95%CI=0.100~0.960,P<0.05)。见表6。
表6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第一次调查SCL-90总评分为(117.69±37.74)分,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为25.8%,第二次调查SCL-90总评分为(127.19±51.44)分,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为30.3%,高于肖铮等[9]、沈奕帆等[10]对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态下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低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11]。两次调查中规培学员强迫症状最为突出,可能因为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不足而产生强迫心理,表现过度紧张,频繁地洗手[12]。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规培学员虽不参与防疫一线(如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轮值,但仍在其他科室正常轮值,且由于疫情早期对病毒了解较少、医院检疫及防疫设备不齐全及接触的患者感染与否的不确定等导致学员出现恐惧情绪[13];第二次调查受疫情影响,医院研究生及实习生仍在居住地不得返校,各个科室轮班人数少,规培学员承担了一定的医疗任务,繁重的工作可能导致规培学员处于一种慢性的压力应激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变化[1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中,规培年级(2018级与2019级)为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与沈奕帆等[10]、赵川等[15]调查结果不同。考虑可能因高年级(2017级)规培学员已适应工作节奏,大部分已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轮转过的科室多,能独立熟练处理较多医疗任务;低年级(2019级与2018级)学员临床工作知识积累较欠缺同时承担医疗任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为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与既往研究[16]中非独生子女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面对疫情,家庭凝聚感更强,非独生较独生子女获得更多的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在本次研究中,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态呈负相关与苏希等[17]研究结果一致,较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经历应激事件后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1]。学习、经济、人际、临床的压力与SCL-90总评分呈正相关,与李明等[18]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临床较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社交及学习时间被相对缩短[19]、完成日常任务同时面对各种突发事件[20]带来临床实践压力[21]等问题对规培学员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不足:①两次调查的对象是独立的人群,调查个体有不重叠部分,前后对比可能偏倚较大;②选择非概率抽样,样本范围较小,样本的代表性欠佳,全国各省市疫情严重程度不同,本研究结果仅可反映以昆明等地为代表的疫情较轻、防控较好地区的规培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未来研究中加大样本量、扩大调查范围可获得较好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