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联性探究
2021-03-24
文化产业是未来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旅产业则是文化产业的龙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精密制造、高清影像、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加速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成为文化发展的引擎动力。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5]。文化、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理论先行,也就是说要有一流学科建设作为支撑。问题在于,目前已有学科都还不是一流学科,而是准备要建设成为一流学科。那么文旅产业所需要的一流学科究竟在哪里?恰在此时,新建一流学科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国家对一流学科有明确的定义:它必须是高度跨学科,能够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这一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问题。“艺术技术学”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艺术技术学”是“东方文艺复兴[6]”理念引导下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它是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在中国语境下的有机延伸。它本身既蕴含了文艺复兴的精髓——艺术加科学,同时也是“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7]”转换为人才培养体系并纳入学科目录的路径。我们不仅要讨论艺术管理学与艺术技术学之间的有机关系,而且要深入探讨它们在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调整各自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国策真正落实为文旅产业的创新驱动力而做出贡献。
1.文化产业与文旅小镇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九年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虽姗姗来迟但毕竟划出一道界限,从此标志着中国产业的战略性转型:文化产业将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实现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2017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做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在上述历史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从国际视角横向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短起点低,规模有限,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高,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更是与我们作为文化与非遗大国古国的身份极不相称。
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业的重点是文旅产业,而文旅产业的焦点集中在“文旅小镇”。它涉及国家一系列大政方针,如“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扶贫”与“建设小康社会”等等,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何为“文旅小镇”?顾名思义,它应该是以高端文化为主要消费内容的乡村城镇的混合体。所谓“高端文化”是指作用于高级感官(而非满足低级感官)的文化。对比一下现实,目前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建或正在运营的所谓“文旅小镇”,绝大多数是以观光、购物、吃喝为主要内容的小镇,这便是“病根”所在。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充实文化内容的产教融合型文旅研学小镇,也许将其命名为“国际艺术文旅研学基地”更为恰切。它以“情景体验智慧博物馆群[8]”为基本形态,兼作为教学科研与职业教育、培训空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国际新型办学综合体;至于美食、购物、观光只是商业配套而非主体内容。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9]、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10]等国家部委文件中列举的各项任务,在产教融合型文旅小镇[11]中找到了承接载体,这也正是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要之所在。
仔细分析起来,上述“国际文旅研习基地”是以一带一路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涵盖考古、分析、数据、鉴证、保护、修复、转移、创化、展陈、运行等各个环节,它与一流学科对接之道,是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12]”落地在艺术技术学下属的各个研究方向之中,并灌注于文旅产业内部,其目标是在社会价值方面获得几何级数的提升。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提出的“文旅小镇暨国际文旅研习基地”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科学,即国际领先的数字、影像、全息技术;其二是艺术,即精湛的大国艺术工匠作品 与传统非遗技艺完美结合,它们共同组成构建“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13]”的实质内容。国家多项文件中已为我们指出达成这一宏伟目标的路径,即通过政校企合作来构建“政用产学研融合[14]”城镇。
发生在中国的城镇改造与乡村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居住、生存、迁移运动,在客观上一定要有最先进的建设思路,以及精准的示范模板。前者由“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为代表,后者以“国际艺术文旅研学基地”为表征。“国际艺术文旅研学基地”是作为文旅小镇升级版打造,它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的“国际”是指一带一路地区,“艺术”是指用艺术的想象力去串联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晶,“文旅”是说与东方文化底蕴密切结合的生命体验,而“研学”则是指将教学科研渗透在学院式小镇的每一个部分;以上四个部分融会贯通,形成“产教融合”的有机综合体。
上文中出现一个关键词——学院式小镇。何谓学院式小镇?它是参照牛津、剑桥“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理念而打造的学院/小镇综合体。其先进之处在于:通过产教融合方式,不仅为小镇提供了内容同时也确保了人流,这是一种典型的“返古开新”创造性构想,一举超越了以往“吃喝娱乐购物”的旅游模式。我们意外的发现,它实际上就是期望的“产教融合”城镇。这种“学院式小镇”或“产教融合城市”建设思路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以下方面:利用大数据基础与信息样板采集,对一带一路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考古、分析、数据、鉴证、保存、修复、转移、创化的文旅产业链体系。2016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采用世界最尖端数字技术结合古代东方传统岩彩技术,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将已失落的巴米扬东大佛天井壁画“翱翔的太阳神”[15]成功复原,并将复原的巴米扬东大佛天井画以组装壁画的情景体验空间的形式向公众展陈(如图1),不仅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翻开了新篇章,而且为产教融合式文旅提供了经验模型。另一个典型案例的主题取材于北京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16](图2)。如今我们拟借鉴国际先进的转移复原技术进行创化(图3),目标产品是“情景体验非遗教室[17]”,其中包含修复课程的教材和教具。它是艺术教育最直观而生动的课堂型教室,可将艺术品复原转移创化的完整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者感受到真实还原的艺术品与声光电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的魅力。同时,它也是“情景体验智慧博物馆”的孵化器,直接作用于丝路文旅研学产业。此外还兼具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8]”“丝绸之路国际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等多种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图1 巴米扬东大佛天井壁画复制与博物馆场景还原
图2 北京法海寺的壁画《水月观音》
图3 法海寺情景体验非遗教室
2.问题——难点与瓶颈
2013年中国正式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六年来已取得长足进展,并正在从政治经济方面转向文化领域。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于“五通”[21],其中“民心相通”虽排在最后,却是决定性的。“民心相通”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化共同体”宏伟愿景的必由之路。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文旅产业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载体,它承担着联合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的历史重任。我国文旅产业尽管发展快速,但仍有着不少问题,更准确地说,存在一系列发展的难点与瓶颈。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艺术与科学两大门类始终难以融合,使国家制定的“文化科技创新”大政方针落不下去。其二,因学科与专业长期条块分割的惯性,形成“学不致用”的恶性循环,无论是大学、大专、高职或中专,其人才培养目标严重滞后,与社会现实脱节,无法培养出文旅产业急需的理论联系实际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拖了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后腿,而且造成巨大浪费。其三,受应试教育、为学分而学分、单纯论文发表等现行教育体制考核标准的影响,教师、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动力与实践热情,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堪忧。最明显的例证:教育部力推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已发布近四年,但文件中列举诸项任务几乎无一真正落实。其症结所在,一方面是顶层设计出了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或即使制定了若干高大上目标,但因没有以“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为依托而无法达成。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学生因为长期浸淫在应试教育“唯成绩/学分论”的体制中,学习能力普遍僵化,难以完成个人提升与自我超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之道:
(一)高校的学科建设要以社会重大现实需求为依据,力推具有“学以致用”特征的一流学科建设,以此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强化“科教融合[22]”——即科研反哺教学,而不是过去的科研与教学各行其道。最终目标是将“学以致用”真正落实到高等院校的改革之中,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二)深刻理解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的诸项任务,以“艺术技术学[23]”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相融合,通过与国际文化遗产、文旅产业界的交流合作,打造中国文旅研学产业的创新内容。
(三)通过政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新型跨界科研平台,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项目集群将职业教育消化吸收,通过打造国际新型办学模式,孵化出具有一带一路经典内容的“产教融合”[24]示范样板。实践表明,政校企合作办学可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无缝对接,极大缓解人才短缺现状。
(四)通过生动的科研教学——而非枯燥的课堂宣讲,教导学生树立雄心大志,艺术、科学并举,理论、实践兼修,强化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完成学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前沿科研、社会实践,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学生在文化产业中的能力培养与选择模式,列出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路线图,以此得出“政用产学研”[25]协同发展模式的方法步骤。这方面内容在第五点“应用之道”中还会进一步论述。
3.一流学科建设与艺术管理学
众所周知,文旅产业的真正发展与兴盛,必须学科建设先行。从2012年最新一轮发布的艺术学目录中,最贴近文化产业的是艺术学理论下设的二级学科“艺术管理学”。艺术管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应用型学科,艺术学是其基础,管理学是其依托,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诸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其中。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跨领域、跨学科的特征。从历史来看,艺术管理由来已久。柏拉图《理想国》中就有对艺术管理的论述,他以理想国的需要为最高价值取向,把文化艺术纳入理想国这一系统中加以考察,在理想国中为艺术定位。在文化艺术领域,其管理体系都是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从全球视野来看,“艺术管理”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比较成熟,而中国的艺术管理则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方开始提上日程。另一个不利因素,艺术管理长期以来未纳入教育部本科招生目录,只能在文化产业管理或文化事业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目录下招生,所谓“借鸡生蛋”。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而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管理被列为艺术学理论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其学科定位仍不十分明确。直到2017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得到教育部的审批,将“艺术管理”作为新增本科专业,方才促进了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系统化。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和起步晚,艺术管理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学科建设也比较落后。这一落后问题集中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欠科学性。艺术管理专业在各高等院校建立起来后,因学科定位不明确而导致专业名称与课程设置各行其是。在课程设计方面,艺术管理课程往往是在原有的艺术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一些管理学课程和实践课程,就变成了艺术管理。其二,艺术管理学科的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目前高校中还没有艺术管理学的专业师资,因此现任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原来从事艺术史、美术史,或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甚至一部分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人员。很明显,他们的知识结构有较大欠缺,这一直是制约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三,艺术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国家在政策层面很难对艺术管理有明确的界定,因此造成艺术管理学缺乏明确指向与目标愿景,多年来摆脱不了“洒胡椒面儿”的症状。
上述现象使得“艺术管理”这门新兴学科似乎陷入瓶颈——很难跨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但我们认为,打开困局突破瓶颈有两条路径:一是高效的跨界交融。“艺术管理”在当代不再是对于艺术活动的一般性操作或简单运行,而是对于艺术活动具有创新性的运作。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科技化的影响,艺术活动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活动已经不再是以往通常单一的创作与欣赏活动,而是与经济、科技以及与诸多社会文化相凝结的创造性智慧活动。所以必须采用更加综合性的创意思维,结合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特有的文化历史底蕴,方能创造出更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与意境。二是借它山之石以攻玉。首先应将“艺术学理论”之下孵化的新建一流学科“艺术技术学”挪用到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上面,其中关键点是用目标愿景来反推学科建设之目的,校正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下面我们以“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案例来作为开启思维的钥匙。
4.艺术技术学与“学以致用”
“艺术技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学科,它作为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的延伸,不仅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而且直接针对社会重大现实需求。例如综合大学艺术教育的装备系统提升、旧式博物馆业态更新、文旅产业内容打造、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等等。这门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一带一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提升版,为构建“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做出实质性贡献。
“艺术技术学”下设的六个研究方向,相互之间并非随意罗列,而是有着前后衔接的递进关系,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唯有凭借这个有机整体,方才能为社会重大现实需求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艺术技术学”下设的研究方向首先是“艺术品鉴证/溯源”。该研究方向的侧重点是体现科学,“鉴证”必须运用仪器设备方才得出数据(显微结构与高清图像),“溯源”则由于“审美意识”的介入而与艺术挂钩,可总结为“科学提携艺术”。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体验空间设计”,这里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运用,既基于创造者想象力的驰骋,同时又予观者的感受性以极大关注。其中包含对人性的整体修复理念,以及与全感官体验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可总结为“艺术引领科技”。
第三个研究方向是“整体修复学”。这个研究方向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与手工修复技艺的有机融合,可总结为“艺术与真善美”。
第四个研究方向是“非遗技术学”,强调的是在整体修复过程中,将非遗技术从随意性的经验传授变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纳入学科建设之中。此方面可总结为“知识整合技艺”。
第五个研究方向是“全媒体艺术”,强调的是高科技与艺术原创的有机结合,以及经典艺术在情景体验空间中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全感官传达。此方面可总结为“科技服务艺术”。
第六个研究方向是“艺术品与金融法律”,是围绕艺术市场主体所进行的艺术价值转化、资金融通、信用系统及相关法务治理等复合型领域。强调的是社会科学介入艺术品价值评估,探索最佳的艺术品财富管理模式。可总结为“跨界融合创新”。
总起来看,“艺术技术学”强调的是艺术对技术的引领,朝向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境界进发。因此,“艺术技术学”既是通往艺术与科学的重要途径,又可成为未来设立“艺术与科学” 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此外,“艺术技术学”作为一门偏向实践的新型学科,具有开放的体系特征。它没有一个现成的既定框架可套,而是要在持续不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丰富发展。目前国际上虽有不少探索性案例,但尚未见到系统的学科描述。这意味着国内外学界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前景大有可为。
5.应用之道探究
本节以“文旅小镇”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文化产业与“艺术技术学”交叉融合的应用之道。前文已经提过,我们所说的文旅小镇即国际文旅研习基地,它的实质内容是“产教融合”。其中的“教”,是指一带一路国际新型办学,而办学的“新”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即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方法,通过“产教研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倾力打造专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的复合型人才。而新型办学的目标,是如下一系列满足社会重大现实需求的产品:例如职业艺术教育亟须的“情景体验非遗教室”、大学教育需要的“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培养空间”、社会美育所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文旅研学产业需要的“情景体验智慧博物馆”以及城市文化生活配套的“社区文创综合体”等等。
以下就国际文旅研习基地与国际新型办学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探讨。
5.1 文化产业运用——国际文旅研习
我们所说的“国际文旅研习基地”,是实验室/孵化器与情景体验博物馆的组合形态,也可理解为情景体验博物馆与国际新型办学的综合体。它既是落实教育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等国家部委文件中各项任务的载体,同时也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这种“国际文旅研习基地”以一带一路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将“文化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际高水平,并形成产业形态。
国际文旅研习基地包含两个层面:1.领先的数字、影像、全息技术;2.具有“人类文化共同体”涵盖力的大国艺术工匠内容。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搭建政府、学校、企业的三方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考古/分析/数据/鉴证/保护/修复/转移/创化鉴证/保护/修复/转移/创化/展陈/运行的全链环体系。这一体系在整合艺术管理学与艺术技术学的基础上,强有力的反馈到当前社会现实发展中,在中国的城镇改造与乡村建设——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生存/居住/迁移运动中书写“产教融合”的新篇章。
以往的文旅小镇,内容大都是以观光购物与吃喝娱乐为主。这种陈旧的旅游模式必须翻篇,取而代之的应是“国际文旅研学”。顾名思义,它的主体人群是学生而非散客。这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子们,经由生动有趣的研学之旅参与国际科研项目,互学互鉴、集思广益,共同创造、学以致用。这种理念先进的国际研学以城镇为依托载体,参照牛津剑桥模式,通过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而将教学与科研融会在文旅过程之中,同时成为国家大力倡导的“产教融合城市”的基础样板。
5.2 文化产业运用——国际新型办学
如前所述,艺术品修复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阐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相关要求与需求。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指出了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滋养文艺精品创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教育部发布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号召高等院校依托学科优势专业,建立教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更多的“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文化部发布《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则要求推动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院校联盟”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组织和重点国家逐步建立城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总而言之,以上大都与文化遗产修复人才的培养相关。而这些目标是旧式办学思维无法达成的,也是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所说的国际新型办学,特指对“一带一路”艺术品保存修复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全新探索,通过导师团队的高端科研平台,打通各人文艺术学科——文学、哲学、史学、国学以及艺术,依据此基础再与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掌握与艺术品保存和修复相关的化学、生物学科,以实验室数据与修复技术介入艺术创作。对经典绘画作品已失落的价值和技法进行系统的观察、测试,从对艺术品的剖面研究推出更为完善的修复方案,并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修复转向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复原与创化。这些内容对于落实一流学科“艺术技术学”建设具有筑基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是一个新兴专业,也是艺术学与考古学、历史学、文学、材料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开设“艺术品保存与修复”专业的院校依旧停留在原物修复的层面,文物保护系统在文化遗产的转移创化方面基本没有什么概念,远远落后国际先进水平。而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如此强烈,这恰恰说明以“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的新型专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6.结语
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群,因历史上数次重大文明断裂现象而成为人类社会最后一块未被充分开发的宝藏。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中国文化/文旅产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同时也应成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美育的素材资源,关键是转化的方式与路径。为此我们提出一个完整的科教融合体系:以东方文艺复兴为引导理念、以“艺术技术学”为学理支撑、以“情景体验非遗教室”为孵化器、以文化科技创新为方法路径,以提升职业教育为抓手,以“一带一路新型办学”为平台,打造解决中国文化产业现实问题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做最大贡献。换句话说,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是“艺术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对象,其目标是通过“学以致用”打造“国际艺术文旅研学”产业链。这是构建“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从一个更大文化视角来看,艺术技术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贯彻“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国家战略的抓手,也是达成“艺术加科学”完美结合、“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培养模式”落地实施的平台。另一方面,艺术技术学的关联价值则在于:为艺术管理学搭建了一条“学以致用”的通道,在此基础上,管理的理论研究、宏观统筹与技术的致用之道、精密营造的互补结合,构成了新时代对“艺术学”内涵与外延的创造性阐释。
注释:
[1]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是指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重大研究问题建设的引领发展方向的学科。
[2]2015年8月18日,中央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3]指通过“艺术+科学”的创新思维及模式,能够追溯历史文脉的共通点,返古开新,将传统文化优秀基因进行有序地传承,并达到当代的创造性创新转化的新学科。
[4]《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文化科技支撑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文化行业标准体系相对完备,文化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有效服务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驱动、以文化科技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协同创新、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区域统筹、人才培养等为主要构成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5]参见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
[6]“东方文艺复兴”是沿轴心时代的文化思想、中世纪神学与现代哲学的思维脉络,运用考古学、分子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理论方法,从中华民族迁徙史的角度探寻东方文艺复兴的基因与路径。
[7]“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理念伸引到当代中国,特指一种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学者型艺术家,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跨界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强调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参见中国美术报《丁方:我们需要“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
[8]情景体验智慧博物馆的群落形态,参观者以五觉的方式感知体验,是传统博物馆旧式展陈方式的提升。
[9]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
[10]文化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29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16447.htm,2016年12月29日。
[11]《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12]面向文化建设重大需求,把握文化科技发展趋势,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创造更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文化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参见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13]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是文化生态的建立和文化的互相认同。
[14]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
[15]东大佛窟内有两处残留壁画,一处位于窟顶中脊和佛头周围,另一处位于登顶阶梯道的明窗口。中脊是一大幅太阳神驾战车图。
[16]法海寺壁画分布在殿内墙壁上,共有9铺,佛龛背壁的3铺,画的是水月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
[17]“情景体验非遗教室”的概念可界定为:具有某种特定预设真实情景的,可以使学生调动全部感官在体验过程中高效学习并掌握概念知识、非遗技艺,进而能够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经验系统的空间形态。
[18]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19]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合作重点指出: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教育部表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活动是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21]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22]2012年,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提出一个新的育才理念,即“科教融合,联合育人”,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提出科教融合。我国高等教育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这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的一个核心命题。
[2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
[24]同 [23]。
[25]“政用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又一次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