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议

2021-03-24马玲

科技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图书图书馆

马玲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江苏 淮安223003)

1 前言

淮阴工学院地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是一所理工为主、文理交融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定位就是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提出了“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助推淮安经济崛起”的发展思路[1],为更好地为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进行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本次调研历时一个暑假,走访了各大学院、职能部门、图书馆信息化中心等,采取问卷调查、口头交流及电话等多种形式,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实现电子图书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充分实现图书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等,为学校全面实施“十个一流”服务[2]。

2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现状

2.1 计算机、网络相关资源情况

2.1.1 计算机资源以及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情况

图书馆的计算机信息中心共有计算机307 台,多个学院有资源共享的分室拥有计算机2 000 多台,配有正版专业软件,在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内可由学生预约上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专任教师全部配有台式计算机,人均1 台以上。计算机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2.1.2 网络资源以及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情况

图书馆已建成集机房、网络、计算、存储、虚拟化、安全、环境监控、运行维护于一体的云数据中心和云存储系统。目前图书馆和校数据中心共有服务器176 台,EMC SAN 高性能光纤存储200T,通过VMWARE 虚拟化技术为全校用户提供足够、可靠的数据处理、传输、存储服务,为各类教学科研系统提供一流的运行环境。通过该中心,教师和学生能方便快捷地使用云计算资源,也可以为实验、实习、科研、办公等创建应用环境。

全校已经建立了“一卡通”网络管理体系,方便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网络资源。教师通过信息门户的统一身份验证,可根据权限便捷地使用各种应用系统;学生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可畅通使用图书馆、食堂、浴室、超市等应用系统。2016年,学校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动感校园手机APP,学生可通过手机随时查询一卡通信息与状态。学生和教师在校内均能够通过学校的图书馆和教务处主页方便地访问各种电子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帮助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学校通过联合泛雅网络课程平台自建网络开放课程,并引“进尔雅”“智慧树”“爱课程”等网络通识课程,共有网络课程近500 门,网络资源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图书馆及学校现有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情况如表1 所示。网络资源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

2.2 图书相关资源以及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情况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现由枚乘路校区图书馆和北京路校区图书馆组成,主要负责网络图书资源以及各种数据库的购买、维护,负责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馆舍总面积为37 893 m2,馆藏中外文图书157.7 万册,中外文期刊1 900余份。电子图书近375 万册,电子期刊2.6 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0 个。图书馆采用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馆内阅览座位近3 000 个,实体馆周开放时间90.5 h,Wi-Fi覆盖全馆,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全天候开放。图书馆馆藏图书、电子资源和机械专业相关电子资源情况如表2所示。专业相关数据库共有17 个,相关专业馆藏图书共约50.6 万册。另外图书馆还向在校师生供了免费数字资源,大部分是国外网站,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图书相关资源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3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使用情况

淮阴工学院各专业都注重指导与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研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以便应用到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中去。专业相关资源数据库如表3 所示。

图书馆为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电子资源宣传推广与读者培训活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搜集资料,掌握设计、研究项目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对现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设计思路、优化方案等。

淮阴工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写文献综述,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 篇,其中英文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 篇,指导教师会指导学生查阅各种相关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包括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鼓励学生尽早参加教师课题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在各类学科竞赛培训和备赛过程中,专任导师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引导学生在大量文献分析基础上,进行知识重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2]。以机械类为例,近三年专业数据库利用率统计结果如表4 所示。

表1 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一览表

表2 图书馆的藏书、电子资源和馆藏资源

表3 专业相关资源数据库

表4 近三年专业数据库利用率统计结果

4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议

4.1 进一步优化相关资源管理制度和措施

学校和图书馆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专人负责全校的多媒体教室与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以及校园网络使用管理。

图书馆与教务处主要负责图书资料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图书馆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图书馆需要进一优化和完善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淮阴工学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规程》《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工作细则》《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管理规范》《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细则》《图书馆查收查引工作细则》等制度文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服务质量保驾护航[4-5]。

4.2 大力推进信息共享使用

图书馆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还提供通借通还、自助借还、馆际互借,移动图书馆借阅、电子资源检索以及自助复印、打印、扫描等服务,承担全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任务。

今后,图书馆应该着力加强信息和学科服务服务,积极推进馆际协作,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业务;图书与有教育部科技查新资质的高校合作,面向淮安市以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图书馆继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为用户提供专利分析服务、专利检索服务与专利战略研究等全方位的咨询。依托校园网基础设施,建有协同办公、人事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以及财务查询、图书借阅等各类教学科研和综合管理系统;在已有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上,建设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智能管理系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网上教学评价系统等教学管理平台和系统;实现信息集成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一体化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能力[6]。

5 结论

本文针对现代大学教育对图书信息资源的要求,仔细分析了淮阴工学院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和图书等信息化资源的现状,对相关资源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信息化资源利用情况,对进一步做好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提出了优化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加大资源共享开放的力度,为广大师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技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图书图书馆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