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瑞供水洗”的艺术魅力和清雅气韵

2021-03-24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陶刻文房菖蒲

王 祥

(宜兴21422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之中, 紫砂艺术尽管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时间, 却在江南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形成了包罗万象、形式多样的形制体系和文化内涵,凸显出东方文化的神韵和雅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的推广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紫砂器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也逐渐走高,不仅仅是紫砂壶,一切与紫砂相关的文玩雅器也在紫砂爱好者的推波助澜之下,成为了人们观赏和把玩的心爱之物。 尤其是在许多的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和陶刻装饰之下,紫砂雅器从陈列物品到文房用具, 从花盆大缸到把玩杂件,形式变化万千,内容丰富多彩,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也在更大的程度上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紫砂材质的融合, 在极大丰富了我们广大紫砂爱好者选择的同时, 也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加入了紫砂事业的行列,形成了薪火相传、欣欣向荣的宜兴紫砂的发展局面。

1 紫砂“瑞供水洗”的艺术魅力

紫砂艺术作品“瑞供水洗”(见图1)采用了紫砂段泥的材料,经过手工抟制而成,口沿宽阔而底部平整,曲线过渡柔和自然。 细腻的做工展现了作者精妙的手法,素雅的陶刻装饰彰显了清供的雅趣。 用手触摸,可感受到如肌肤一般的质感,在朴实简单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品位,让人爱不释手。 众所周知,紫砂有着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功能, 在长期的浸泡和把玩之中会形成包浆, 使其看起来如同玉石一般油润。 这件紫砂水洗上面的刻绘精妙绝伦,布局为通转刻绘,画面上面主要有葫芦、菖蒲、书卷、茶壶等等,都是表现祥瑞福禄和文人雅趣的题材。 紫砂陶刻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利用手中刻刀力度的大小来凸显出层次的深浅, 从而形成了立体浮雕的艺术形式, 使得上面的刻绘内容更加地生动具体、 形象逼真。 形态各异的葫芦在流畅的线条勾勒之下生动传神, 细腻的刻绘手法把葫芦的形态惟妙惟肖地传递出来,旁边的书卷还在翻开的状态,一壶温茶、两盏小杯,呈现出主人在一边看书、一边品茗,一盆菖蒲长势良好,静静地陪伴在主人旁边。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瑞供水洗”的器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简约灵动、实用大气,上面的刻绘多样,杂而不乱、井然有序,慢慢地在坯体上面铺展开来,呈现出文人雅士在读书品茗的静好时光, 同时也把江南文化的精妙之处和清雅俊逸展示得淋漓尽致。

图1 瑞供水洗

2 紫砂“瑞供水洗”的清雅气韵

我们国人素来喜欢以物怡情、以物寄情,器物之美,终归于心,所以在山水之间有隐者的吟诵,在书房之间有贤者的清供。 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之中具有吉祥如意的祝福之情, 许多人的庭院之中也会种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菖蒲,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素来有着“天然素净,最宜文房。 傍水而栽,附石肯长。 根湿叶干,喜暖惧寒。 通风避雨,少剪更旺”的养护之法,菖蒲盆景之所以适合摆设于文房内, 是由菖蒲的生长习性和文房的光照条件决定的。 文房作为读书、学习和会友的场所,其室内光线充足,往往有散射光。 而菖蒲这种植物对阳光的要求不高,属于喜阴植物,素雅的菖蒲配文房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地设一双。 所以古人特别喜欢在书案之上端放菖蒲,不仅仅起到了转移视觉、缓解读书带来的疲劳之感, 同时更加寄托着古人的清雅之性情和良好的品行与生活习惯, 就如同菖蒲一样徐徐不绝的清雅气韵。 这件紫砂“瑞供水洗”正是把紫砂的特质和文化的蕴含完美地结合起来, 特别符合文人的审美和江南的人文意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外、古今莫不如此。 正是在富庶的江南之地,才能够产生紫砂一般的雅器, 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之中延续下来, 带给我们宁静超脱的文雅之气。

3 结 语

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之后, 紫砂艺术的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紫砂壶这一种饮器了, 而是在充分利用紫砂材质良好可塑性的基础之上, 衍生出来花盆、笔筒、赏瓶、水洗等等许多的文雅雅器,重点都是在陶刻的艺术表现手法基础之上, 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人的那种清雅气韵和人文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 享受这属于自己的读书、喝茶时光,是人间难得的静好。

猜你喜欢

陶刻文房菖蒲
赖海鸣
文房四宝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倪克樑
室雅菖蒲清
“水草精英”菖蒲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