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逸趣,风雅美学
——漫谈紫砂双耳瓶“东坡品茗图”的文化解读

2021-03-24王俊锋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品茗

王俊锋

(宜兴214221)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延续的根本, 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往往呈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化既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引导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信仰习俗等,亦被落实于具体的物象之上,比如文学艺术作品等,以直观的形式构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紫砂艺术素来追求与文化的融合接纳, 自古以来佳作频出、群英荟萃,它对文化的表现一来注重形式,二来注重方法。 紫砂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紫砂壶、花瓶、挂盘等均可作为表现文化的载体,且由于紫砂泥具备超强的可塑性, 所以它在形式上的表现力度相当大,选择空间也较为饱满。 同样的,紫砂艺术的具体表现方法也十分多元化,除了外观造型外,各种装饰技法的运用无疑更加拓宽了其文化性能的表达渠道,譬如陶刻这一装饰技法,使得文化内容可以通过直接具象的书画状态被“艺术化”地定义出来,不仅优化了审美格局, 更呈现出紫砂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力,进一步加深作品的人文品位,并使之更好地产生文化共鸣。

以紫砂双耳瓶“东坡品茗图”(见图1)为例,这件作品采用了古拙大气的双耳瓶造型形式, 从而特别开辟出了前后两个较大的装饰面, 为陶刻装饰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非常好的表现空间,可谓匠心独运。紫砂双耳瓶历来就是文人书房案头的常见陈设,用于摆设书卷等以丰盈文化气场, 可以说其本身就是文化品位的极佳载体。整件作品以此为型,恰恰是在设计上对应造型和装饰通盘考虑的结果, 以便更好地运用艺术语言来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解读。

图1 东坡品茗图

紫砂陶刻装饰用专门的铁制刻刀在陶坯将干未干时进行镌刻,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十分适合陶刻。 其内容汇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如真、草、隶、篆诸体,秦砖、汉瓦、钟鼎、甲骨、竹简、写经等各种书法,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白描、工笔、写意等国画,可谓精彩绝伦,深受大众的喜爱。

整体而言,紫砂陶刻的内容集中于“书”和“画”两个方面,由于题材独具人文内涵性,所以这一装饰技法十分考验手艺人的文化解读能力和技法体现水准。 “东坡品茗图”瓶身正面刻绘一幅布局饱满的品茗图,画面意象丰富,有古松掩映、苍翠茂盛,树下依石置桌案,一侧放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另放一把提梁壶,东坡与友人对坐品茗,面前书卷打开,似乎正在谈论书中至理,东坡身边另放置着一摞书籍,更于身后点炉煮茶中,可谓意境高远,令人颇为向往。 宋人的衣着特征在此更被刻画得生动淋漓、细节到位、别致讲究,在这幅画面中物象之间的主次、层次感,以及构图、形象、刀法的气韵和力度均十分明显,左上与右下所形成的饱满和留白对应, 更突显出中国画的空灵效果。 整幅画面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生活逸趣和追求,尤其将北宋美学的风格巧妙地诠释出来。

“东坡品茗图”瓶身背面则全文篆刻了北宋理学宗师程颢的诗歌《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字体遒劲、布局规整,将书法与陶刻融为一体,赋予了陶刻生命气韵,给人以舒适的审美感受,妙不可言。 这首诗所传达的从容情怀、自在之乐,是极具中国文化内核的精髓所在, 彰显古代文人的志趣和审美, 而陶刻这一装饰方式则将这份丰盈的文化底蕴定格了下来。 紫砂陶刻装饰不仅仅追求艺术表现的力度和效果,对于手艺人而言,对所要传达的文化进行解读和构思其实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陶刻装饰切忌依葫芦画瓢, 这样会使作品内容干涩,毫无文化生命力。 就这件“东坡品茗图”而言,瓶身所刻画面与书法其实更有一条暗的线索将其连为一体,故而使其文化内涵更具震撼力。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 而程颐是“程朱理学”中“程派”的创始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之一,“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与程颢,一个是文坛大家,一个是理学宗师, 两人在世时曾因各自不同的哲学理念而意见相左,然而却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格物而致知,“东坡品茗图” 的创作便是将这两位大家的共通点融进同一件作品之中, 以此作为一条文化解读的独特“暗线”,表达对北宋美学和理学的敬仰,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恩。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品茗
品茗
品茗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