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021-03-24李燕京马新红李晓莉
李燕京 马新红 李晓莉
[摘 要]目的:以培养德技并修人才为目标,以护理专业为例,研究项目化教学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63人),在专业课教学中,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进行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对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行考核,并对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传统教学和项目化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学生三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化教学能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双高计划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培养 研究
“双高计划”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总体目标为打造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其根本任务之一。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一行业和职业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在从事某一项工作之前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德技并修人才的基本体现,也是“双高”建设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传统教学多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德育宣传,专业渗透搭建活动平台、企业实践、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模式,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这些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其过程中学生多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职业素质需求的主动探索和学习。项目化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内容整合并进行项目化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探索、体验,进而完成项目,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对其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提出要求,并进行考核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指医学生为适应医疗行业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加强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解决当前医疗事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举措。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研究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影响,探讨“双高计划”背景下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6级护理班二年级两个教学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为实验组(60名学生)、1个为对照组(63名学生)。实验前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测试,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护理职业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以护理专业课程儿童护理学教学为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实施项目化教学。
(1)实验组:选定护理专业课中的5个典型工作过程进行项目设计—制订教学安排—准备教学资源(细化项目教学设计环节)—实施项目化教学—考核(以每個项目任务设置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教学考核),每个项目由3个学生共同完成。
(2)对照组:选定同一内容,实施传统教学—考核(以传统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教学考核)。
由同一位教师承担这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并严格按照研究设计安排,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
评价指标
在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素质的考核,将考核成绩进行组间对比。
1.理论知识考试
采用选择题,题型为A1、A2、A3,分别占总分的30%、40%、30%,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知识考核试卷通用,机读阅卷。评价学生专业课程理论水平。
2.技能考核
准备5项实践操作考核项目,学生随机抽取两项测试,考核评价指标以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准,评价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3.综合素质考核
设置10个情境和任务,学生随机抽取一个情境和任务,按照要求以角色扮演形式完成任务。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对其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操作技能、临床实践、语言、举止、行为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每个环节均有相应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考核评价组由5名教师组成,依据考核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同时打分,学生最终成绩为5名教师所打分数的平均分。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方法均使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及结论
结果分析: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成绩与综合素质成绩两组差异更为明显,见表1。
结论:项目化教学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讨 论
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作项目,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围绕该项目而展开的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在完成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作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做教学项目设计时,可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总结,摸索学习方法,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职业素质的可持续性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化教学设计
(1)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贯穿项目设计
依据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入项目任务中,并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
以护理专业为例,护理是诊断与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而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的统一整体,是动态的也是独特的。因此,护理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是以护理人员在围绕人的健康问题去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综合素养进行要求和评价,其项目的完成情况体现在过程之中。护理程序是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模式,项目的设计以服务于临床护理为目标,且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患者自入院直至其康复出院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这是一个具体且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完成这个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具体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理论、技能及素质要求、考核标准。项目化教学考核标准不同于以知识和技能掌握为主的传统考核标准,其主要是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重视过程考核、重视团队合作、重视综合素质,并以此来确定各个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细则。
(2)项目的设计需能触发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和思考
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产生的对职业的认知和思考,对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护理专业为例,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或护理需求者,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护理需求为依据,以模拟情境或案例设置项目任务,以角色扮演法作为护理专业课教学项目实施的方式。护理工作扮演者、患者及家属角色扮演者,在扮演的过程中进行角色体验,也是学生理论、技能、素质提升的过程。笔者在项目化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研究中发现,80%的学生认为,在理论学习中觉得很简单的知识,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现做起来和想象的完全不同,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理论知识不足、技能运用困难、沟通交流困难、表现能力不强等。这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过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对技能应用的临床体验及患者和护理者的心理体验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产生更多的提示和启发,促进学生逐步以整体护理的职业素质要求作为标准,并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3)项目的设计需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项目中,不同教学项目在其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上既有通用性,也有特殊性,教师在项目设计和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时间管理、信息加工及学习要点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对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及其职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3.项目化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典型工作過程为模式进行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将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融入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并以精心设计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核和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提升职业综合素养。
以护理专业为例,在护理专业课程的项目设计中,综合应用案例和情境设置任务,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展示项目。成功的项目,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感受和体验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各种能力和素质需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对护理职业素质要求的评价标准,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综合评价和心理体验,也会引发其对护理道德情感的思考,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对自己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职业素质的提升。
结 语
“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旨在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通过实践,去学习、发现和创新并得以提高,职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特殊工作情境中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触动和共鸣,达成对工作职责或职业情操的高度认识,从而产生较为稳固的意识形态,培养出学生高尚的职业精神。项目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通过项目的实施开展学习,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不但对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解决问题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佳,刘航瑀.浅析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9(7):199.
[2]李琦,吕一军.从课程思政视角谈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11):857-859.
[3]张兵营.基于素质本文的职校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2):169-172.
[4]李艳玲,马锦萍,宋文娟,等.护理技能大赛对优化高职护理职业素质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8):62.
[5]郭林,余启萍.高职护理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体会[J].科教导刊,2015,6(中):89-90.
[6]臧慧.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伦理素养培养模式探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J].广西医学,2018,40(1):118-121.
[7]李恩昌,张乃正,陈明华.医学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80-381.
[8]李君,贺福香,刘斌,等.项目化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影响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