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

2021-03-23徐振卫蔡承奎吕向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平片股骨头结核

徐振卫 李 扬 蔡承奎 吕向阳,*

1.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00)

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00)

髋关节是机体最大负重关节之一,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是典型的杆臼关节,在机体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往往也是最易受累的关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各种病因的影响,髋关节可能出现疼痛、功能受限、融合等病理改变,如髋关节严重发育不良、股骨骨折、炎症疾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学习、生活[1-3]。近年,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多层螺旋CT检查在临床各项检查中应用广泛,较多学者认为,相对X线平片,螺旋CT可从多方位成像,突出各类髋关节疾病解剖结构、病变分布范围的影像学特点,不易发生漏诊[4]。为进一步分析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对不同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情况,本研究收集了我院116例髋关节疾病患者各项资料,旨在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高可靠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1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存在髋关节疾病者;行X线平片、螺旋CT检查者;非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存在其他原发性肿瘤、脏器疾患者;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佝偻病者。11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3.78±4.58)岁。疾病类型:髋关节骨折71例(发生原因:高处坠落37例、交通事故意外伤26例、跌倒8例);股骨头坏死29例(均为单侧);髋关节结核16例。116例外伤患者均于伤后12h内入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1.2 方法

1.2.1 X线平片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飞利浦DR摄像系统,检查前摘除患者身上所有影响扫描的金属异物。患者可采用站立或躺于检查床上,将调整X线机的位置,使X线投射方向与终板保持平行,并且髋关节位于投照中心。

1.2.2 CT检查 采用东芝Toshiba 64排螺旋CT,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取仰卧位,对基线IC线扫描,入床方式设置:先头后足,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螺距1.0,层间距3mm。待结束之后给予扫描完毕后开始重建,重建层厚0.625mm,在二维图像获取的基础之上,均给予多层面的重建,并按观察病变需要选择计算机辅助,剔除不需要观察的伪影,或者应用髋臼影像或轮廓技术将股骨头保留,调整窗宽、窗位,便于更好地观察病变。

1.3 观察指标由2位正高职称放射科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对患者髋关节部位影像学图像进行单独观察,总结不同检查中116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图像表现,包括关节面改变、髋关节间隙的形态、坏死骨大小与形态、骨质破坏程度、增强扫描后形态改变等,比较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误诊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计量采用()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X线平片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28%、75.86%、68.75%;螺旋CT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77%、100.00%、100.00%,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n(%)]

2.2 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的误诊率、漏诊率比较螺旋CT仅出现骨折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各1例(0.86%),髋关节疾病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X线平片骨折漏诊、结核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关节内碎片误诊分别为6.03%、3.44%、4.31%、3.44%,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4%,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髋关节疾病高频超声图像表现(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坏死X线平片可见股骨头存在轻微碎裂(图1),对细微碎裂处显示不全,有小囊状的透光影,股骨头内存在片、点状局灶硬化或者条索样的增生,螺旋CT可见病变低密度大部分是不规则形与裂隙样,部分边缘不清,但股骨头形态正常无塌陷,骨小梁生理性密度增高呈“星芒征”,晚期螺旋CT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承重面可见不同程度囊变与塌陷骨(图2、3)。(2)髋关节结核。X线平片可见患者关节面不光整,存在骨质破坏,少数患者可伴小死骨,病情较重者可见骨质硬化,螺旋CT图像显示病灶位于髋臼上缘处、股骨颈与股骨头处,患侧关节滑膜囊存在少量脓液积留、脓肿,脓肿内与骨质破坏区有片状钙化灶,密度较高。(3)股骨头骨折。X线、螺旋CT均可表现为髋关节间隙轻度增宽,以关节中下为主,病程时间较长者髋关节关节中下间隙轻度增宽。

表2 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的误诊率、漏诊率比较[n(%)]

图1 股骨头皮质可以断裂形(台阶状)成角,基底处出现平行的双皮质征(双边征)。图2 晚期股骨头坏死,X线平片显示骨头骨结构疾病消失,股骨头明显变扁或覃状变形。图3 晚期股骨头坏死螺旋CT图像示股骨头塌陷变形,股骨头内是不同程度囊变,周围有硬化或不规则,因塌陷所致的浓度区,可见碎骨片和关节游离体。

3 讨 论

髋关节疾病是临床中的疾病之一,患者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髋关节外观、活动受限,其中病变主要类型可为骨折、结核、坏死,事实上因髋关节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相互重叠的骨块较多,当人体髋关节在受外力直接作用下,损害范围较广较多,且情况复杂多变[5-6]。以股骨头坏死为例,较多学者文献中报道,股骨头坏死大部分局限在股骨头的前上部,在坏死的不同时期,因为其病理变化的发展,其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7]。早期坏死髓腔内的坏死脂肪细胞结构依旧可以保持为正常结构,在影像学表现中,股骨头结构基本完整,纤维肉芽组织于股骨颈与股骨头基底出现,沿着骨小梁的间隙向病灶区域渗透,同时长出新骨,在纤维肉芽组织到达且将骨皮质吸收时,重力的作用使得股骨头于病变的边缘处形成多条骨折线,故早期坏死X线平片可见股骨头存在轻微碎裂,对细微碎裂处显示不全,股骨头内存在片、点状局灶硬化或者条索样的增生,螺旋CT可见病变低密度大部分为不规则形样[8-11]。

X线片检查的不足之处为:无法清晰观察股骨头、髋臼软骨,诊断价值存在局限性同时易误诊[12]。X线平片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28%、75.86%、68.75%;螺旋CT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77%、100.00%、100.00%,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P<0.05),其后X线平片骨折漏诊、结核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4%,高于螺旋CT检查,进一步表明X线平片检查存在局限线,这髋关节解剖结构复杂相关,二维空间骨折重叠影响诊断。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接显示病变与其四周结构立体的关系,在二维获取的基本图形基础上,计算机进行多层重建,根据诊断需求,添加或者剔除解剖学结果,主观选择性最佳视角进行结构观察,在此期间可使用再处理功能隐藏不必要的骨性结构,目的是清晰显示骨折、碎骨片,对病变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同时对骨折进行分类与评估,指导临床制定髋关节手术方案[11,13-14]。

综上所述,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均可有效显示不同髋关节疾病的图像表现,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平片,漏诊误诊率低。

猜你喜欢

平片股骨头结核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一度浪漫的结核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