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微波理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泵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3-23王莉莉
王莉莉
(烟台海港医院有限公司肿瘤科,山东烟台 264000)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1]。目前,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用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然而,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将整个患病乳腺与病灶周围5 cm 皮肤、胸大小肌与筋膜、乳腺周围脂肪组织等大部分组织切除,极易引起术后淋巴水肿,影响创口愈合与上肢功能恢复,甚至遗留上肢功能活动障碍[3]。因此,亟需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保障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 目前,康复运动是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活动度与肌力恢复的有效措施,但其单独应用的效果仍有欠缺[4]。 微波理疗与空气波压力泵均为物理治疗技术,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促进淋巴液与血液回流,缓解肢体的水肿状态,加快康复进程。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该院46 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探讨康复运动、微波理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泵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5]中对于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 成功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萎缩性血管疾病或动脉硬化;合并严重皮肤疾病;患肢静脉结扎或有血栓;合并其他影响肌肉、神经的疾病及关节疾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存在认知、沟通、意识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 例。对照组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38~72 岁, 平均年龄 (50.65±4.78)岁;国际抗癌联盟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NM 分期为Ⅰ期20 例,Ⅱ期18 例,Ⅲ期8 例。 研究组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8~70 岁,平均年龄(50.59±4.80)岁;TNM 分期为Ⅰ期21 例,Ⅱ期18 例,Ⅲ期7例。 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方案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 方法:术后第2 天开始活动手术侧手指, 如手握软球进行握紧与放松交替训练; 术后第3 天开始增加腕部与肘关节活动,尽量避免手术侧肩关节外展活动;待患者头部可挺直,开始进行术侧手臂绕过头顶触摸到对侧耳朵训练,待患侧腋窝无紧绷感时,开始进行肩部康复训练,如伸展运动、旋转手臂、手臂后举、手指爬墙等;根据患者的耐受度与恢复情况增加康复操与八段锦训练。上述康复运动均为10 min/次,2 次/d。训练期间指导患者尽可能使用术侧手臂吃饭、梳头、刷牙等,以便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持续干预4 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波理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泵治疗。微波理疗:选用微波治疗仪(广东康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KYWB-200, 国械注准20173253319)对患侧腋窝进行治疗,调整理疗仪与腋窝皮肤距离2 cm 左右, 功率设置为5~7 W,20 min/次,1 次/d。 空气波压力泵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选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河南瑞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RH-YL-A,豫械注准20172260552)治疗,将患者上肢放入充气的套袖中进行固定,从手指末梢位开始充气,一直到肩部位置,充气压力由低至高,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 其中水肿轻微者初始治疗压力为60 mmHg, 中度患者压力为50~60 mmHg,重度为30~60 mmHg,时间为充气40 s,放气10 s,20 min/次,1 次/d。 持续干预4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肿胀程度,包括前臂肿胀程度及上臂肿胀程度。 肿胀程度=患侧同位置臂围-健侧同位置臂围。(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肩关节水平外展度及向上外展度。(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内收肌力,患者患肢内收,手部握住弹簧秤水平向外拉伸的最大拉力值。(4)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皮瓣坏死、皮下积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5)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 评分范围为0~196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前臂与上臂肿胀程度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前臂与上臂肿胀程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前臂与上臂肿胀程度均轻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前臂肿胀程度与上臂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的康复指标对比[(±s),cm]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的康复指标对比[(±s),cm]
组别前臂肿胀程度干预前 干预后上臂肿胀程度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对照组(n=46)t 值P 值7.32±0.52 7.30±0.78 0.145 0.885 2.85±0.85 5.65±0.79 16.365 0.000 7.06±0.88 7.05±0.85 0.055 0.956 2.20±0.40 5.68±0.80 26.388 0.000
2.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与内收肌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肩关节水平外展度、向上外展度与内收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与内收肌力均大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肩关节水平外展度、向上外展度与内收肌力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与内收肌力对比(±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与内收肌力对比(±s)
组别研究组(n=46)对照组(n=46)t 值P 值肩关节水平外展度(°)干预前 干预后肩关节向上外展度(°)干预前 干预后64.52±5.03 65.45±5.00 0.889 0.376 128.65±11.52 95.68±10.47 14.365 0.000 102.32±10.52 103.77±8.98 0.711 0.479 180.65±14.32 129.52±13.74 17.474 0.000内收肌力(N)干预前 干预后85.02±10.52 84.12±8.98 0.441 0.660 150.48±30.52 108.46±34.78 6.159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较对照组的19.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FACT-B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ACT-B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的FACT-B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研究组(n=46)对照组(n=46)t 值P 值80.65±4.26 80.46±5.97 0.176 0.861 108.65±8.45 97.68±7.46 6.601 0.000 20.068 12.223 0.000 0.000
3 讨 论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 早期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癌细胞逐渐转移,继而导致多器官病变,最终危及生命安全[6-7]。 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8]。 然而,乳腺癌根治术中切除范围较大,术后易出现淋巴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情况,阻碍肢体功能恢复[9]。 因此,探寻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十分必要。
康复运动是乳腺癌术后最为常用的促康复方案,通过肢体功能锻炼,缓解回流不畅与手术创伤所致的肢体肿胀,促进淋巴回流,抑制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等问题,保证创口愈合效果[10]。 然而,单纯应用康复运动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仍有欠缺[11-12]。 微波理疗是基于热效应与生物效应实现的治疗技术,通过集中照射病变组织,扩张局部血管,提高血管壁通透性,继而促进淋巴回流。同时,微波理疗的热效应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血液循环能力,可有效对抗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并具有效果持久、无痛苦、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空气波压力泵又称静脉回流泵,利用远端压力大、近端压力小的梯度压力原理,将多余代谢物质挤到主循环中清除。乳腺癌手术患者利用空气波压力泵能够将患肢堆积的淋巴液挤向深处组织,以促进淋巴液与血液回流,缓解患肢水肿。该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前臂肿胀程度、上臂肿胀程度均较对照组轻,肩关节水平外展度、 向上外展度与内收肌力均较对照组大,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在常规康复运动的基础上联合微波理疗与空气压力泵治疗,可有效预防淋巴水肿,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此外,干预后研究组的FACT-B 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说明随着患者肢体功能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综上说述,康复运动、微波理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泵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