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线索调查结果分析
2021-03-23赵家清阮彬刘承海汪青山
赵家清,阮彬,刘承海,汪青山
铜陵市义安区血吸虫病防治站,安徽 铜陵 244100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是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经过较长时期的病理发展过程而形成,具体表现为腹水、食道静脉曲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1]。为进一步准确掌握铜陵市义安区晚血病人分布状况,切实有效、有序地做好晚血病人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现症及线索病例调查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笔者于2018年对铜陵市义安区组织开展了晚血病例线索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义安区7个血吸虫病流行乡镇(东联乡、西联乡、老洲乡、胥坝乡、顺安镇、天门镇和钟鸣镇)进行病例线索调查,以5次以上免疫学检查阳性或3次以上病原学检查阳性或反复病原学治疗5次以上患者(1年内同一类检查方法多次检查阳性计算为1次阳性)、各医疗机构发现的有晚血症状和体征的疑似病人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询检 询问调查对象病史、治疗史、现病史、生产和生活能力等。
1.2.2体格检查 包括生长发育障碍,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等体征及其程度等。
1.2.3影像学检查 肝、脾B超检查,了解肝脏、脾脏实质性变化情况。
1.2.4实验室检查 对B超检查肝纤维化Ⅱ级或脾肿大Ⅱ级以上者开展实验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吸虫病血清学和病原学及肝功能等相关生化指标。
1.3结果判定 根据询检、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如恶性肿瘤等)导致的肝硬化、腹水、脾肿大、消化道出血,将调查人群划分为非晚血病例、疑似晚血病例、晚血临床诊断病例和晚血确诊病例4类。对于符合《晚期血吸虫病人诊断标准》的晚血临床诊断病例和晚血确诊病例按规定纳入晚血救治数据库,并开展相关救治工作。疑似晚血病例根据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分为A类疑似病例和B类疑似病例。其中A类疑似病例需要进行临床处理,表现为肝超声显像有特征性网络状改变,肝脏质地坚韧,可有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如腹部不适、乏力、纳差、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临床上尚未出现明显门脉高压、腹水等症状体征。B类疑似病例是指肝超声显像有特征性网络状改变,肝脏质地坚韧,无明显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临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暂时无需处理者。
1.4统计分析 运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根据所确定的病例线索调查对象标准,查阅全区血吸虫病防治档案资料,在全区7个流行乡镇共筛选出线索调查对象630人,其中男性434人,女性196人,男女性别比为2.21∶1。职业主要为农民,另有渔船民2人、教师1人。调查对象年龄为23~85岁,30岁及以下者13人(2.06%),>30~40岁19人(3.02%),>40~50岁122人(19.36%),>50~60岁196人(31.11%),>60~70岁167人(26.51%),70岁以上113人(17.94%)。调查对象分别为胥坝乡195人(30.95%)、天门镇99人(15.71%)、顺安镇97人(15.40%)、钟鸣镇81人(12.86%)、老洲乡68人(10.79%)、西联乡46人(7.30%)、东联乡44人(6.98%)。
2.2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情况 630例线索调查对象中,B超检查显示85人(13.49%)肝脏有纤维化改变。其中纤维化Ⅱ级改变者55人(8.73%),男性40人,女性15人;纤维化Ⅲ级改变者30人(4.76%),男性25人,女性5人。脾脏方面仅发现1例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其余均正常。肝纤维化Ⅱ级改变多在60岁以上人群,共36人,其次为>50~60岁12人,50岁及以下者7人;肝纤维化Ⅲ级改变60岁以上者25人,其次为>50~60岁4人,50岁及以下者1人。
对85例肝纤维化改变病例采用IHA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阳性20例(23.53%);采取改良加藤法及集卵孵化法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测,全部为阴性;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有16人结果正常,24人(28.24%)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9人(10.59%)谷丙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球蛋白等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异常。
2.3病例分布特征 630例线索调查对象经过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流行病学史等综合判定,符合晚血临床诊断病例5人,A类疑似病例42人,B类疑似病例38人。
2.3.1地区分布 5例被筛查确定为晚血临床诊断病例,分布于顺安镇(2例)、东联乡(1例)和天门镇(2例),分别占所在乡镇筛查对象的2.06%、2.27%和2.02%。除西联乡外,A类疑似病例在其他乡镇均有分布,以胥坝乡和天门镇较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95%和28.57%。各筛查乡镇均有B类疑似病例分布,其中以胥坝乡病例占比最多,占总病例数的近40%。见表1。
表1 义安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线索调查地区分布情况
2.3.2年龄分布 5例晚血临床诊断病例均为60岁以上人群,A类疑似病例主要分布于>60~70岁年龄组人群,B类疑似病例主要分布于5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其中以>60~70岁年龄组最多,占42.83%。见表2。
表2 义安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线索调查年龄分布情况
2.3.3性别及职业分布 85例临床诊断及疑似病例中,男性65人,女性20人,男女性别比为3.25∶1。5例临床病例中,4例为男性。A类和B类疑似病例男性数量分别为33人和28人。全部病例中,仅A类疑似病例中有1位教师、2位渔船民,其余均为农民。
3 讨 论
晚期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2]。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不断加强,新发晚血病人数量显著下降,但流行区仍有部分血吸虫病患者经过规范的病原学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发展,最终发展为新发晚血[3]。晚血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还导致个别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4]。我国自2004年以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现存晚血病例的医疗救治[5-7],极大地改善了晚血病人的健康状况。安徽省也将晚血医疗救治作为省政府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提高了患者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8]。
晚血的病理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能够延缓甚至阻止病理进展,减少晚血的发生。晚血患者存在着较高程度的肝功能损害[9],B超诊断是筛查晚血病例的必要方法。本次线索调查发现,在筛查对象中有13.49%的人群肝脏发生Ⅱ级或Ⅲ级纤维化改变,其中5例为临床诊断病例,80例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中有42例已经具备进展为晚血的病理表现,需临床治疗处理。本次筛查发现的晚血临床诊断和疑似病例,以过去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乡镇居多,60岁以上的高年龄组人群占比较高。由此可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开展晚血病例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对疾病控制和医疗救助有重要意义。
本次线索调查对该区科学开展晚血预防控制具有指导作用。尽管当前该区已经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血吸虫对人体的病理危害仍未终止,部分血吸虫感染有发展为晚血的风险。因此,在常规防治工作中,要重视晚血病例线索调查,提高筛查能力,使高危人群能够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本次调查提示,晚血线索调查的重点是流行程度较重地区的60岁以上人群,这类人群曾经感染血吸虫病,且程度较重,往往存在治疗不彻底的现象,导致肝脏纤维化持续进展。为此,笔者建议各地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线索调查,并根据处置方案及时开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