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3-23赵娴科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校培养

赵娴科

摘要:音乐剧是上个世纪逐渐出现并且流行的一种新型剧种,是集结剧、舞、歌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类艺术。而要想真正的带动音乐剧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艺术高校当中,在对音乐剧人才进行培养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现阶段不断的进行明确、改进和优化,真正的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产生良好的助力。

关键词: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

前言:

在现阶段,对于优质音乐剧人才的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不仅要具备理论基础,更应该提高专业素质、具备艺术感,这样才能够使得人才不仅能够投入到表演中,也能够在排练和创作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智慧。因此,在现阶段,艺术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符合新时期下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起到推動作用,让人才未来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一、艺术类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高校在对音乐剧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还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做到满足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推动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比如,模式单一、缺乏对人才综合发展的推动、师资力量比较短缺、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等等,都成为阻碍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推动的因素。所以,在后续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来对当前人才培养工作当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才培养机制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从而真正的为音乐剧的发展融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让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持续、顺利的推动。

二、艺术类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转变“理念”,培养音乐剧人才

理念决定行为。要想更好的对人才培养工作积极的进行推动,首先就应该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积极的进行转变,为教学工作和改革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与欧美国家相比较,我国音乐剧的整体发展情况还依旧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很多欧美国家,音乐剧已经构建完善的商业链条,表现力极强,并且受到大众广泛关注和喜爱。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剧的发展,高校一定要对重要职责进行承担。一方面,身为教育者,在日常当中应该对多元化的教育观点进行树立,对音乐剧不同种类进行包容,对多种风格积极的进行整合和融合。另一方面,在日常当中,应该将眼光放置的更加长远,对当前音乐剧的整体发展、市场定位进行明确,充分感受到音乐剧是将舞蹈、戏剧、音乐进行融合的一种复合型艺术。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教育理念积极的进行转变,有助于优质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完善“课程”,培养音乐剧人才

在日常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完善性课程设置作为基调。这样才能够使得人才培养工作在推动的过程当中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让最终的课程教育成效得到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当中追求课程体系的完善,让教学内容的呈现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例如,结合音乐剧的特点,其中所涉及到的方面是比较多元的。所以,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追求体系的完善,应该对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各自占据比例进行合理安排和设定。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到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之间的不断融合。此外,在对课程进行设定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当前的个性和特点,做到对课程内容的合理组合,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成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保障课程体系构建的完善性,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推动。

(三)推动“改革”,培养音乐剧人才

在人才培养工作推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秉持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助力课程教学的改革,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这其中,学校应该对课堂和实践之间有效进行整合,不仅对课堂的作用进行发挥,也应该对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和演出活动进行创办,让学生有更多自我锻炼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实践当中大力的发展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

例如,一方面,在日常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实践教学的比例进行增加,为学生呈现出更多观看影像资料和剧本表演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和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积极的进行融合,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的竞赛比赛当中积极参与,做到以赛代考、以赛代练,使得学生有更多舞台经验累积的机会,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构建和反馈,但无形当中也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综合发展的推动。

(四)创新“机制”,培养音乐剧人才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面临着原本教育当中师资短缺这样的情况,在现阶段也应该对教师的力量进行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完善型的师资培养机制进行构建,辅助和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动,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

例如,在对师资力量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可以对走出去+引进来这样的模式积极的进行构建。一方面,对于学校内部的专业教师,应该定期加强专业培训,教研工作的开展等等,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和系统知识方面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应该鼓励教师在寒暑假在企业中挂职锻炼,使得教师在理念和教育技能上得到更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派遣一些音乐人和舞蹈家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融合。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都得到开阔,对多元化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解和传承,真正的让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顺利推动。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实现综合性教育力量的整合,共同助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推动,使得理想中最佳的人才培养效果得到构建和实现。

结论:

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在对艺术类音乐剧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积极的反思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有效的解决和完善对策进行实施,让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大力的推动。在这其中,主要可以通过转变理念、完善课程、重视改革、创新机制,让人才培养工作得到良好的推动,达到理想中最佳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效果,能够为我国音乐剧的整体发展融入更多新鲜的生机和血液。

参考文献:

[1]于晓雨. 新时代中国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探析[J]. 中国戏剧,2021,(09):57-59.

[2]乔燕冰. 打造音乐剧专业人才孵化课堂[N]. 中国艺术报,2021-08-20(002).

[3]张悦. 综艺节目对音乐剧观众拓展的启示——以《声入人心》引发的音乐剧“热”为例[J]. 艺术大观,2021,(05):76-77.

本文系2020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学科特色彰显计划实施路径研究之音乐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CRKXJJG17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