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开往云端的班车
2021-03-23李耿源
李耿源
人之所以不凡,原因在于能超越小我
在闽中山区的崇山峻岭间,海拔1500多米的普禅山直插云端。这座山从山麓到半山腰,挂着七八个小村落。以前,进村的山路是砂土机耕路,无法通行公交车,也阻碍了山里人通向山外世界的梦想。2006年村村通水泥路后,具备了通行班车的条件,公交公司开通了市区到山村的公交线路。
这年8月,公交公司召集驾驶员开会,问谁愿意运行这条线路,大家都沉默了。谁都清楚,这条山路就算铺了水泥路,仍蜿蜒曲折,坡陡路窄,许多路段就修筑在悬崖边上,纵是老司机也会胆战心惊。还有一个问题更让人犯难,为方便山里人早出晚归,降低公司营运成本,这路班车司机得自己售票,并夕至朝返,当晚得住在村里,第二天凌晨再出山,日日如此。如此艰辛劳累,谁愿意去?
“我去吧!”见大家都默不作声,坐在角落里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司机大声地说。这位司机就是孙黎平,他平时敦厚寡言,但这三个字却说得掷地有声。也正因为这三个字,从2006年8月26日开始,他每天都驾驶着班车开进大山,驶向云端。
每天下午3点,孙黎平就带上装好晚饭的饭盒,驾驶班车从市区公交车场出发,途经几个山下村镇后,便开始爬坡,驶往普禅山。山路十八弯,那七八个小村落就在沿途峰回路转的山坳里。傍晚6点左右,孙黎平驾驶公交车抵达山上那个海拔最高的村落。在这个仿若挂在云端的小村落里,村里人给孙黎平提供了住所,一间6平方米阴冷潮湿的土木屋,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台老旧电风扇,一个老式电饭煲。他到住所后,用电饭煲热了带来的晚餐。晚上,山村里没有娱乐活动,他就去散步或登普禅山,然后按时入睡。第二天早晨,他5点半起床,6点准时出发,按原路下山,8点左右到达市区公交车场。然后,他还得来回跑几趟近郊线路,在近郊站点停车待客时才能在早点摊匆忙吃一口早餐。10点半左右回到公交车场后他才能下班。下午3点,他又驶向云端。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孙黎平每天就中午回一趟家,其余时间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驶往大山的路上。第二年夏天,儿子升高中,妻子让他向公司申请一下,换个人去跑这条线路。他说:“这条路我已经熟了,我也和山里人熟了,还是我跑吧!”一个人,一辆车,一条崎岖的山路,一间清冷的小屋,这样清苦的生活,孙黎平至今已坚持了14年,且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
这4000多个日夜,孙黎平真的和山里人熟了。有了班车,山里人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前,山里人要到镇上看病,山里娃要到镇上读书,有点山货要到圩场上出售,都得走上三四十公里的山路。现在,每当看到班车从村口驶来,他们就看到了希望。很快,山里人发现司机孙黎平“人很好”,只要有人招呼,他就会将车子停在村民家门口,方便他们上下车和搬货。山路窄,弯道多,有村民骑摩托车,他都会放慢速度避让,让摩托车先通过。遇到下大雨,他就尽量将班车停靠到路边有屋檐的地方,方便乘客下车避雨。有几回半路突降暴雨,七八个到镇上读书的山里娃没带雨伞,向他提出能否送他们到可以避雨的地方再下车。他立即和乘客商量,说想送孩子们到校门口,会耽误几分钟,乘客没有不同意的。
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 孙黎平成了山里人最信任的“免费快递员”和“义务维修员”。哪家要捎点货,东西往车上一放,人不用跟着,他都记得该交到哪位收货人的手中。哪家农用车出故障了,村民便找他帮忙。他17岁就当了公交车司机,小故障都是自己处理,农用车的小毛病他是手到“病”除。
而山里人也把他孙黎平当成大山的好儿子。有一次班車与农用车交会,因路肩松动,前轮陷进路肩里。附近村民闻讯纷纷赶来帮忙,有的借来千斤顶,有的搬来木桩,齐心协力将班车顶起,很快便恢复了行驶。有一次因路面塌方,车陷在泥淖里。虽然下着大雨,且离村落较远,村民们还是闻讯赶来,搬来石头垫车轮,将班车推了出来。孙黎平居住的小屋漏雨了,邻居知道后会爬上屋顶去添瓦补漏。每到山里的民俗节日,班车一进村,就会有村民围过来等。孙黎平一下车,他们就抢着过来拉着他的手,热情地邀请道:“孙师傅,今晚该轮到去我家吃饭啦!”
孙黎平,福建省三明市唯一的驻村公交司机,山里人亲切地喊他“孙师傅”。他用一辆开往云端的班车,托起了山里人的希望与梦想。孙黎平因此荣获“2018年度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