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创新性策略

2021-03-23熊迎娟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熊迎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前预设,而应结合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一、优秀的提问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特别亲切与信任,习惯于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获取答案。对此,教师应以科学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课内或课外主动探究,寻找答案。当学生积极回答时,教师要对他们予以鼓励与支持,还要为学生释疑解难。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的一次教學为例,《巨人的花园》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巨人从自私变为慷慨,最终在天主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的感人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王尔德,以及《巨人的花园》的原作《王尔德童话》,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另外几篇著名童话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童话故事与人物形象。此时,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提出问题:“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巨人的花园》在童话方面的创作特点吗?”互动期间,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没有组织好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思考一下,不应逼迫学生一定要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应直接放弃这个学生转而提问另一位学生,而应循循善诱地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方式十分重要,正确的提问方式能够体现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

二、精彩的展示教学

每节课前,教师可以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改变部分学生胆怯、不善表达的情况。

例如,每节课前五分钟,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轮流上台讲一个故事,或让他分享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并要求每个展示的学生都要条理清晰、声音洪亮地为大家讲述,台下的同学可以对此进行评价,展示的学生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热烈的评价教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同桌或前后桌为一组讨论问题,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同学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铁杵成针》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自发地总结出“铁杵成针具有坚持不懈的寓意”。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学生,学生得到表扬后就会更加自信,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就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小组展示、学生互评结束后,教师应对所有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先要明确肯定学生的优秀之处,再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四、有趣的微课教学

微课是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方式,主要由课堂教学视频及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组成。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可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书湖阴先生壁》这首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发现单凭口头讲解分析,学生很难想象古诗词所展示的场景。在充分考虑了学情和现实条件后,教师决定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用微课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例如,为学生播放能够体现古诗词意境的动画:有一间茅舍,茅舍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主人正在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动画直观形象的表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重点字词的解释与抑扬顿挫的朗读音频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之后教师又根据微课中的练习要求让学生自主检测,最终学生流利地背诵了《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由此可见,教师将微课融入教学设计中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知识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够用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生遨游语文天地助力。

五、深入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考,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一课为例,文章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刷墙技艺高超的故事。教师提前对教材做出预设,结合收集到的学生预习反馈数据,了解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普遍认为本篇课文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与人物描写方法十分有趣,但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学生了解得不是很多。根据学生需求,教师制作了教学课件,在其中为学生详尽地介绍了作者冯骥才先生,以及《刷子李》的原作《俗世奇人》,并介绍了其他几篇文章,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奇人”形象。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百态,并知道此书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人物惟妙惟肖。展示课件后,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天津卫,让他们将自己想象成刷子李本人或刷子李的学徒,再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讨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生活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耐心倾听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延湘.将多元智能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职业,2011.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