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3-23龚云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新课标有效性

龚云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在我国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中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此过程中,新课标的发展和推进,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保证,是语文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小学习作教学中依然存在这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影响着学生在习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分析影响习作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借助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保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能够得以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

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未对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做出思考和改进,依旧采用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灌溉式的教学,这也导致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逐渐开始呈现出“成人化”的氛围,丧失了小学课堂中应有的童真、童趣等气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决不能放任不管,为保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行创新,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夯实基础。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进行转变

在新课标的实施以来,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实现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十分中的角色之一,对于学生知识的了解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若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自身的教学理念不能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固守成规的话,那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便不能够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教学目标[1]。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保证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进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研究中,应首先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不正确的教学理念。积极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利用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组合排列,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2]

二、积极创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习作兴趣的提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则是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讲是首次接触并且有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习作教学很难产生充足的兴趣,这也就导致习作教学的有效性逐渐下降[2]。所以,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所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研究,利用教学情境的创建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习作兴趣。其中游戏无疑不是最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建游戏化的教学情景,进而调动学生对语文习作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我的一天”习作题目的学习时,教师应先为学生讲述此题目下的整体作文结构,再让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当学生结束写作之后,对于某些同学作文中所涉及的游戏可以进行课堂还原,在游戏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学生作文中的“击鼓传花”游戏,选择一名学生上台进行背对击鼓,其他同学则是进行花朵的传递,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的指导

学生的习作学习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实践便也成为学生习作创作的主要源泉。教师在进行小学习作教学时,应充分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到课堂中,作文的写作与生活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真情实感,并结合学生自己的问题进行表达,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收获作文素材的积累[3]。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高作文素材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视性,在日常学习中就要多写、多背。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在日积月累中实现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另外,在训练中也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经验中进行情感的表达和融入,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投身于写作中。此外,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水平应不断进行提高,重视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导者,往往教师的思维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培养教师的思维,如小学阶段写作学术交流会、写作比赛等,保证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为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习作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习作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拓展自身的认知和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融洽的课堂氛圍,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引导下实现自身学习兴趣的提升,保证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能够发现习作知识的存在,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玲. 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0):291.

[2] 丁贵影.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26):1.

[3] 李玲.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137.

[4] 吴景杰. 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8):313.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新课标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