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丰富积累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
2021-03-23尹馨仪
尹馨仪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积累在课标中已被提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写作,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将其内化,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言积累;培养能力
一、积累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的习惯,让学生有意无意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十分重视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语言的积累既来自于课内,又来自课外,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的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语文课标中也提到: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阅读积累的重要性。那么都积累一些什么内容呢?
(一)积累语言材料
1、积累课本中好词佳句、段、篇
小学语文课本精选的文章都是经典篇章,小学高年级已有了一定的感悟阅读的基础,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辨别词语、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恰当意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积累下好词佳句、段、篇,因此每篇课文布置一些具体的预习作业尤为重要。
在课堂中,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得。这其中一定不乏优美的或含义深刻的词、句、段。在交流中学生之间不断补充丰富自己的认识,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如,我在授《窃读记》一课中,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所得,有的同学说出了“窃”的意思,有的同学说出了“本文的窃是指作者只读不买”,还有的同学读出了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积累不断丰富起来。
2、在课外阅读中拓展自己的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朗读和诵读。因为朗读和诵读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领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积累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式;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应切实加强对朗读和诵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就小学阶段來说,背诵优秀诗文就要达到16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290万字以上。从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也是运用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去阅读课外材料,从中汲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语文课堂中,要引领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法。
(二)在推想、揣摩领悟中积累
语文课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了《鲸》,学生领悟到文章运用的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好处。学习了《新型玻璃》这篇课文,学生既学到了列数字说明的方法,又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的需要,写一写自己发明的玻璃(注意写清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将课堂中积累的表达方法、表达顺序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以实践自己的积累,创造内化为自身素养的机会。
(三)在描述、想象中积累
除了积累好词佳句、段、篇,还可以在描述、想象中积累语言。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时间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学生选择四次擦燃火柴中自己感兴趣的一次复述课文,要求:复述时抓住现实、幻景、情感,学生能通过复述掌握每次擦燃火柴的,课外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学了李白的《赠汪伦》,想象文中朋友送别时的场景、意境,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受到“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这句诗的感染。在上述作品的阅读中,通过阅读体会,描述与讨论交流,想象意境,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产生爱憎、崇敬、同情等情感体验。
二、积累的方法
(一)在生活中积累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读广告、看动画片、看专题片、与人交往,无不是生动鲜活的学习资源。因此,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学会品味生活,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自然也就不同了,有利于将头脑中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
(二)在诵读中积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语文教学要强化诵读,重视对语言的感悟,促进语言的积累。另外,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通过诵读可以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通过诵读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贮存感性的语言模型;诵读有利于从头脑到其他器官的畅通,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诵读有利于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熏陶。
(三)在摘记中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头积累的语言材料如果不落实在书面上,往往就会成为过眼烟云,用摘记、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长久记忆。摘记的内容可以是优美、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段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教学生把课文中不熟悉的词语多读几遍,当学生读到难写的词语时,我就将其板书,并指导学生在书中的空白处写几遍,并及时总结积累的方法。
(四)在运用中积累
有意识的运用已有的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逐步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1、在仿写中积累语言
如老舍《草原》一文,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又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无论是在语言材料,还是在表现手法、表达顺序方面都值得积累。因此,除了让学生诵读以外,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是更好的深化语言、自然积累内化的有效方法。另外,有些课文还可以让学生续写、改写。比如说《凡卡》就可以让学生续写,想象一下凡卡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而教师就在其中点拨学生运用语言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内化语言。
2、运用给定的词语写句段
教师随学生读文板书,比如课文有“馋涎欲滴”“小心翼翼”等词语,学完课文后,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上和文章内容相关的一句或一段话。这样的训练,既关注了文本,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丰富了自身的语言。
3、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摘记、故事会、读书会、读书笔记展示会、读书心得展示会等。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在教师。语言积累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积累;不断丰富积累的内容,开辟积累的途径,掌握积累的方法;不断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才能使学生能够把理解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成方.重视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0(09):42.
[2]杨万容.加强实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