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乡土资源建构农村园主题教育课程
2021-03-23苗培珍
苗培珍
摘要:我园所处里下河水乡,又是一个革命老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尝试着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创设一个农村幼儿园研究新课程的特有环境,挖掘、利用与整合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建構多样化的农村园本课程,走适合本园特色的发展之路 。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主题活动;乡土资源;园本特色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 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和无穷的乡土资源。为此,我园开展了发挥自然资源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一、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具有乡土特色主题育人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为主,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去,并从参与过程中获得快乐,促进幼儿操作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1.收集乡土风物、创设别具一格的主题育人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我们通过共同收集丰富多样的材料,创设各种环境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积极动手操作的主观能动性。如:采集了各种树叶、花瓣,找来了桔梗、果壳。引导幼儿用画画、粘贴、编织等手法创作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图画。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布置《相约春天》《收获的秋天》等主题墙,既美化了环境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还在走廊开辟师生作品展示园地,有玉米瓤做的葡萄,有秸杆搭的小屋,还有芦花姑娘、树叶小鱼、豆豆鸟、棉花壳……瓜皮果壳、蔬菜水果、秸杆树叶无一不是我们制作的材料,我们与自然为友,以万物为师,培养了师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创造性组合材料,创设充满乡土气息的游戏场景
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我们采取幼儿独立设计构思、幼儿与幼儿合作,幼儿与家长合作构思、幼儿与教师合作制作不同特点的玩具。如以草绳为主题的滚绳球、过小河、踩绳球;竹子系列中竹马、竹圈、竹竿、竹蜻蜓、竹筒、竹梯、竹扁担、竹车、花轿、竹筒高跷、翘翘板、竹跳马等;草系列中草蒲、草栏、草尾巴、草网、草蛇、草飞标、草龙、草球、草圈、草索等。通过对围绕一物多用、多物组合、合理利用和不断创新的原则,将使用过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在新的活动中又体现新的价值,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我们也发现,对材料的再创性操作更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巧借乡土资源,开展富有园本特色的的主题区域活动
我们以“发展幼儿动手能力,营造幼儿快乐成长乐园”为目标,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特色主题区域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一班一特色。
1.乡土资源在科学区中的运用——走进大自然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就是活教材”。所以,我们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带孩子们到田野去踏青,观察种子的生长,树木的变化,放风筝、挖野菜、捉小蝌蚪、养蚕宝宝。夏初时带孩子观察菜园里爬上篱笆的扁豆、豌豆,看看田里的西瓜、甜瓜等,组织孩子开展摘豆、玩豆、尝豆等系列活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带孩子去兜风,不但现场观察了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还了解粮食的来源,种植粮食的基本过程以及粮食与人类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能力。
2.乡土资源在角色区中的运用——品尝家乡味
我们的家乡荷藕远近驰名,为孩子们所熟悉,我们班素素的爸爸是艳阳天藕行的老板,他带着鲜美成品藕来园开起了角色区——“藕行”,使小朋友在角色区了解荷藕的生长过程、荷藕的用途、价值和销路,荷藕的食品系列(捶藕、藕粉圆子、藕粉、藕片等),还知道了每年的荷藕给家乡人民带来很高的收入,还销售到国外,使幼儿知道我们的家乡被誉为“荷藕之乡”,而荷藕更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之一。
3.乡土资源在美工区中的运用——都来玩泥巴
如泥巴是孩子喜欢玩耍的本土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活动中认识了大自然中的本土资源及用途。在“泥巴区”的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挖泥,与泥土近距离接触,初步体验和感受泥的特性。接着开始玩泥,他们敲呀,团呀,有的印图案,有的画画,有的写名字……每一个孩子都融入在创作中,个个都像小小艺术家。
4.乡土材料在建构区中的运用——创新真快乐
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实到区域,使活动蕴藏了更多智慧和活力。在建构区中,教师设置了树枝、木片、蔬菜和沙、土、小石子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和辅助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制作活动,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活动中,“小小建筑工”们会变戏法地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及辅助材料,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小桥流水、乡间小路……在这些“建筑师”的手中,土豆成了楼房、木片成了桌椅、树枝成了飞机……幼儿的自主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加强、创造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培养。
三、整合乡土资源,形成独具园本特色的游戏化课程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我园发挥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着手园本课程的开发,发挥乡土特色资源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与生活、艺术、社会、健康等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继续践行充分利用和挖掘地区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建构多样化的农村教育实践活动理念。我们带领教师从认识身边的资源开始,启发教师自己主动挖掘课程资源,针对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身边环境所蕴藏着的教育价值,引发教师善于捕捉幼儿身边的教学素材,发掘乡土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创造机会、带领幼儿融入广阔的社会场所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开放性的操作材料,尽力设计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孩子们的学习将是更加有趣、自然、生动和有效。
在园本课程生成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快乐、教师的进步,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理念越来越明了,教师不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能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的揣摩、思索寻找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教科研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燕.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5).25-25
[2]管馨怡,王华.浅谈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4,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