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结构法则优化写字教学
2021-03-23王培茹
王培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在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字要能够“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分关注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却忽略了生字本身的结构特点,缺乏具体有效的写字技巧指导,导致学生对生字结构缺乏整体概念,书写布局较乱。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写字教学为例,浅析如何以古代书法家的结构理论为依据,创编口诀,做好小学写字教学的有效指导。
一、梳理教材,明确指导重点
语文教材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教材对写字部分的内容选择、编排方式,都对教师的写字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后的写字部分,不像一年级有偏旁和笔顺笔画的提示。这样的编排,体现了写字要求的螺旋上升性,表明了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在掌握基本笔顺笔画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字的内在结构和整体布局。
在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五和语文园地八的“书写提示”板块中,有意识地编排了12个左右结构的汉字,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结构类型的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观察、比较,感知该类汉字“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长右短”“左短右长”“左右大致相等”几种不同的构字特点,为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要求会写的生字一共有250个,其中左右结构的字有144个,占总数的57.6%;上下结构的字有52个,占总数的20.8%;独体字29个,占总数的11.6%:半包围结构的字19个,占总数的7.6%;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的生字共6个,占总数的2.4%。由这一组具体数据可知,该册教材要求会写的生字以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为主。在写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类汉字不同的结构特点,领会各自的书写要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书写方法。
二、解读古则,领会结构规律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不少书法大家在结构法、章法、笔法等方面都留下了优秀的书法论著。清末书法家黄自元归纳总结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科学地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并剖析了汉字结构的组合规律,对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加强对中国古代书法法则的解读,深入领会法则所蕴含的结构规律,让自己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则、导之有法。如从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五和语文园地八的“书写提示”板块中,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则依据(见下表)。
三、创编口诀,优化写字教学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虽然书法家的书写法则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如果在教学时直接出示法则原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写字教学就会变得被动而低效。在教学时,教师如能对书写法则进行解读,将书法家的原句转化为学生能理解、接受的语言,就可以引导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掌握书写要点。
如在《雾在哪里》一课中,“岸”和“屋”是两个相似度比较高的生字。在教学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这两个生字的共同点。然后,教师进行书写要点的梳理,创编了“左撇长、要舒展,下面微微向右偏,间隔等、下横长,端端正正字美观”的书写口诀。“左撇长、要舒展”提示了“长撇舒展”的书写要点;“下面微微向右偏”提示了“干、至”两个部件竖中线向右偏的结构特点;“间隔等、下横长”渗透着“横画等距”的书写法则。最后,学生自念或齐念书写口诀,体悟书写要领,进行生字练写。又如,在教学“氵”时,根据《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的“三点法,以下点提锋与上点驻笔相应”这一书写法则,创编口诀“一点向里收,二点微左偏,三笔斜提尾朝点,三笔呼应成弧线”。再如,在教学木字旁时,根据《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的“横短竖长”这一书写法则,创编口诀“横画变短轻上扬,竖画挺拔稍右偏。左撇舒展短于竖,变捺为点撇下方”。这样,可以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掌握书写方法,让写字教学更有效。
四、拓展延伸,形成系统概念
学生在生字练写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地进行正向迁移,将已经学习的书写法则合理地运用到其他汉字的书写当中,就可以減轻记忆负担,大大提高写字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掌握同一类结构特点的生字的书写要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字群概念。
如在《我是什么》一课中,“海”和“洋”都是带有“氵”、左右结构的生字。在教学时,可通过观察字形、思考要领、创编口诀、练写展评等方式,侧重指导“氵”的写法。在学生基本掌握书写要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你们还认识哪些带有“氵”的生字?试着写一写。在自主练写的过程中,学生就巩固了“氵”的书写,形成了系统的书写概念。又如,在《树之歌》一文中有8个带有木字旁、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学生熟练掌握“木”字作为偏旁的写法后,也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木”除了放在字的左边做木字旁以外,还可以放在字的什么位置?放在不同位置的“木”又该注意哪些书写要领呢?学生通过对比“杏、李、呆、采、休、林”等字的书写,就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木”作为不同构字部件的字形差异,从而对“木”字系列的生字有更全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过分依赖田字格来分解具体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定位,将会削弱学生对汉字整体结构的关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把汉字书写得更加美观,教师可以根据古代书法家的书写法则进行书写口诀的创编,并应用到写字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字形、思考要领、创编口诀、练写展评、拓展延伸等各个环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字的学习过程中,写好字,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