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浅探
2021-03-23陈琳
陈琳
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信息化技术融合进入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从教育信息化1.0升级到教育信息化2.0,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更加深入。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特别契合,无论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是优化教学设计,都能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让静态知识动态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抽象知识形象化,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具化性、丰富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性,对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具化性,有助于提升理解能力和课堂效率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来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原本静态的课本变得灵动起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具体、形象,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风娃娃》一课中,纤夫拉纤的片段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体会的。因此,笔者在教学前,先在网络上搜索早年长江三峡的纤夫拉纤的视频。当学生看到和听到视频中展现的纤夫拉纤时的动作和发出的号声时,对纤夫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由于视频极大地替代了学生的自身经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学生就能深切体会到纤夫的艰苦工作,就都想和风娃娃一起帮忙用力吹帆船了。
二、信息技术的丰富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活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利用信息技术,更便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另外,让学生参与课堂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学伊始,笔者先播放南海全景图。镜头逐渐推进,画面中只有西沙群岛的全貌,视频中的画外音介绍着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最终,画面定格在西沙群岛鸟瞰图上。这样,学生从俯视角度鸟瞰了整个西沙群岛,充分体验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的画面感。当视频播放到西沙群岛中的一个大岛屿时,笔者让学生化身导游,现场介绍西沙群岛沙滩上的贝壳,海底里的珊瑚、鱼,以及海岛上的鸟类,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及风景的优美,从心底里热爱这个可爱的地方。这节课,笔者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的灵活性,有助于提高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话跃课堂氛围,还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小组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度参与课程要点的探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团队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笔者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再节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播放,接着提出问题:课文是如何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因为有预习过,并观看了视频,学生很快就回答:一是“飞”,二是“夺”。“飞”是争分夺秒,必须赶在敌人援兵的前面到达泸定桥;“夺”是为了革命胜利,不畏枪林弹雨,不顾桥下惊涛骇浪,心中只有一个夺桥的目标。可见,视频播放这个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常用MindMaster软件,这是一款专业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形象又生动的思维导图,且不限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即开即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笔者经常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使用此款软件,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呈现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因为该款软件具有协同性,学生能把思考的内容即时进行填写,并得到展现,因此,很多学生都很喜欢使用。同时,这款软件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思考的不同点,便于纠正偏差。
另外,教学中常用的希沃白板,功能强大,其本身自带很多工具。在希沃白板功能中,笔者特别推荐使用备课界面下的“课堂活动”功能。该功能一共提供了“趣味分类”“超级分类”“选词填空”“知识配对”和“分组竞争”五大类可互动的功能,尤其是“分组竞争”这项功能,这是一项带有游戏性质的课堂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比如,在教学《昆虫备忘录》时,笔者利用希沃白板设计了一个“我们一起环游昆虫王国”的分组游戏。笔者先把学生分为蜜蜂、蜻蜓、甲虫、蝴蝶四组,然后让学生跟着画面中各自的昆虫导游环游昆虫王国。当学生正确地叫出昆虫的名字,并礼貌地和它打招呼后,画面就会自动地切换到下一种昆虫。活动结束后,电子白板上就会自动呈现小组比赛结果。这时,教师再强化正确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辨别错误的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课堂教学中加入这个“分组竞争”环节,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笔者也鼓励各班级学生在QQ上开启班级空间,让学生把班级、学校的活动照片、视频上传到班级空间,鼓励学生在上面留言评论。这些空间都是开放的,空间上的资料都是永久保存的,所以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还经常会在上面留言互动。笔者也经常上传资料到QQ班级空间,并要求学生在上面发表个人看法,这样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笔者也鼓励学生开设属于自己的个人主页,直接在主页上写日记,留下自己学习或生活的点滴记录。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控制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要告诫学生,互联网是用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不可用于游戏。
总之,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育信息化的特性,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祥谦小学闽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