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例谈

2021-03-22张福华

中小学德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守法法治法律

张福华

摘    要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作为法治教育专册,以探索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课题、框题、栏目等都以显性的问题出现。教学要用好教材本身的问题资源,法治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资源等,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法律的价值,并尝试运用法律解决生活问题,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专册;问题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2-00-03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采用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落实法治教育。六年级上册集中开展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的系统的法治教育,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教材“探索以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1],课题、框题、栏目等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希望改变内容优先,强调结构严谨、知识系统完整却忽视教材教育属性的问题,力求从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逻辑组织内容。这启示我们,法治教育专册教学必须从教转向学,基于学生的法治生活“问题”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探究、感悟法律的价值,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用好教材“问题”资源,激发自觉守法意识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尤其是本册教材运用了大量的问题式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就是问题,而课文中的一些栏目也以问题的方式呈现。诸如“公民意味着什么”“国家机构有哪些”本身便是直接的问题,而“宪法是根本大法”“人民代表为人民”“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等,隐含探究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具体到课文内容,“法律是什么”“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等,更昭示了核心的探究问题。这一设计旨在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实现法治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理应用好教材的问题资源,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让学生明白法律来源于生活,能解决生活中诸多问题。生活中“法”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法”与我们息息相关,从而初步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以“生活与法律”(第1课话题二)为例,课题“生活与法律”向学生明确提出了学习问题:生活与法律有何关系?教材设计了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四个情境,展现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与法: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走路、开车都是靠右侧吗?

问题2:为什么12岁之前,学校和家长不让我们骑自行车来上学?

问题3:到了年龄不来学校上学可以吗?

问题4:为什么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问题5: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打工赚钱?

问题6:为什么我们学校周边没有网吧?

……

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既好奇又有兴趣。通过问题的探究,学生知道了靠右侧行走、驾驶,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可以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等,是我们受《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范和保护的体现;6周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正是学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范和保护的反映;年满16周岁才能参加工作,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规范和保护人们的劳动权益……随着思考的深入和問题的解决,学生发现习以为常的生活行为背后都有法律的身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从而形成了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认识。由此,学生自然产生了我们要自觉守法的朴素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年级学生的生活领域逐渐扩大,他们实际上已经接触到许多法治生活,只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法治教育就是要以学生的生活问题为起点,帮助其整理与提升生活经验,使其意识到“法治”,学会从法律的视角看待和解决生活问题,逐渐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从而奠定法治思维的基础。

二、激活热点问题资源,养成遇事找法习惯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尤其身处全媒体时代,许多事件会随着网络、手机微信、抖音等的迅速传播,使得地域性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网民的各种留言也逐渐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事件,小学生难免深受影响。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情感、喜好等作出“判断”,这将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领学生学会用“法眼”看待相关法治案例,强化法治意识,逐渐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这将有助于其法治思维的养成。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甚至成为热点。许多学生“围观”了相关事件,在日常班级生活中也时有讨论,乃至争论。这正是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在第9课“守法不违法”教学中,我们尝试引入了中学生的违法案例“哥们义气害人害已”。

事件梗概:陈某和罗某是某中学学生,一天晚上,两人接到同学顾某的电话。顾某因白天被人打了,请他们帮忙教训对方。于是,二人各自携带刀子,又邀约十几个同学与顾某会合后,在街上寻找白天与顾某打架的肖某某等人。当晚八点,他们在一个游戏厅找到肖某某和王某,将对方砍伤后逃离现场。陈某、罗某和顾某等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分别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附带民事赔偿受害人肖某某和王某医疗费、营养费等费用共计10.6万元。

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学生偶有发生纠纷,也会有打架事件。这一案例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思考,遇到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如果自己的同学或朋友要求你去帮忙打架,该怎么办?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认为,同学、朋友之间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帮,一旦超出法律的底线就会成为法律问题,最终害人害已,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遇到矛盾纠纷要寻求合理合法的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提升认识:守法是内心敬畏法律的一种外在表现。我们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不做违法的事,在生活中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从小养成尊法、守法意识,学会遇事找法,在生活中做到守法不违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社会热点事件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重在引导学生从情理、道德伦理、法理等多维视角分析问题,经历思辨过程,学会明是非、知美丑、分善恶,全面看待社会生活,坚持法律底线,“情理”相融。如此,让学生逐渐形成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让法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三、触发“我”的法律问题,尝试靠法解决问题

法治教育专册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哪些法律规定”到“法律为什么要这样规定”,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了解宪法和公民身份和国家机构,最终落脚到法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識。如此,帮助学生通过逐渐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学会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初中阶段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养成打下基础。

但是,法律的运用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要求我们立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领其尝试运用法律发现和解决问题,践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法治的践行者,助力其遵纪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结尾,更加重视法律的实际运用,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我们在教学中,着重激发学生身边的法律生活,进行了尝试。例如,消费权益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法律问题,我们创设了如下案例情境:

某商场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王女士在品牌专柜为自己的儿子买了一套衣服,拿回去试穿后发现衣服太小,于是王女士拿回商场要求调换。而销售人员告之这些是优惠促销活动衣服,在销售时也特别强调过不予退换的。王女士也看到了发票上也写有“特价商品、概不退换”字样。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件会怎样处理?

这一案例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有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处理方法有的是忍气吞声,“算了,不值得,免得麻烦”;有的学生曾“围观”激烈维权过程,如大吵大闹商场等。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呈现案例结果:王女士最终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因在协商无果情况下王女士拨打了12315消费投诉电话进行了投拆。工商人员到场后根据消费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换回了另一款式价格相同的衣服。立足学生的相关经验,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仲裁、私力救济、报案、诉讼等法律知识。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调整社会、家庭、个人之间各种矛盾关系的基本社会规则,我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激化各种矛盾。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适当、有效的手段,利用法律来解决纠纷,学会合法、智慧、有效地维权。

基于“问题”的法治教育专册教学,问题是载体,我们要着力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其法治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助力其形成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法律的内在价值,在尝试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守法法治法律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争做守法好少年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大街上撒满黒钉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