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1-03-22张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张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型企业园区、学校、医院等场所都有自己的网络架构,并配备网络中心维护部门解决网络故障。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性人才,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专业课程,而路由和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具有实践性、技术性、综合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很难,理论枯燥乏味难理解,实验难操作,厌学情绪很严重,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文针对中职学校在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习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网络需求完成相关配置,解决网络故障。

关键词:路由和交换技术;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6-0171-03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是中職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在不同网络应用场景下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功能和配置,对各种技术的配置、调试、测试等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从而达到能独立规划、组建和维护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1]。中职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弱,在遇到较难的课程时,会出现畏难,厌学的情绪[2]。对于中职学校,如何开展计算机网络专业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学有所获,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是众多中职学校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难度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有的是来自初中学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未被高中录取,有的是初中未读完进入社会后又回学校继续深造,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基础很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这样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很重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必须要关注的。学习能力差并不代表学生学不会,对于一门课程,学生有兴趣学,想学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如何获取,是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探究的。路由和交换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难理解,实操项目多以命令行的形式进行的网络项目配置,而命令行全部是英文字母,很多命令需要记忆,大部分中职的学生英语较差,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就已经开始退缩,认为这门课程太难了,“我不行”“我肯定学不会”的自卑心理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很多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一般在第一节课会做自我介绍、制定上课规范和考勤及考核方式等要求后进行课程的引入。这样是不可取的,对于这门课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知道了学习这门课的用途,让学生们知道这门课程虽然有难度但是只要努力也是可以学会的。如在前两节课可以讲网络搭建的整体框架,这门课程所应用的工作场合,社会对网络人才的认可度以及后期需要掌握的其他相关课程,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或者本校参加中职网络搭建项目竞赛学生所取得的优异的成绩。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信心学习这门课程。

1.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不严谨

任课教师讲授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很多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都是侧重于理论知识,过度依赖教材,教学设计不严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过于复杂,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弱,对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任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每一个协议,每一个网络名词,任课教师如果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用通俗易懂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网络术语,学生就能明白原理。对于实验项目需要任课教师理实一体,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不一样,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实训设备,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因没有做过真正的实践项目,平时的实训课也是用诸如小凡、Packet Tracert、GNS3网络模拟器以及Wireshark等抓包分析工具按照书上的配置命令给学生讲解实验配置[3],所以任课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企业对技能性人才的实际需求,不知道真正的设备在进行配置时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讲授的实验也过于老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社会需要的技术要求不一样,中职学校培养的技能性人才,中职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技能性工作,所以中职教师一定要有前瞻的知识,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了解真实设备与模拟器配置的不同。

1.3 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路由和交换技术这门课程的讲授都是采用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的讲授,教师往往使用多媒体,板书,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一节课满堂灌,学生本身自制力比较弱,听着听着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的,搞小动作的,慢慢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作为任课老师,理论课的讲授方式需要改革,在讲授理论课时,要让同学们参与其中,如分组讨论,分组讲解等等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

2 中职学校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难度较高的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记忆的配置命令,都成为学生放弃这门课的理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这门课程,任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等教学阶段实施完成。“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4]。其教学目的是在通过项目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1 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理论教学,每节课任课老师都要安排项目任务,比如虚拟局域网章节,任课老师可以布置如下项目任务:1)解释交换网络中 VLAN 的用途;2)分析交换机如何根据多交换环境的 VLAN 配置转发帧;3)根据要求配置交换机端口分配给 VLAN;4、配置交换机的 TRUNK 端口等等,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明确项目任务,每个小组分配四到六名成员,选举小组长,统筹安排,由小组长制定计划,组员利用课下时间通过查询教材或者互联网教学视频完成项目任务,下次课上课时由任课老师指定每组代表讲解VLAN的相关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当老师,当然他们的讲解不一定正确,任课老师需要做出评价,最后由老师正式讲解VLAN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中职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如果让学生自觉加入项目式教学中会有难度,所以任课教师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根据小组完成项目的任务程度给予相应的加减分计入期末考核,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小组内的成绩,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参与项目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實践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先设置项目任务,如“跨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互通配置实验”项目,结合实验拓扑图和实验要求以及学过的理论知识,由每个小组讨论完成此实验需要配置哪些内容,每个小组的组长作为负责人。任课老师制定完实验项目任务后,由小组长制订实施计划,小组长把项目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如IP地址的配置,二层交换机相关端口的VLAN划分和TRUNK口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相关VLAN的IP地址和TRUNK口的配置等等,每个子任务由不同组员完成,对于不确定的知识点,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或者查询相关资料。项目实施结束后,任课老师选派每个小组的代表讲解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方法等[5]。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打分,同时讲解整个实验步骤,通过教师的讲授,每一位同学要利用模拟软件完成整个实验的相关配置并提交作业,这样学生对于实验配置掌握会更好,最后督促每位学生提交实验报告,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复习了配置命令。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进行了新课程的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一个听众的角色,他们成为项目的实施者。课堂气氛不在沉闷,教学活动充满活跃融洽的气氛。根据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是很有帮助的。而教师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对症下药,及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讲解和指导,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中职学校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虽然有难度,但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采用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耿强,黄雪琴,姜文波,等.基于过程化考核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6):91-93.

[2] 孙炜宏.融合虚拟技术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2):156-157,170.

[3] 许又泉,康雄杰,周晓燕.《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8,8(6):116-117.

[4] 张月芬.“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9(11):79-80.

[5] 李英伟.浅析高职院校《路由交换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南方农机,2019,50(17):185,195.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