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整合及运用
2021-03-22郭林
郭林
摘 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进行了相应的等级水平划分。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依据相同的素养维度,并隐含着共同的学科内容要素。整合、提炼这些要素,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有助于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有效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提高思想政治课育人效果。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容要素;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水平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2-00-04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在各地的陆续实施,新课程正在由理论、理念层面向实际操作层面转变。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进行了相应的等级水平划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疑惑,其中,问题集中于两个“水平”的落实,即“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学业质量水平应如何进行测评”。回答并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对新课标所规定的素养水平、质量水平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重构,并从中找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契合点。
一、比较分析: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特点
1.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一定义大致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科特有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二,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结果和成就。其三,学科核心素养是逐步形成的,在学科学习的不同时期和阶段,素养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根据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课程标准提炼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每个素养要素又由若干个素养维度组成,如政治认同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关键维度。
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采取了一种超越课程内容的陈述方式,基于每个素养的构成维度,指向其不同的预期表现特征。各水平之间既保持了关键维度的完整性,又具有水平要求上的层次性、递进性,高水平要求一般涵盖低水平要求。
以“政治认同”素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为例。素养水平1至水平4的预期表现特征分别是:“叙述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分析具体事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对照西方主要国家说明中国绝不能照搬其政治制度模式”“跟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2.学业质量及其水平划分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2]这一定义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其二,“不同于采取超越课程内容的方式陈述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标准的陈述必须采取融入课程内容的方式”[3]。其三,学业质量在每一级水平上,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作总体刻画,每一级均代表整体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层级。
同样以“政治认同”素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为例。质量水平1至4的学业成就表现为:“引述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分析具体事例,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对照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说明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道理”“跟进全面深化政革的进程,论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理由”。
从上述两种“水平”划分的特点可以看出,无论是核心素养水平还是学业质量水平,其共同之处在于陈述的是学生经历了本学科学习后,在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上的表现。不同之处在于,素养水平是按各素养要素来陈述不同水平,质量水平是按水平来整合各素养要素;素养水平具有学科内容上的超越性,质量水平则更紧密地结合学科内容;素养水平侧重于学生成长的目标和要求,质量水平更侧重于完成具体学科任务取得的成就和结果;素养水平侧重于学科的育人价值,质量水平更侧重于学科学习的可测评的效果。
二、整合提炼:基于共同素养维度的“学科内容要素”
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的划分具有各自逻辑上的自洽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难以使用、难以抉择。制订教学目标、检测教学效果是依据素养水平还是质量水平?哪些学科内容与这些水平要求最相关?不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就有可能回到素养要求和学科知识教学“两张皮”的老路上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的划分都基于共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和维度,其最大的不同在于质量水平融入了相关的学科内容。鉴于此,可以尝试基于共同的素养维度,重新整合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从而发现其中隐含的学科内容要素。
叙述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 分析具体事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对照西方主要国家说明中国绝不能照搬其政治制度模式; 跟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引述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分析具体事例,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对照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说明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道理; 跟进全面深化政革的进程,论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理由;
依然以“政治认同”素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为例。将同一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中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见表1),忽略影响水平的情境和学科任务因素,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标准在这一维度上的要求包括“制度内容”(制度的)、“特点优点”(根本政治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以及“制度自信”等要素,我们可将这些要素称之为本课程的“内容要素”。可以说,“学科内容要素”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所依托的,具有整合性、结构性特征的学科核心内容。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整合出“政治认同”中其他维度和其他核心素养中各维度的学科内容要素(见表2~表5)。
三、实践运用:以“学科内容要素”开辟思政课教、学、考新路径
如果说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水平属于宏观上的课程要求,课标中各模块“内容要求”属于微观上的教学指引,那么,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和整合,就从中观层面沟通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与教学内容要求之间的联系,为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和教学、考试内容的整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强化对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落实
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但各素养要素究竟包含哪些维度,应从哪些方面具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往往并不十分清楚。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突出了四个核心素养要素所包含的诸多维度,细化了各维度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强化教师对核心素养各维度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例如,根据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要求,我可以提炼出“法治意识”的4个关键维度:依法治理国家、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认同法治价值(见表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教师就要把握这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其包括:知道法治是一种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把握依法治国的内涵、目标及意义;从理念上树立法治思维,认识法律的本质功能,明确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知道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和环节,理解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和意义,论证法治的作用和价值;在实践中坚守红线,反对特权,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法律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明确民事法律规范,找到解决纠纷的正确途径和方式;在行动上增强法治信仰,参与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2.深化对学科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整合
“学科素养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但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则是毋庸置疑的。”[4]新课标各内容模块的“内容要求”与“教学提示”相互结合,将知识性内容与活动建议相连接,为各模块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但是,这里的“内容要求”具有显著的模块特征,缺少知识内容上的整合性,往往被教师当作传统的“知识点”来使用,削弱了必备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我们需要注意,学科核心素养与各模块知识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与整合的知识“集合”相对应。
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从知识“集合”的角度弥补了课标“内容要求”和教材分模块、单元、章节呈现知识内容的不足。这里的“学科内容”,不是单个的知识点,而是具有“集合”意义的上位知识,带有知识“专题”的性质,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各模块内容的融合,在最后迎考阶段实现跨模块专题复习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公共参与素养及学科内容要素”中(见表5),共有4个素养维度:公民的有序参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公民的责任担当。从这4个维度,以“公民的公共参与”为题构建复习专题,可以涵盖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全面依法治国”等诸多内容,为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3.优化任务型、情境化测评新模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为新时期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等”[5],“创造性地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6]。依据这一评价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将是一种任务型、情境化测评的新模式,即“通过在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不同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成某一项或几项任务难度不等的学科任务,依据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群来推断学生某一素养的发展水平”[7]。
上述依据课程标准的素养水平和质量水平提炼的学科内容要素,让新高考必备知识的考查有了清晰的范围,关键能力的考查有了基本的方向。按照学科内容要素的指向选取素材设置情境、设计学科任务,有利于保证测试命题较为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任务型、情境化测评的效果,有效引導学生展现自身的学科素养,并彰显学科考查的核心价值。同样,以学科内容要素为指导去优选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也将大大提高基于课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新教材内容多、重点内容难把握、教学时间不够用、如何考查不清楚等一系列问题。
以“科学精神素养及学科内容要素”(见表3)为例,“科学精神”素养包括4个关键维度:把握发展趋势、关注运行机制、直面问题挑战、促进文化发展。每一个维度中的具体内容都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包含学科任务设计的方向,体现了新高考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例如,在课堂教学和学科测评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政府工作方案、企业经营方案、社区治理方案等进行认识和评价,这就需要完成“识别条件、说明意义、确认方案”“反思条件、解放思想、评估方案”“辨识条件、预测方向、研判方案”“创造条件、直面问题、选择方案”等一系列任务。这些提炼和整合的学科内容要素,符合分析现象、认识本质、指导实践的认识规律,无疑将在知识运用、思维训练、逻辑表达等方面大大助力学科教学和复习的实施。
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和整合,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基层加强思想政治新课程研究的一次理论摸索。实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融合仍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上述对学科内容要素的提炼和整合,及其理论和运用的价值,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36.
[3]朱明光,陈友芳.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思路及呈现方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4-7.
[4]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
[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6]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
[7]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4-7.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