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探索

2021-03-22陈一鸣杨秀运

中小学德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时代学校

陈一鸣 杨秀运

摘    要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立足实际,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依托课余党团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事新闻必修课、国防军事教育、校园活动等载体,构建校本化党团课程,建立大思政工作思路,创设接地气传播载体,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时代精神,增强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

关 键 词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2-00-04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神基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贯彻落实《纲要》要求,依托学生课余党团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事新闻必修课、国防军事教育、校园活动等,创新活动形式,切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一、构建校本化党团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纲要》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坚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

广雅历经百年风雨,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校史资源。百年风华,投身革命上战场,抗日烽火赴延安,解放广州凯歌唱,抗美援朝过大江,建设中华担大任,改革开放谱新章……一代又一代广雅人务本求实,和谐创新,为民族的崛起奉献青春,为国家的繁荣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广雅人引以为傲、薪火相传的精神文化。《中国名校优良传统丛书——广东广雅中学》一书便收录了大量优秀广雅人的事迹,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根据市关工委课题组设置的“中华复兴之路”课纲,学校邀请关工委老师选取其中的部分主题,结合广雅历史,编写了团课课程纲要;围绕《中国名校优良传统丛书——广东广雅中学》,筛选教学主题和内容,并对教学方法、其他教学资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以广雅人物故事为核心内容的“广雅人的使命与担当”团课课程体系。

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学校进一步发挥学校关工委、共青团等资源的优势,不断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通过对党团基础知识、政治理论、校本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等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构建起具有广雅特色的学生课余党校、团校课程体系(见表1)。

学校以学生课余党校、团校和广雅青协为依托,整合优势资源,组建由学校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关工委、团委、思政课教师、校外专家组成的讲师团,以“人物故事”的形式形成学习成果,让学生从优秀广雅人的故事中收获感动,有所感悟,得到启发。例如,学校邀请关工委主任林良驹老师走进课堂,为学生课余党校、团校学员讲授“与优秀同行——例说广雅人的爱国情怀”;邀请专家进校园为学生讲解党团理论知识,团省委党组成员、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作“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主题讲座,让学生深受鼓舞;邀请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张琳老师,讲授中共三大历史等。依托党团课程,广泛开展党史、团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领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将传承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二、建立大思政工作思路,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学校建立“大思政”工作思路,坚持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各教育教学环节,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

政治科组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秉承“扣时代脉搏,聚社会生活,铸思想之魂”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升思政课堂质量,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力求使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思政课教师积极将国情时事引入课堂,以扎实的学科功底,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既重视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也重视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当前国内外形势教育;并创设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时政游园”“图说时政”(手抄报绘制)等,引导学生运用思政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养成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以“大思政”理念,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人大、企业、社区等,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深度思考并尝试解决社会问题。例如,指导学生参与校园垃圾分类方案设计,小区联谊活动对改善邻里关系的研究,广州市古建筑保护调研等,提高学生实践、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点燃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增强其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请进来”,邀请“书记”走进思政课堂,如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谢晓丹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节特殊的思政课。

这样的思政课堂充满学理性、思想性、时代性又不失趣味性,切实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体验中,增强国家意识,促进学生增进爱国情,树立报国志。

三、创设接地气传播载体,弘扬时代精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深刻影响着教育生活。《纲要》指出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结合自媒体平台与网络新平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组织优秀教师发掘时政资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等,充分利用校园高清直播平台,向学生播报时事新闻。这一形式直观生动,使得新闻时事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深受学生欢迎。为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促进时事教育常态化发展,2015年1月,学校正式开设时事新闻必修课“雅闻天下”,至今已經制作并播放141期,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雅闻天下”的新闻主题紧贴学生生活,及时向师生播报社会热点事件、国家大事等。例如,广州市2019年秋季开学入团第一课,“用信念坚持,用行动爱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篮球的路该怎么走”“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大洋捞‘珍人”“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精彩瞬间集锦”“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主持人大赛》——世界与中国,中国与世界”“受伤特战老兵的坚持与执着”“教育要想一流,必须动真格”“广东发布垃圾分类指引”“习近平:‘七子之歌总能听出新意——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等,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如此,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时政新闻的搜集与播报之中,力求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不断感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引领校园生活,着力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学生。

四、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担当

国防意识是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背景下,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纲要》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等。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自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加强国防军事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利用好这块阵地,提高他们对国防军事的认识,锻炼他们的体魄,为国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3]学校将增强国防观念、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于2019年第一批成立了省国防教育科研小组。学校每学年开展学生军事教育活动,并将军事课列入总学分,邀请广东省军区综合训练队走进学校,开展各类教育训练课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深化国防教育课程改革,着力培养新形势下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和奋斗的广雅学子。

国防教育从高一新生入学第一课军训启程,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精神引领层面,设置“教官入雅园”活动,以军人刚毅坚韧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二是从实践层面,设置国防教育主题化课程,内容涵盖“尊师与自理、守时与克己、守纪与自强、安全与自觉、爱国与自豪”五个方面,开展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课程科目学习,带领学生学习军姿、队列、内务卫生、作风纪律、国防知识等。以军人标准规范学生行为,以军魂铸人,树品质人生。同时,在军训期间,学校邀请军区教员开设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讲座。例如,广东省军区理论教研室文职教员张海山开展了“国防概述”专题讲座,技术十级教员刘翔作了“国家安全形势”主题讲座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国家安全形势,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

学生深受震撼,在学习感想中写道:“不要以为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唯美,那是有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守护着;不要以为众志成城只是做同一件事,那是无数颗坚定不移的心汇聚在一起;不要以为担当离我们很远,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中国人就是我们最大的理由!”

在国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军事技能,养成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更增强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以及为国家和民族自觉奋斗的使命感、光荣感。

五、聚焦常态化校园活动,厚植爱国情怀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自当立足校园生活,聚焦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系列化,以爱国主义精神浸润学生成长,厚植爱国情怀。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同时,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广雅校园历史底蕴深厚,校园文化氛围活跃,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和丰富的资源。

“爱国教育的实践化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体验教育的输入。”[5]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爱国主任主题团日活动和班会,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传递爱国情怀。例如,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聆听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的力量;在国家宪法日开展朗读宪法活动,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爱国主教育义系列活动。例如,开展“为国旗而歌”中小学诗与画艺术创作大赛,“弘扬主旋律,唱响爱国歌”高一军训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尊师·感恩”教师节庆祝系列活动,“歌声献祖国,奋进新时代”千人同唱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活动;并在梁漱溟广场举行“向祖国表白”三行情书活动和“我与国旗同框”活动,全校师生书写“情书”,抒发爱国情怀。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广雅三礼”等校园文化活动在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广雅三礼”即入学礼、成人礼和冠冕礼。每一次入学礼就是一次立志教育,让学生在简约古朴但仪式感十足的拜师过程中,感悟做学问先学做人的道理,在庄严的宣誓中激发矢志报国的热情和决心,启发学生作为广雅人要有许身祖国气如虹的气魄和担当。“十八而志,青春如诗。”成人礼是广雅学子成长的见证,彰显着他们最青春的画面,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寄托着广雅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感恩、奋进、自立自强。例如,2019年广雅高三成人礼以“与祖国同行,追梦新时代”为主题,启发学生要保持执著追求的精神状态,懂得感恩与奉献、奋斗与追求、自信与担当,将自己实现理想的过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毕业礼命名冠冕礼,在“冠冕楼”举行仪式,“冠冕”取义于广雅的标志性建筑——冠冕楼,意在鼓励广雅学子以品重学成,冠冕群伦,学成致用,报效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广雅三礼”之中,爱国的种子伴随广雅学子的成长而发芽、茁壮成长。

广雅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为载体,在广大学子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灿星.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重要论述略探[J].岭南学刊,2019(1):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11-12](2020-12-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3]何秀峰.学校要重视国防军事教育[J].贵州教育,2001(8):11.

[5]谢鑫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0):155.

(作者单位:广雅中学广东广州   51016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时代学校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