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2021-03-22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辽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密闭式吸痰方式与开放式吸痰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FVC(2.65±0.26)L、FEV1指标(55.15±3.01)%与对照组FVC(2.40±0.21)L、FEV1指标(52.15±3.11)%具有差异(P<0.05)。结论:将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密闭式吸痰具有多种优势。
由于重症患者自身器官功能减退,且加之人体对创伤应激能力和代偿功能不佳,易导致肺部感染情况发生,导致患者健康受到影响[1]。吸痰为治疗临床机械通气患者较为重要的辅助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不同方式,即密闭式吸痰和开放性吸痰,密闭式吸痰是指无需将机械通气脱开,能够对患者采取吸痰操作,由于吸痰管外套均具备薄膜,吸痰过程中患者均处于密闭情况下,能够降低感染风险。而开放性吸痰与密闭式吸痰相比,存在较多不足,比如易增加感染风险、操作复杂等,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2]。本次研究通过对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的机械通气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密闭式吸痰方式与开放式吸痰方式。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范围21~60岁,100例患者平均(41.21±1.27)岁。对照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范围21~61岁,100例患者平均(41.17±1.21)岁。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机械通气采取S/T模式,初始设定吸气压在12cmH2O,逐步自低到高,再根据每位患者反应对压力参数进行调节,备用频率在12~16次/min、潮气量在8~12mL/kg,氧流量在4L/mL。
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方式。使用Ⅰ型吸痰管,吸痰均需要按照无菌操作,将呼吸机脱开后,在患者呼吸道内插入吸痰管,对负压器开关进行按压。
观察组实施:密闭式吸痰方式。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在吸痰时采取逆时针旋转方式,将吸痰导管在患者呼吸道内插入,操作人员应掌握吸痰深度;在操作过程中,吸痰的时间以及吸痰的次数不会受到限制,在吸痰完毕以后,脱出吸痰管。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FVC、FEV1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对于患者研究中各项指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FVC、FEV1指标)存在差异,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所示。
表1.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100)
2.2 对比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 分析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100,±s,d)
表2. 分析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100,±s,d)
组别 症状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21±1.01 10.27±0.11对照组 5.45±1.21 12.48±0.27 t 7.7842 41.5187 P<0.05 <0.05
2.3 对比FVC、FEV1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见表3所示。
表3. 分析FVC、FEV1指标(n=100,±s)
表3. 分析FVC、FEV1指标(n=100,±s)
组别 FVC(L) FEV1(%)观察组 2.65±0.26 55.15±3.01对照组 2.40±0.21 52.15±3.11 t 7.4802 6.9315 P<0.05 <0.05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者自身感染重,并且全身炎性反应十分明显,支气管和肺内存在大量炎性渗出,导致分泌物潴留在人体支气管内,易导致排出困难、痰液黏稠、痰液多等情况,多数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3]。
目前临床对于机械通气患者一般实施吸痰操作,但开放性祛痰效果不佳,对患者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难以显著缓解。而通过实施密闭式吸痰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在直视下进行吸痰,且吸痰十分彻底,能改善人体气道内局部内环境,同时经过密闭式吸痰,能彻底清除患者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的分泌物,从而改善患者的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一种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利于患者早期康复[4]。密闭式吸痰是指无需将机械通气脱开,然后再对患者采取吸痰操作,由于吸痰管外套均具备薄膜,吸痰过程中患者均处于密闭情况下实施的,通过实施上述多项操作,能避免患者发生不良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患者预后显著改善;由于在稀释痰液时,稀释液直接注入患者呼吸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呛咳等情况,若痰液喷射在医务人员身上,易对医务人员健康造成影响,而通过采取密闭式吸痰,能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该项方式能在患者吸痰过程中保证气道密闭性,能显著将含菌气溶胶吸入降低,能显著减少操作者受到污染的机会,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不良情况发生[5]。
综上所述,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密闭式吸痰方式,取得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