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瞳孔再造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2021-03-22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角型虹膜瞳孔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青光眼,发作期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眼压高导致瞳孔括约肌缺血坏死,可能瞳孔固定散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得以控制,但是瞳孔仍散大,常出现畏光、眩光等症状,视觉质量差[1]。瞳孔成形术通常应用在眼外伤中,本文将其应用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能更好地降低眼压的同时,也能够减轻畏光及眩光。本文统计1年内就诊本院的急闭患者,随机分成超乳联合瞳孔再造术组(A组)和超乳组(B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急闭患者60例,发病病程均在1个月内,入院后局部及全身降眼压,4只眼眼压降低至20mmHg,15只眼眼压降低至30~60mmHg,5只眼眼压大于60mmHg。纳入标准:①无眼内活性行出血及眼内炎症;②无糖尿病;③合并白内障,瞳孔在6~10mm。排除标准:排除全身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随机分为2组,超乳联合瞳孔再造术组(A组,30眼)和超乳组(B组,30眼),随访1年,两组术前的年龄、性别、眼压、瞳孔及视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手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瞳孔大小及畏光评分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由同一位眼科手术医师完成,A组完成手术步骤1、2,B组完成1步骤。

步骤具体如下:步骤1,术前静点甘露醇250mL,点散瞳药及表麻药,于角膜缘3点位做侧切口,角膜11点位做主切口,前房注射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及水分层晶状体,超声乳化仪乳化并吸出晶状体核,I/A注吸皮质,注入黏弹剂,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吸除前房和囊袋内黏弹剂,水密角膜切口,确认切口无渗漏;步骤2,采用Steven Siepser方法缝合虹膜:人工晶体缝合线通过角膜主切口进入,横跨上方虹膜,穿出周边角膜,人工晶体调位钩取出远端缝线的线圈,以确保缝线的针端留在眼外,线圈通过穿刺口到眼外,缝线的近端缠绕线圈2次,形成一个可以变成线结的线套,绷紧缝线末端,将线结拽拉进入眼内并打结,绕结三次后眼内剪切断缝线末端,同理缝合下方虹膜,缝合后瞳孔约3~4mm。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各组术后眼压、视力、房角开放度、瞳孔大小、畏光评分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 术后最佳校正视力、眼压、瞳孔大小比较

术后两组视力均提高,两组之间1个月、6个月、1年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降低,两组术后1个月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眼压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A组瞳孔明显小于B组(P<0.05)。

2.2 术后两组房角开放度数

因术前角膜水肿,未行房角镜检查。术后各时间段A组房角开放的范围明显高于B组,随着时间推移,房角开放范围两组均减小,见表1。

表1. 各时间点房角开放范围及两组比较(±s,度)

表1. 各时间点房角开放范围及两组比较(±s,度)

组别 眼数(只)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A组 30 210±19.42 190±20.31 180±12.32 B组 30 198±15.32 178±18.32 169±11.98 P 0.046 0.039 0.028

2.3 术后畏光评分

将无畏光、室外轻畏光、室外明显畏光、室内畏光分别评为:0、1、2、3分。术后1个月,6个月,1年A组畏光评分明显低于B组,见表2。

表2. 各时间点两组畏光评分比较(±s,分)

表2. 各时间点两组畏光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眼数(只)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A组 30 0.21±0.31 0.19±0.14 0.18±0.12 B组 30 2.21±0.15 2.56±0.98 2.45±0.67 P 0.00 0.00 0.00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时,由于高眼压的作用使虹膜血管闭锁,造成相应区域的虹膜缺血性梗死而出现扇形虹膜萎缩变薄,出现瞳孔散大、不圆,虹膜后粘连呈固定状态[2]。患者不但要求看得清楚,还要求看得舒适,因瞳孔散大造成的眩光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视觉障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瞳孔往往散大,即使患者矫正视力很好,但是患者主述畏光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有时需要佩戴墨镜缓解症状。本研究在完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瞳孔成形术缩小瞳孔,缝合上、下虹膜,故术后的瞳孔竖径略大于横径,因有上、下眼睑的遮挡,瞳孔的直径对视觉的影响以横径为主,正常情况下,瞳孔直径为2~4mm[3]。瞳孔成形术后瞳孔不易太小,建议略大一些为好,一般横径为3~4.5mm,这样能够更好兼顾白天和晚上对光线的适应。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瞳孔明显小于B组。A组畏光评分明显低于B组。此外,此手术同时可避免人工晶体虹膜夹持[4]。瞳孔成形术治疗急闭青光眼瞳孔散大固定能够起到提高视力、改善畏光眩光、提高视觉质量、稳定人工晶状体的目的、协助开放房角的作用,值得推荐。本研究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提高,两组之间无差异,两组术后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开放,A组开放的范围高于B组,可能是虹膜成形术后虹膜张力高,周边更加平坦,更好地避免虹膜房角粘连。眼压两组均降低,因A组房角开放的范围大于B组导致A组眼压更低于B组。

总之,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瞳孔成形术进行治疗,眼压降低的同时房角开放范围增加,畏光明显减轻,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疗效可靠,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角型虹膜瞳孔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瞳孔里的太阳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瞳孔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瞳孔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