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即刻康复训练方案在AMI合并心律失常行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1-03-22江攀邓燕容罗利霞朱引梅
江攀 邓燕容 罗利霞 朱引梅
有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为9/2万~11/2万,且每年以7.84%的数据快速增长[1]。AMI急性发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AMI合并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急性严重转归的常见原因。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可使梗塞冠脉尽快开通,改善心肌血液灌注,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律正常,在降低AMI死亡率中发挥重要作用[2]。但PCI手术亦难以满足心肌完全再灌注需求,术后依然面临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绞痛的风险,且术后长期卧床与远期预后不良相关[3-4]。研究[5]表明,运动训练干预能促进AMI患者PCI术后早期康复,及早建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患者总体死亡率。因此,PCI并不意味着AMI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结束,术后运动锻炼同样重要。然而,目前临床关于AMI患者PCI 术后康复时机尚无统一结论,本研究首次对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即刻进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心功能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30例,均符合全球AMI工作组制订的关于AMI的诊断标准[6],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AMI[7],并经桡动脉行PCI手术治疗。入选条件:首次行PCI手术;无严重先天性缺陷;无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作等;LVEF>35.0%;从胸痛至入院≤12 h;经常规治疗后,并发症可控且病情稳定。排除条件:有广泛前壁或者是多部位AMI;PCI术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Ⅱ级;合并心脏瓣膜病、肾肝功能受损;合并冠心病以外其他心脏疾患;年龄>70岁或不愿意配合研究。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56.12±0.6岁;体质量指数25.74±0.65,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21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11例;肌酸激酶同工酶9.01±3.02 U/L;肌钙蛋白I0.15±0.05 μg/L。对照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25.71±0.58岁;体质量指数25.71±0.5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22例,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10例;肌酸激酶同工酶9.07±2.97 U/L;肌钙蛋白I0.16±0.06μg/L。两组上述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即病情评估、健康教育、运动指导、日常生活指导:①病情评估:根据病史、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初始评估患者的PCI术后病情状况,并根据左室功能、缺血或坏死心肌数量等制定运动处方;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发放PCI手术、AMI疾病相关健康手册,了解患者诉求,帮助其正确认识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积极面对康复训练;③运动指导:PCI术后1周开始代谢当量(METs)1~2运动,以被动运动、翻身、床边坐立为主,逐渐过渡至METs 2~3运动(如床旁站立、床上关节活动、行走等)再过渡到3~4级运动(如大厅走动、中速步行、踏车等),每日15~20 min,每日2次;④日常生活指导:于患者出院前再次评估病情评估,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计划,以步行、慢跑为主,每次40 min,每周4次,持续6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方案制订参照《2017欧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8]、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发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1年版)》[9],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10]等,结合我院康复、心理、营养等多学科团队,拟订MI行PCI术后即刻康复训练方案。
1.2.2.1 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管理流程
(1)明确入组患者,建立康复训练档案:护理人员根据术后康复医嘱,评估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其相关风险并签字,护士填写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方案表,创建患者康复训练个人档案。
(2) 健康宣教:①帮助患者明确掌握PCI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和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讲解心脏康复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方法、功效及服药禁忌等;告诉患者运动训练的方法、时间、强度以及频率等;告知患者术后饮食搭配;发放复查计划手册,告知患者下次复查时间以及复查项目;告诉患者简单整理情绪的方法;其他:告知患者需要戒烟戒酒等。②把所有教育内容做成书面材料,并做重点标记,让患者有疑问时能够从中找到答案。③发放药盒,便于及时服药,防止因忙碌等遗忘。
(3)训练的时机:CCU护士与介入科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术后第1天根据患者转入时间进行训练,后续康复训练避开治疗时间,每天10:00、16:00进行训练。
(4)训练的开展:训练过程中心电监护,以后改用遥测心电监护。训练前制定血压、心率监测表,如实记录患者运动前、运动中以及运动后和即刻6 min心率、血压数据。前3天的训练主要为低强度,通过患者自感疲劳分级法进行评估:1~15级(稍轻~累)。训练时记录心电图、训练时间、强度和总用时。护士按照术后即刻康复训练方案的指导指导患者训练,完成训练后护士签字。
(5)暂停训练的指标:训练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中的一种,马上停止训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训练周期。①心前区感到不适、疼痛、气短或心悸;②心率比休息状态下加快20次/分或整体心率超过110次/分;③收缩压比休息时升高30 mmHg或降低超过20 mmHg;④有头痛、头昏及眩晕等症状发生;⑤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低超过0.2 mV,或者比休息状态下降低超过0.1 mV,ST段升高超过0.2 mV;⑥严重心律失常;⑦自觉疲劳超过14级,运动后6~8 min呼吸、心率无法达到运动前状态,或导致长时间水肿、疲劳以及睡眠障碍121;⑧心率无法与工作负荷相匹配,当工作负荷加重,运动减慢,或停止运动。
(6)突发情况的应对:观察组康复训练时,术后3 d 5人出现情绪不稳,患者主观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然而CCU不能探视,患者与亲人无法见面,自然就希望能够尽早出院,不配合训练。护士通过耐心告知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心理疏导,4人顺利完成训练,1人签署病情告知书后要求自动出院,中途退出训练。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分别于PCI术后1d和康复1 周后记录患者心功能、6MWT、日常生活能力。①心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GE 公司生产,型号为Vivid E9)检测两组患者LVEF 、LVDD、心输出量。②日常生活能力(FIM):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内容包括进食、洗澡、控制大小便、如厕、上下楼梯等10 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总分≤4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重度依赖;41~60 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中度依赖;61~99 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轻度依赖;100分为无依赖。③运动耐力:采用6MWT,选择30 m走廊,在走廊两端放醒目标志物,让患者最大速度往返,记录患者在6 min内行走距离。注意避免患者行走时晕厥摔倒。
(2)远期疗效:①心脏不良事件:出院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再狭窄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②分别于PCI术后1 d及训练1个月后采用西雅图SAQ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内容包括心绞痛稳定程度及发作频率、躯体活动受限、主观感受、治疗满意程度等5个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训练1周后心功能比较
PCI术后1 d,两组患者LVEF、心输出量、LVDD,FIM,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1周后,观察组LVEF、心输出量、LVDD,FIM,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康复训练1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PCI术后1d,两组心绞痛生存质量调查量表(SA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后,观察组心绞痛生存质量调查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随访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1两组康复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心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PCI术后1d及康复训练1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随访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经PCI作为治疗AMI重要方法,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但PCI只是暂时将AMI狭窄冠脉再通,并未消除引发AMI的各种复杂因素,术后需进行干预,以提高远期疗效。有调查表明,近60%患者PCI 术后严重缺乏运动,而术后运动耐量下降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限,还会间接导致术后心血管事件、远期预后不良风险上升[11]。研究[12]表明,术后康复训练可改善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PCI术后的康复训练时间存在较大争议。有研究认为,PCI后即刻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可增加患者的心肌氧耗,进而进一步加重PCI冠脉血供负担,易引发心脏不良事件,故建议PCI术后1 d绝对卧床休息。但近年研究发现,在AMI患者病情稳定、确保安全条件下,康复锻炼开展越早,PCI术后康复效果越好[1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0 min内即刻进行康复训练(IPRT),单康复1周后,观察组LVEF、心输出量、LVDD、 FIM、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术后1d(P<0.05),提示IPRT应用于AMI 患者PCI术后康复具有一定优势,可提高PCI 患者术后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耐力。邵利辉等[14]研究报道,PCI术后予以早期康复能促进冠心病心脏康复水平,并提高生命质量。这种优势在于:IPR可尽早促进AMI 患者PCI术后冠脉扩张,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心肌血流灌注,进而减少机体分泌更多的儿茶酚胺,降低心肌氧耗。IPRT可尽早改善AMI 患者PCI术后心肌血供,有利于心肌细胞自我修复。IPRT可提高机体血管壁顺应性,改善心肌微循环。同时,有效、合理康复运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管内斑块稳定性;IPR从早期即可稳步提高AMI 患者术后心肌适应能力,改善心功能。IPRT早期即可改善压抑情绪,减少因情绪波动引起的AMI术后心血管系统损害。总体而言,康复时机越早,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越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即刻康复训练(IPRT)可显著提高AMI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在日常康复训练中,基于能力需求的健康宣教,潜移默化的使患者明确掌握PCI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和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加强日常生活自我管理,减少了吸烟、不规律服药、暴饮暴食、饮酒等PCI术后危险因素。因此IPRT方案从多方面减少了AMI患者PCI术后远期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随访6 个月,训练1个月后心绞痛生存质量调查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与术后1 d(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即刻康复策略可明显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命质量;早期心脏康复还能提高AMI患者的纤溶酶活性,预防PCI术后血栓形成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Vilela 等[15]认为,心脏康复训练时机越早,对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效果越强,从而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术后即刻康复训练方案可提高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以及运动耐力,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减少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