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艺术

2021-03-21陈颖

艺术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神权雕塑建筑

摘要:古埃及文明自诞生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间发展出来的艺术形式独具特色。古埃及艺术本质上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歌颂王朝、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统治者的要求,加上宗教神论崇拜,使古埃及艺术家们必须遵循其基本法则和规范。正是在如此严格的“旧王朝”艺术规范下,古埃及的艺术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仍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文章探究古埃及艺术的规范,并探寻这种艺术规范能否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古埃及艺术;神权;雕塑;建筑;艺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3

1 古埃及艺术——艺术的起源

1.1 自然地理位置

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赠”。尼罗河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呈南北走向,其西部的撒哈拉地区本是一片茂密的草原,栖息了各种动物,大量猎人和采集者定居于此。冰河期过后,持久的干旱使原本充满了生机的草原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漠。而尼罗河亘古奔流,定期的泛滥浇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从而留下了大片含有矿物质的肥沃的“黑土地”。这种受自然保护的生活环境,为国家政治的长期稳定创造了条件[1]。于是,原先居住在非洲北部的居民迁移至此,开始了新的农耕生活,这便是最早的一批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涨退期间发明了各种排水、灌溉工具,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正是因为尼罗河的涨退富有规律,古埃及人民对生命与死亡产生了独特的认知:人生就像尼罗河的河水一样,在神的庇佑下,循环往复,死后重生。

1.2 宗教神权信仰

古埃及人相信只要死后尸体完好无损,灵魂终有一天会回归。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建造陵墓,做成“永恒的住宅”,制作雕像,承载灵魂。而法老作为神在人间的化身,掌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受到世人尊崇,享有一切特权。这种坚定不变的信念,促成了古埃及艺术文化中最靓丽的瑰宝——金字塔的诞生。除此之外,建造陵墓的衍生物,包括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2 古埃及艺术——永恒的追求

古埃及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与古埃及王朝的发展基本同步,各路学者均把古埃及的艺术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公元前3100年之前为史前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为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为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1786年为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786年—公元前1085年为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30年为后王国时期[2]。其中,史前期是古埃及艺术初步形成的时期。固定的生存方式导致古埃及人的思想禁锢,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是时刻秉持规范式信念,成为“永恒的艺术”。程式化的规范在形成之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过分追求程式化的正面律法则,古埃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3]。

2.1 史前工艺美术

巴达里文化时期是古埃及铜石并用文明的萌芽时期,也是尼罗河古埃及文明的初期发展阶段。考古学家发现,遗迹中有来自红海和波斯湾的念珠、贝壳和相当一部分骨制品。涅伽达文化遗址也先后出土了制作工艺娴熟、十分精美的石器,从中发现的半月形箭头和具有象征性意味的梨形权标头能够推断出古埃及国家权力已经形成,并出现了制作精美的金银制品,包括戒指、扣针、头饰和颈饰等。同时,涅伽达文化前期出现了白线光面陶,这一时期的陶器装饰不仅在色彩上表现成熟,器身与装饰图案的搭配也比较完整统一,其中的装饰图案为人们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王权统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2.2 统一后的埃及艺术

随着上下埃及的统一,皇权的不断加强与宗教信仰的互相渗透,古埃及艺术开始逐渐确立其独特的风格,具体表现在雕刻和建筑方面。

雕刻作为古埃及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格与形式变化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古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由于古埃及人坚持重生的信念,他们将法老和贵族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木棺中放置能够反映其生平事迹的浮雕和殉葬的小奴隶像,以此维持生者在世时的地位。

埃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住房是临时的住宿处,而坟墓才是真正的住宅。”由于古埃及地区气候炎热,当地人居住的屋舍都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用纸莎草或芦苇混着黏土砌成墙面。相比于居住房屋,神庙和墓葬建筑则倾注了古埃及人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古埃及的墓室和神庙都采用坚硬的石材筑成,象征永恒。而宫殿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法老生前有限的居住生活,基本采用泥砖、石灰和木材等不易保存且能够更新替换的材料建造。

在古埃及统一前,上下埃及有着不同的墓葬习俗,统一之后,人们结合下埃及房屋式墓室,打造出新的墓葬结构:在地下墓室的基础上加入了地上建筑,称作“马斯塔巴”。马斯塔巴墓的平面是长方形,地下墓坑被分隔成多个小间,中部最大的一间用于放置法老木棺,周边的小间放置法老生前的财物、服饰、食物等,地上建筑建造在墓坑上面,主要用于放置葬礼仪式所需的各种用具。地上部分的外墙多为自下而上、向内倾斜的形式,表面为层层缩进的阶梯状,是金字塔的最初形式。

2.3 古王国时期的艺术

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埃及形成了牢固的中央集权制度,法老具有绝对的、无限的权力,被赋予了神性。

梯形金字塔。古埃及人坚信“灵魂不死”,陵墓建筑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乔塞尔金字塔是介于马斯塔巴和后期锥形金字塔之间的一种过渡建筑。人们认为,法老死后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到达天国,可以乘“丧葬船”,或者通过一层层由低到高的阶梯进入天国。于是,设计乔塞尔金字塔的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便为法老乔塞尔准备了一个可以通向天國的阶梯,在原有马斯塔巴墓的基础上加建了几层逐渐变窄的墓层。乔塞尔金字塔为最终金字塔规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吉萨金字塔群以三座正方等腰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考拉金字塔)为主。这三座金字塔从东北到西南,平面对角线都在一条直线上,四个塔面分别朝向正东西南北,十分精确神秘。在金字塔的建造中,宗教的影响贯穿其中,金字塔中由东向西的甬道,与太阳的东升西落一致,代表着人死后就像第二天的太阳一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黑夜后,仍能够迎来光明。在这里,黑暗狭长的甬道代表死亡的时段,而甬道尽头阳光明媚的庭院则象征着重生与永生。在哈弗拉金字塔东面,有一座用巨大的石块修凿而成的守护神像——司芬克斯像,它有着狮子的身体,人的头部(据说是按照哈弗拉的形象建造的),因此也称为狮身人面像。狮子在古埃及是皇家守护神,经常被建造在入口处。其中,司芬克斯像的蛇纹和法老的头饰、胡须等也是王权的象征。

古埃及人不仅为自己建造“永生之所”,还将死去的人制成木乃伊。埃及所在地区气候炎热少雨,有着大片的沙漠,早期埃及人就把尸体埋葬在沙地,这样尸体内的水分被干燥的沙漠吸收后,就会成为一具干尸,这有利于保存尸体。木乃伊的制作通常是将身体与内脏分开保存,并对身体部分进行脱水处理,最后用布条将尸体紧紧缠绕,放入人形棺中。棺身绘制护身符并记载文字。

神庙建筑艺术。这一时期太阳神崇拜开始发展,太阳神被认为是生命之源,只有每天乘坐小舟从东方游到西方,跨入冥府打败恶魔取得胜利,才能够再次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太阳神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太阳永远都会从东方升起,是太阳神创造了世间的一切。为了得到太阳神的庇护,人们建造神庙,希望能够像太阳神一样,死后还能复生。不知不觉中,太阳神成了统治者的象征,人们常常用拉神称呼太阳神,为了在神与统治者之间建立关系,法老被称为“拉神之子”。随着太阳神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围绕太阳神兴建的神庙建筑也日益增多,纪念性建筑逐渐从法老陵墓转向了神庙与祭庙。在第五王朝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削弱,埃及内部已经支撑不起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巨型金字塔建造了,金字塔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小,同时旁边祭庙的规格却越来越大,增加了柱廊和浮雕,整体更加美观开放。

雕像艺术。古埃及陵墓中的雕像是为了代替死人躯体而制作的。墓主人雕像则是为了防止木乃伊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灵魂无法回归,以雕像作为寄生。古埃及的人物雕像遵循着“正面律”法则。在古王国时期,独特的程式化雕塑风格已然形成,之后的几千年里一直传承着这样的规范:人物眼睛和肩膀总是以正面示人,双腿分立但没有运动的趋势;人物有直立、端坐、跪坐、盘腿等静态动作;人物形象较为写实,脸部正对前方;雕像的各部位均按照其主人的身份搭配固定的比例;人物形象与身份和生活方式相符合;人物正面雕刻较为精细,背面略粗糙一些;男性皮肤多为深棕色,女性皮肤为浅黄色,头发、胡须、眼圈为黑色,衣裙为白色。古埃及雕像不注重情感的表达,人物面部表情大多十分平静。古王国第三王朝法老乔塞尔雕像,是埃及早期具有“正面律”特征的雕像范本。

2.4 阿玛尔纳时期艺术

埃赫那吞在位期间大胆推行宗教改革,将以往埃及人崇拜的阿蒙神废除,以阿吞神作为埃及的最高神灵。他将阿吞神描绘成一个太阳圆盘并散发着光芒的形象。埃赫那吞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削弱依附旧神的阿蒙祭司的权力,从而稳固政权。埃赫那吞将国都迁至阿玛尔纳,因此这一阶段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作阿玛尔纳风格。

阿玛尔纳时期的艺术特点在于尊重自然、反映自然,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真实[4]。作为古埃及艺术的成熟时期,阿玛尔纳风格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艺术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摒弃了长期以来束缚自由创作的程式,可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点在祭祀浮雕《埃赫那吞的一家》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描绘的生活场景不再庄严刻板,反而多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风格更趋向于自由,具有进步意义。

3 古埃及艺术——融合与创新

宗教神权的专制统治,再加上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古埃及艺术的发展单一而又纯粹。相反,古希腊文化中心爱琴岛地处亚欧非三洲连接处,农耕面积少,土地贫瘠,这就迫使古希腊人从事海外贸易[5],并且古希腊的民主统治促使公民们积极进取,善于吸纳融合,从古埃及艺术中汲取了典型风格特征。

古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的壁画绘画手法与古埃及艺术有着直接关联[6]。其中《巴黎女郎》以侧面的形象描绘人物,《斗牛士》中男性肤色为深褐色,女性肤色为浅黄色,这两处均与古埃及正面律中有着固定色彩搭配的人物形象特征一致。此外,古希腊荷马时期的青铜雕像《英雄与怪物作战》和陶塑《半人马雕像》中都塑造了人与动物的合体,这与上文提到的金字塔守护者司芬克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希腊造型艺术发展的古风时期,雕像中的“古风式微笑”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雕塑嘴角稍露微笑一致。种种艺术现象表明,古埃及艺术对几乎在同一时期发展壮大的古希腊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后期的古希腊艺术在借鉴了古埃及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并很快摆脱了古埃及艺术的束缚,最终形成了理想化的典雅之风。

此外,毕加索立体主义人物造像与古埃及的艺术规范存在共同的特点。古埃及的正面律艺术风格中总是习惯从事物最有特征的角度描绘它们[7],古埃及人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留下最合理、最具代表性的一面,着重记录而不讲究透视效果,严格遵循了“规范”和“程序”所传达的图式精神[8]。这种正面律描绘方式与现代艺术的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有微妙的联系。立体主义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西方的写实绘画主义,重新塑造了认识事物的方法,把物体的各个面打乱,再以拼接的手法重新组合,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物体。毕加索放弃了传统绘画中的单一视角,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造型艺术,不仅融合了古埃及艺术的特征,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 结语

古埃及艺术作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源头,给人们留下了具有研究价值的艺术作品,为后世的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三千多年基本不变的艺术形式——古埃及艺术,从远古时期的古希腊艺术到现代艺术的立体主义风格,我们都能够从中发现它的身影。在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当今,或更加科技化、文明化的未来,古埃及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否还能够为我们提供借鉴,探究价值非凡,望此篇可给相关艺术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令狐若明.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2008(4):116-120.

[2] 谭平.尼罗河的夕阳:古埃及美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5.

[3] 陈佳.古埃及壁画艺术及其装饰特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5] 柯心霞.古希腊艺术的埃及化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36(2):71-72.

[6] 李时兵.略论古埃及艺术的影响[J].西北美术,2018(3):99-102.

[7] 王原.来世与今生:古埃及美术欣赏[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

[8] 谢丽娟.从古埃及“正面律”到立体派风格看图式与精神的演进[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06(3):10-12.

作者简介:陈颖(1999—),女,江苏东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3520501908284

猜你喜欢

神权雕塑建筑
巨型雕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艺术视角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局限性探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叶知秋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