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1-03-21王祖源
摘 要:通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析了高中物理教学应达成的目标,阐明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观点。通过几个实例展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10-0001-4
2021年8月14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翁恺博士在线做了题为“如何打造‘金课提升教学质量”的报告,数万人聆听了这个报告(在线实时数据显示峰值为4.58万)。笔者关注并认真听完此报告,理由很简单:作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寻找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报告中,演讲者提出的重要观点是“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包含的具体内容有:(1)过程性交互性设计才能留住学生;(2)课堂的目的不是展现教师;(3)上课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既然知识不是教会的,那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或者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师做好教学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本文拟就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提高教学质量表达一点笔者的粗浅看法。
1 学生中心,坚守育人初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当今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其基础是基于价值和哲学的思想,其内核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克服做错事的倾向”[1]。从课程思政的要求出发,结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解读,可以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解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6年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2017年底,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3]可以预见,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2]。
因此,教师既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主动关注国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提炼出与基础物理知识相关联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合格教师。例如,被称为“中国天眼”(图1)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利用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建设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4],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主要作用是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中国天眼”从选址到结构(如反射面的形状、测量与控制的方式等)都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做选择性的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体现教师对科技前沿的关注和领悟能力,同时亦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提升其“社会责任”之素养。
如果你偶然发现图2所示的图片,是否可以将其用于教学并对其进行解读?当然,仅要求学生进行一些数值计算显然是不够的,应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发动机输入能量的利用率,才会更有意义。
2 研究教材,提高学科素养
教师是《新课标》的具体执行者,所以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尤为重要。至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自身的学科专业发展,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传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意识,并付诸实践,以此不断自我提升专业学识水平和不断自我丰富专业阅历素养。若没有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作后盾,教学中就只能人云亦云、随风迎合。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应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提炼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与再聚焦,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2]。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从2021年秋季起,不少省市都开始使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教材。上海市高中物理教材编制组在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科物理基地的指导下完成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编制。为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还特意编写了《物理-教师指导用书编写说明》一书,评审专家评价认为“编制原则从以课标为依据,紧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体现科学性、严谨性和时代性;从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较好的指向性与针对性。”编写人员希望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拥有高于高中物理的知识背景,因而提供了较多的阅读资料。然而,有的内容却引起了争议,例如关于“恒力的保守性”问题,在编著者与阅读者间有过多次的讨论。有教师提出:“在高中階段,教师习惯将某个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力称为‘恒力。”这里暂且不讨论这个“习惯”是否合适,复旦大学蒋平教授给出了如下的认识(图3)。
从对“恒力的保守性”的讨论中可以看到,物理观念需要用具体的知识来支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更坚实的专业基础。从教学中使用教材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思考、理解问题的方式来分析研究教材,绝对不能是背下书本上的物理名词定义“照本宣科”,更不能是“书上有的才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材,要明确地领悟到文字后面更深刻、更真切的含义,并形成自身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从物理知识上升为物理观念,在感受自然物理规律的同时可以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转换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3 技术应用,丰富教学方式
回到翁恺博士关于“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观点下的“过程性交互性设计才能留住学生”的问题上来。所谓“交互性设计”,简单说来可以理解为,安排“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对某事物的内容和结构等进行交流、以期达成共识”的方法。将这种交互性设计用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就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对需要交流的内容是否感兴趣等问题。于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采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5]。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做好教学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推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中的作用,以期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按照教育学理论,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阶段:学前阶段、学习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学前阶段主要指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学习阶段,包括自主学习有关的预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学习阶段特指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工作包含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训练与巩固练习;评价反馈阶段主要指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利于学生和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认知,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三个过程的联系如图4所示[6]。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于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在“学习与训练”环节, 即学习阶段,对学生学前阶段的要求不够,必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相对较少;若不能基于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就容易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借助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其用于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反转教室[7](Flipped classroom,Flip teaching)、同伴教学法[8](Peer instruction)、研究型学习[9-10](Problem-based learning)等教学模式已逐渐进入我国大中小学课堂。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的作用由主导转为引导。具体表现为,学生课外投入学习的时间增多,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单向传授知识内容的时间有所减少,留出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技能都不同程度受到训练[6]。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全国大中小学校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上述的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或者线上教学(如MOOC)、腾讯直播等。在那个学期进行期间与后期的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和学生对新形态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超过预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已迫在眉睫。
教学三法宝是:设计、度量与迭代。
第一,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障,尽管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与大学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关于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关注点仍存在不少共性。
学前阶段:聚焦于为学生的自主(自主安排学习节奏与自主实施学习路径)课前预习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料。据悉,各省市教委已经准备了大量的阅读资料与教师讲授学科知识的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期望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体会科学家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
学习阶段:聚焦在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围绕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适当与学生讨论、交流与总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塑造唯物主義世界观与方法论。
评价反馈阶段:侧重形成性评价,不局限于传统的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及时反馈功能,一次作业允许多次提交,刺激学生认真修改,增加正确率,提高学习成绩的兴趣和信心。配合部分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螺旋式上升。
第二,度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以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为首要目标,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一门学科的全部知识内容不可能要求学生都掌握。教师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介绍一些所学知识的前沿应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做较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并将其成效计入学期总成绩。
第三,迭代。即依据评价已有的设计结果,修正、优化、更新教学设计。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一种教学反思,但不局限于教学反思。如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生学习数据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进一步的发展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学业评价成绩与各项数据的依赖关系,合理选取数据记录项目,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我们已经做到: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参与学习的情况,课堂上前测、后测的成绩等,预测学生期末考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准确率达90%以上);当发现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即“预警”。
4 顺应时代,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极为重要,也是促进教育进步、人才培养的根本和关键。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与之相应的新教材即将使用,针对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师培训和教师深度学习班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这对于积极推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线教师需在深刻领会新编教材内涵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开展教学工作;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争取一技之长,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以此多方辅助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兴趣;以平和的心态引领学生进入能力提升而非成绩排名提升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J/OL].(2014-09-23)https://wenku.baidu.com/view/b7c683a1910ef12d2af9e7a1.html.
[2]张健,王华,李春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评析——以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J].物理教师,2019,40(10):8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百度百科.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9875260.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6]张睿,王祖源.基于学习过程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理解[J].物理与工程,2014,24(01):55-57.
[7]Tucker B. The flipped classroom[J].Education next,2012,12(01): 82-83.
[8]Mazur E, Hilborn R C. Peer instruction: A users manual[J].Physics Today,1997,50(04): 68.
[9]Shelagh A. Gallagher.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ere Did it Come from,What Does it Do, and Where is it Going[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1997,20(04):332-362.
[10]Savery J R,Duffy T M.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J].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5, 35(05):31-38.
(欄目编辑 廖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