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一种错觉
2021-03-19李卫华
李卫华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有一段话我们都非常熟悉。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也给了正在人生旅途中的大学生们一种方向感和确定感。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
到底怎样才算是虚度年华,怎样才算是碌碌无为?
目标清晰却仍然懊悔
小苏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订了规划,一定要完成三件事:成绩保持在班级前25%;听100场讲座;谈一次浪漫的恋爱。
眼看已到大三下学期,第一件事她还挺满意的,目前成绩在班级前15%,基本能完成目标。第二件事就不太满意,总感觉目前已听完的80场讲座收获不大。为了保持每学年听够25场讲座的“业绩”,她每天一起来就要查看哪里有讲座信息,有时候学校的讲座不够,她还得奔走于各个高校之间。作为一个文科生,她听了很多高分子材料、超导技术等工科知识的讲座。大部分时候,老师一讲到公式,她就一头雾水,好多次都在现场睡过去了。为了凑足目标数量,她还参加了很多商业讲座,稀里糊涂买了一堆书籍和网络课程。整理下来,这80场讲座中自己真正感兴趣又特别有收获的,不超过20场。
最头疼的是第三件事:浪漫的恋爱。曾经有两位同系男生向她表白,但自己都看不上。大二时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学长,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学长为人太过“敦厚”,跟想象中的浪漫爱情相距甚远。眼看宿舍同学一个个都脱单了,她非常焦虑,于是频频去参加各种联谊会,渴望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浪漫爱情。苦恼的是,越追求什么越不来什么,在联谊会上认识过球友、棋友、驴友,但没有一个是来电的。
马上要大四了,小苏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失败,如果当初不那么执着于成绩排名,会不会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筛选出更有质量的讲座?如果当初不花那么多时间听那么多自己不感冒的讲座,会不会多一些机会遇到一份浪漫的爱情?班上有些同学积极参加实习,已经收到了大公司的入职邀请;有些同学热衷于科研,发表了水平较高的论文,提前被学院专家带进课题组,参加了好几次国际学术会议;还有些同学全然不做计划,只是因为对小语种感兴趣,最后竟当了小语种翻译自己如果不执着于完成这三个目标,会不会有更精彩的大学生活?
小苏越想越觉得懊悔......
回首,时间价值已悄然变化
小苏的大学生活,看起来既没有虚度,也没有碌碌无为,她目标清晰又那么积极地去实现,为何事后还是感到懊悔呢?
仔细看小苏的规划,实际上是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能不能实现,有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她的个人努力,还有一大部分因素取决于环境和他人的支持。环境和他人的支持恰恰是个人努力不能完全控制的部分,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個目标,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就更少了。小苏不能按照原计划高质量完成目标,本来就属于正常现象。但小苏对这个规划赋予了时间意义上的价值感——大学阶段必须做成这三件事,目标完成,大学成功;目标落空,大学失败。
小苏的懊悔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规划没有高质量实现,二是身边的人似乎过得比自己更精彩。前者让小苏原本的期待落空,后者让小苏产生了一种“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期待落空和“相对剥夺感”都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过去付出的价值进行客观评判,产生虚度感并为之懊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大学应该怎样过?这种句式的问题,几乎要伴随我们一生。类似的问题还有:中学应该怎样过?研究生应该怎样过?30岁之前应该怎样过?中老年生活应该怎样过?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站在当下的时空刻度点,向未来时空扔出一块石头,但深不可测的未来时空从来不会发出任何回响。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我们担心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想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就把一切错误的路线全部扫除,让未来的每一寸光阴都过得有价值。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怎样规划,怎样选择,我们都不可规避掉所谓的“错”的路线。因为时间的价值是人赋予的,而人是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时间价值的标准既不统一,也不稳定。在入学时做出规划的小苏,彼时赋予的时间价值和她三年以后的回溯,已经有很大出入。比如大一时她认为听100场讲座很重要,三年后再看,为100场讲座所花的时间明显“不值”。与其说是小苏的规划失败,还不如说小苏有了更有弹性的时间价值观。
无法选择所以遗憾?
斌今年大四,他已经签了三方协议,找到一份薪水非常不错的工作。离校一周前,他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表达了他对大学生活的不舍和留恋。
“我真的很后悔大学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没有多看几本书,没有再多上几门有意思的课,多听几场教授的讲座这些,可能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斌叹了口气。“整个大学,我不是在拼绩点,就是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攒条件,报培训班、考证、实践,早早就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忽视了大学里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哪些是你认为大学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咨询师问。
“探索真理的学术氛围啊!比如我将入职的这家公司,我以后面临的是数不清的数据和报表,上下班打卡、项目竞争、KPI考核,这些最后都会变成工资卡上的一个个数字。然后,我再用这些数字去换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推动别人的KPI。大家面无表情地在屏幕前劳作,彬彬有礼地相互点头示意,每一天都如此,不会有空闲和精力去研究为什么会这样。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是做学术去探索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非常纯粹!”
“听起来,你对于自己没能深度投入学术而感到懊悔?”
“懊不懊悔不知道,但是这样的机会可能不会有了。工作的机会还有很多次,但在大学里做学术的机会,可能没有第二次了。”
“你还可以考研再回学校做学术嘛!”
“那不一样啊!我也找师兄了解过研究生的生活,这个阶段的学术方向是非常狭窄和局限的,你再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和兴趣去自由探索那些真理之光。您明白这种感受么?而且感觉一个本科生那样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毕业后就永远失去了。”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样选择大学生活?” 咨询师很好奇。
他低下头,沉默半晌,叹了口气。“大概,还是会像现在一样,因为我更害怕缺少一份体面的工作!可我还是好遗憾!”
“也许,这不是一个选择题。”
“对啊 对我来说,拼绩点几乎是唯一的道路,那我又遗憾什么呢?”
“看起来,你是想突破这种‘唯一的感觉?”
“可能,我遗憾的是我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我可能是需要有选择的自由,遗憾的是即便重来一次,我也没有这种自由。”
“如果重来一次,你希望有选择的自由?”咨询师问。
“对!与其说我在遗憾当初没有过另外一种生活,不如说,我在遗憾当时不具有选择的自由”
说到这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睛里有亮亮的东西。
為何再来一次还是同样的选择?
斌一心一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攒绩点上,也算不上虚度时光,为何也有那么多的遗憾和失落呢?
他遗憾和后悔的是:无法过上另外一种理想的生活。在他日常习惯的行为模式之外,隐藏着他想要突破当前熟悉的轨道的“野心”。这种“野心”饱含着他尝试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渴望,而且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即便是重来一次,他还是会放弃这种风险,选择常规路径带来的安全感。这种无法选择以另一种方式过完他的大学生活的“悲伤”,在未经充分反省和表达之前,表现为失去选择自由的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不甘。好在心理咨询师帮助他看到了这种不甘,以及不甘背后的渴望,他的遗憾就不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了。这份遗憾,或许某一天会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有选择自由的人,到那时,估计斌就不会再惋叹过去了。
“再来一次,也许就不会有这些遗憾。”这是我们回首大学生活时经常会产生的“错觉”。回答大学应该怎样过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回答怎样的一段时间是当前你觉得有获得感的?如果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获得感的评判价值发生了改变,你能坦然接受吗?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付出,又能接受时间价值的弹性和可变性,那么,大学应该怎样过,乃至人生应该怎样过,都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