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信息化的麻醉访视在ERAS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1-03-19黄琳琳刘洋郭凤英商丽梅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2期
关键词:腔镜围术麻醉

黄琳琳,刘洋,郭凤英,商丽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及加速康复医学的发展,日间手术日益增多,患者对个性化、 舒适化医疗的需求也更高。 由于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 对未知麻醉及手术疗效的担忧等原因,围术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如焦虑等症状并影响患者围术期的配合。 为促使患者围术期保持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应强化术前访视,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患者关怀,增强患者对麻醉及手术室理论到实际操作的了解和认知,以确保良好的术前手术顺利地进行[1]。

伴随科技信息化技术发展,数字网络和应用多媒体也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信息化模式麻醉术前访视在改善ERAS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有效降低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提高在麻醉恢复期患者对相关医疗操作的配合度及围术期满意度,为加速康复医学提供更好的术前访视的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行日间腔镜手术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n=100): 常规谈话方式行术前访视; 试验组(V组,n=100): 结合VCR模式及微信公众号行术前访视。 纳入标准: 年龄18~60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日间腔镜手术预计麻醉时间1~3 h。 文化程度: 可良好沟通和理解告知内容的能力; 既往无手术史及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2 干预方法

日间手术患者于麻醉镇痛门诊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完成术前访视。 访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在患者入室10 min后完成,并记录术前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 R组患者由专职麻醉医生以常规谈话方式行术前访视。 V组患者以VCR视频播放为主,图册及实物模型为辅的情景再现模式行术前访视。 VCR视频内容从进入手术室开始介绍,包含环境、 围术期的各种监测仪器设备及意义、 患者需要接受的有创操作及必要性、 麻醉方法及配合的体位,手术流程及大概时长、 麻醉苏醒时的注意事项、 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等。 同时向患者推送麻醉访视公众号,将具体详尽的麻醉方式及麻醉相关知识通过其中的文字、 图片、 动画、 小视频等素材提供给患者,便于患者及其家属后期自主观看VCR及了解相关麻醉知识。

1.3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待患者平静后记录患者MAP、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并由专职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入室后焦虑评分量表。 三方核查准确后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 0.2 mg/kg,舒芬太尼 0.5 μg/kg、 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 平稳诱导,待诱导药物起效后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呼吸机,呼吸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RR)8~ 12次/min,潮气量(VT)8~10 mL/kg。 术中常规监测MAP、 HR、 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手术和患者需要间断给予舒芬太尼、 罗库溴铵。 术中维持呼吸循环稳定,BP波动幅度≤基础值30%,PETCO230~50 mmHg(考虑CO2气腹等因素,适当放宽标准),BIS值40~60。 术毕患者带管入麻醉恢复室,待患者意识清醒、 自主呼吸和肌力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平稳后返回病房。

1.4 评价工具及标准

(1)手术应激: 比较2组患者访视前(T1)、 入室后(T2)的焦虑程度,比较患者T1和T2的MAP、 HR; (2)麻醉苏醒期配合度: 应用自制改良标准5问题(rS5Q)评估量表评估患者麻醉苏醒期的配合度。 评估量表包含5个问题: ① 睁开眼; ② 看着我; ③ 深呼吸; ④ 点头或摇头; ⑤ 抬臂握拳。 每题1分,rS5Q<3分即为不能主动配合患者,需延迟拔管; (3)术前访视满意度: 术后24 h进行。 V组患者由项目组成员指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填写“术后访视满意度调查表”; R组患者则由项目组成员按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提问患者并填写。 术前访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访视内容(6个条目)、 访视方式(3个条目)、 访视效果(4个条目)3个维度,共13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法,从“很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赋予1~5分,总分65分,越高分值表示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R组与V组T1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V组T2焦虑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表1); V组麻醉苏醒拔管期的配合度明显高于R组(P<0.05,表2)。 V组患者T1与T2的MAP、 HR均明显低于R组(P<0.05,表3); V组麻醉术前访视满意度明显高于R组(P<0.05,表4)。

表1 两组患者T1、 T2时的焦虑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配合度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HR、 MAP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麻醉访视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论

手术和麻醉是一类强烈的刺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恐惧等心理应激。 当应激过于强烈而未能得到合理的干预时,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2]及肾上腺皮质、 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干扰患者对手术、 麻醉的适应及配合,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及康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手术的成功息息相关[3-5]。

研究表明[1,6]术前访视和宣教可促进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术前睡眠质量的提高。 韩亮等[7]研究发现访视的过程中首先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取得患者信任后告知患者有关麻醉的注意事项和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改善患者术前紧张、 恐惧的心理反应,以较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 充分的术前访视不仅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 病情、 身体状况,还能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接受新的知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质量[8-11]。

目前临床上的术前访视还是以书面告知为主,书面告知生硬浮于表面,即使有麻醉医生的讲解,患者对围术期的相关知识理解也是抽象的不够透彻。 随着 “以患者为中心、 舒适化医疗”的模式、 观念逐渐普及,临床上也开始出现其他形式的术前访视。 国外有研究[12]通过电话进行术前访视来节约访视时间。 还有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术前访视。 于瑶等[13]发现多媒体术前访视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麻醉配合度,缩短麻醉穿刺时间,提升麻醉穿刺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研究者将微信公众平台及物联网引入到术前访视中,发现使用微信的术前访视患者,所展现出来的配合度和满意度,都要远远高于使用常规访视的患者[14-15]。 国外有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日间小儿手术前准备工作,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围术期焦虑[16]。 受技术条件限制,我们把现实图像应用VCR的形式展现于患者,结合视频演播及实物模型把相关知识以直观、 形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 但毕竟访视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患者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术前访视内容,我们在访视后向患者推送麻醉术前访视公众号,公众号里包含了访视观看的VCR及其他相关图片及知识,以便患者及家属能更深入的了解手术与麻醉。

我们以VCR视频播放结合麻醉医生讲解为访视主体,以推送麻醉访视公众号为补充的术前访视模式,使患者及家属更直观、 形象、 深入的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减少患者对手术麻醉未知(手术效果、 安全性、 疼痛等)的焦虑,增强了患者信任感和围术期的依从性、 满意度,改善了日间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生理应激,提高其对手术和术后麻醉苏醒的配合度,同时也可减少术前访视人员的工作量和时间,从而在提高麻醉安全和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麻醉医生通过VCR播放结合微信公众号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模式充分展现了术前访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因此,VCR结合微信公众号这种数字信息化麻醉术前访视模式值得探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腔镜围术麻醉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