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言文文本细读教学的策略

2021-03-19华梨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油翁智叟桃源

华梨萍

摘 要:文本细读就是平心静气地从揣摩语言入手,探寻作品的细微之处,疑惑之点,文言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再现,揣摩言语味道;追本溯源,开启文化密码;还原留白,丰厚文本意蕴;设疑问难,释放文本张力等策略,来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走进文本深处,领略文言文的绮丽风光。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36

一、情景再现,揣摩言语味道

文言文的世界风光无限,千姿百态,文言文的语言言简意丰,我们要体会言语表达的意义和作者的匠心,感受文言文的丰富精妙,可以通过朗读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曲径中来回穿梭,体会语言的通幽妙处。

《卖油翁》一文中有关康肃公和卖油翁论射的对话很有意思。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公愤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这里可仔细揣摩人物语气,还原当时康肃公和卖油翁的对话情景,通过分角色朗读,进行细化分析。从康肃公的“汝”字体会出自大,“汝”字带着质疑和不信任;从“亦”中感知到自负,得带着自得的语气,体现对卖油翁的轻视。其实康肃公无论自大还是自负,都与他的“自矜”性格有关。第二句中特殊句式“不亦……乎”,康肃公情绪还尽量保持克制。到第三句一个“安”字,这个直接的反问,已经怒不可遏了。一个称谓“尔”,更将卖油翁轻贱到了极点。在情景还原中,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出康肃公的自大、自負、无礼、狂妄及蛮横。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中,原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顺序能否调整为“友人便怒曰:‘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非人哉!’”学生通过还原情境,体会人物的语气,来分析判断。友人一听太丘舍去就怒,说明情绪反应激烈且时间短暂,这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足见友人的真实和率性。“非人哉”是在怒气冲天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与“便怒”衔接在一起,很自然地表现出友人怒时的真实状态。原文更能凸显友人真实、率性、洒脱不羁的个性。

二、追本溯源,开启文化密码

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破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密码。“文化密码是千百年来潜沉在同一民族的一种思想感情,思维定式、风俗习惯,融化在一个民族语言中的文明烙印。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过硬的语言基本功,更要引导其关注蕴含在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那么,追本溯源,开启文化密码的切入点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古文字形中挖掘隐含的文化信息。如教学《卖炭翁》时,在学生读顺文章后,屏显古文字“射”“矢”“酌”,这是《卖油翁》中三个古文字形。古文字依类象形,可参照生活和《卖油翁》的文字进行辨识,学生在辨识中发现,“射”的古文像“箭在弦上,正要发射”的样子;“矢”的古文字形更像镝括羽之形;而“酌”的左边像一个酒壶,右边像一把勺子,酌是用勺子舀酒,即斟酒,在文章中应指倒油。文字辨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文字源流的启蒙,不经意间在汉字文化的熏陶中自然走进字里行间,理解字词意思。

也可以从关键词语中挖掘隐含的文化信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对于“闲人”的理解,提示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所以自称“闲人”,这个“闲人”,真的那么“闲雅”吗?这就要细读文字背后的内涵。原来,经历一番磨难与洗礼,在黄州的苏轼已然脱胎换骨,这篇夜游写得从容而平和,月夜静谧美好,可是两人却各有隐痛,各自在月下咀嚼,“闲人”二字,是不是也有“投闲置散”的无奈与牢骚,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

“闲人”既是对困境中自己的自嘲,更是一种自我慰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在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心境的安宁。他在与自然对话,沉浸其中,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三、还原留白,丰厚文本意蕴

言语的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阅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智慧。文言文阅读,要关注留白处蕴含的丰富意蕴,在想象中感受文言的丰富隽永。孙绍振说:“注意文章不写什么,弱化什么,省略什么,割舍什么。”文本细读就是要把作品中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还原和补充,在前后推敲、琢磨中,探寻文字背后的内容,从无中读出有来。

《孙权劝学》中有两次劝说,但吕蒙与孙权之间并没有直接对话。孙权第一次劝吕蒙学习,吕蒙“辞以军中多务”。细读文本,我们可以读出背后丰富的内容。比如,从“当涂”中可以想象吕蒙因为“春风得意”而忘乎所以,从“不可不学”中读出吕蒙因孙权劝学的严厉语气而心有抵触,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中读出吕蒙因误把读书视作读经学而产生疑虑和排斥的心理。由于叙事的角度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没有直接写出来,但隐含在人物语言背后的丰富心理活动却值得仔细琢磨、体味,只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把人物的形象读得丰富。古诗文教学就要抓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让学生想象水下的冰山,以此丰厚文本意蕴。学生借助言语留白,在文言的世界里吟咏回味,驻足停留,从而获得学习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收束得简洁果断,却能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卖油翁》的结尾处“康肃笑而遣之”,文章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审美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想象康肃公笑的意味,遣的缘由,去充分解读,人物形象会更加饱满。学生的思想火花碰撞激发,从而能更好地领悟故事的意旨,为人处事之理趣。

四、设疑问难,释放文本张力

设疑,就是在教学时教师在文本的关键处,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并通过文本细读,共同分析探究。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真正了解文章的意旨。

《桃花源记》中,1—3段极力描绘桃源美景,渔人发现桃源到离开桃源的故事也相对完整,桃源的故事能不能就此结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晋朝这样一个苦痛的时代,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这样一个世界?关注“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处处志之”“遂迷”,这里的“忘”后“逢”与“志”却“迷”,作者在暗示和隐喻什么?“逢”之突然,“志”之谨慎,却终迷失,桃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和思想,学生逐渐悟得: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原来,美好桃源的倒影中是残酷的现实,朝纲混乱、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但是陶渊明在困顿的生活中从未失去对美好的追求,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让人追求,他也不是一位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从容心态,让人得以解脱。他用桃源美学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此桃花源成为苦难的人们从中汲取生存勇气的精神归宿。虚幻的桃花源中的精神审美,正是文本的张力,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一步步走向思维的深处。

五、关注对比,潜入文本深处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比较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关注比较阅读,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呢?

第一,关注标点符号的不同

肖培东教师在教学《周亚夫军细柳》中,就关注了以下两句中的标点符号。

先驱曰:“天子且至!”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这两句话的标点符号能否换个位置,为什么?叹号中感受天子先驱的高傲狂妄,句号中体会出周亚夫军队面对天子先驱,语气的平和稳重,表现了不卑不亢。两个标点符号,两种语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了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言语有温度,文字知冷暖。”有时,一个特殊的标点,也能成为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点,用心挖掘这些细节,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寻找同中之异

在《愚公移山》中,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但是他们的态度有所不同。寻找这同中之异,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首先有动词的对比: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妻子“献疑”,是觉得愚公可以移山,但有实际困难,是想让愚公把计划想得更全面一些,这里有她的支持和担心;而智叟的“笑”,带有嘲笑、讥笑的味道。

其次,两句中销毁的对象不同,体悟语气不同:妻子说愚公不能销毁魁父之丘,智叟认为的是不能毁山上的一根草。智叟带着强烈的嘲讽、轻蔑语气。

再次,称呼不同:妻子称愚公为“君”,“君”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智叟称愚公为“汝”,“汝”有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语气,或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一个“汝”字,表现了智叟的蔑视和嘲讽。

这两句话,有句式、短语甚至一个字的比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不但将文本阅读向深处推进,更能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总之,基于文本细读来教文言文,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断唤醒和调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潜沉到文本语言的土壤中,深刻体会并陶醉于咀嚼文言的美好滋味。而一个细读的点,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去“细读”,交叉运用,才能渐入佳境。余映潮教师说:“课文研读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且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切实提高文本细讀的水平,才能带给学生一个鲜活的文言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振华《潜向语言的碧波深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5期。

[2]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3924501026562

猜你喜欢

油翁智叟桃源
愚公新传
那个感动天帝的老头儿
愚公和智叟新传
再辨卖油翁的“睨”
再辨卖油翁的“睨”
愚公移山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搬迁十年访桃源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