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研究

2021-03-19汝晴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

汝晴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1-0059-03

一、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展,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消费的要求也在提高。加上现代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大数据的应用,电子商务的普及,学生们可以通过移动商务的便利性来购买产品与服务。比如,想吃东西时随时可以上网点外卖,有人送货上门;购买车票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无须再去排队等待;甚至网络平台还会根据个人喜好推荐有可能会购买的,但可能并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商品,而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诱惑,尝试新鲜感。因此,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已经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也会造成过度消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打开新的历史篇章并且深入人心,产生示范性的品牌效应,引领新兴消费服务潮流。“花呗”“借呗”“分期乐”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耳熟能详,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凭借额度,先购物然后再定期还款。为大学生群体的超前消费行为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为大学生的过度消费提供了金钱的支撑。因为大学生消费观不够稳定,容易在自身欲望和虚荣心、攀比心的驱动下冲动消费。当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轻易提供信贷服务时,便助长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妨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都说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基地,也是温馨港湾,家长的教育观念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其实,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其家庭的消费模式。父母的消费行为与方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由于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重,加上从小没有接受家庭关于超前消费的教育,在外界诱惑之下可能会令学生形成不良的消费观念,有些大学生为了满足猎奇心甚至尝试“校园贷”等信贷产品,为超前消费埋下隐患,也对家庭产生不良的后果。

所以,家长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正确的消费理念教育孩子,并且做到以身作则。还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以轻松活跃的方式听取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和对消费的理解。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消费行为,采取合理的手段纠正其错误想法,避免其误入歧途。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

有部分大学生,一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机会体验金钱的来之不易,也没有接受过适度消费的教育。在消费过程中容易追求品牌效应,盲目地选择产品与服务,而很少考虑商品本身的价值。同时大学生心理机制还不够成熟,过分强调个性的凸显和好奇心的满足,导致消费观念的片面和不成熟。超前消费行为其实就是在超前消费心理下形成的,部分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接触的人和事物更加丰富,也可能在无形之中受到舍友和同学的影响,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而进行攀比消费。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会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出现非理性消费。当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消费行为,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所以,大学生个人消费心理是产生超前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但最好的效果是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且把学习的消费知识贯彻落实到实际中去。

(三)网络环境因素

众所周知,互联网经济是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也是主要的消费模式。网购平台的兴起恰恰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超前消费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网购平台就是“淘宝”“京东”,还有现在年轻人流行使用的各种购物APP。在这些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且它们还会定期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及满减返现等优惠,来促使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有85.2%的大学生超前消费都用在购买商品上,而不是学习或者其他领域。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子货币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而网络借贷平台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只要上传基本的个人信息就可以进行超前消费。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多元化的实现途径。另外,新媒体营销手段新颖与多样,他们利用网站、社交网络、APP、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来宣传自己的营销思想和消费理念。而大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社会,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极易被新潮流、新媒体所诱导,被带动消费。当然,目前的网络消费市场还不够规范,法制不够健全,缺乏全方位的监督与审查,出现了一些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顧市场经济发展的商家企业。所以,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监督与管理。

三、大学生超前消费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群体数量较多,并且在引领消费潮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虽然没有独立工作和固定的工资,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进行超前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也拉动了经济增长。其次,大学生超前消费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他们的支付可能会覆盖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领域,比如同学聚会、部门聚会、生日礼物等都会成为大学生日常的一笔额外支出,而超前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某时间段的生活压力,购买所需品,提高生活水平。

(二)消极影响

超前消费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超前消费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经济压力加大,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无法及时归还贷款,导致利息越来越高,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中国青年网通讯社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月超前消费平均额度低于500元的大学生比率占69%左右,有30.87%的大学生超前消费数额超过了500元,还有部分学生的消费数额高达上千。对于还款方式来说,大学生更倾向于拿本月的生活费来填补上月花销这种方式。如此循环,只会加剧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数据还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不是靠自己的兼职工资去偿还,而是向父母要钱,这样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父母的压力。

2.现在社会的征信体系越发完善,使用“花呗”或者“借呗”的某些用户,他们的信用记录都会直接与官方征信系统挂钩,如果发生违约违期行为,就会造成失信,被载入个人信用体系之中,也会对以后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最后,超前消费行为总是弊大于利的,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不良消费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有些偏激性格的学生,可能还会因为负债压力,为了摆脱债务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事件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3.因为网络支付手段存在潜在的风险,大学生可能在不了解相关流程和原理的情况下签下使用协议,而这些平台可能通过网络信息注册、订单填写、手机支付、二维码扫描、信用借贷等途径收集个人信息,有些不良商家还会低价出售客户信息来牟取暴利,当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得到并加以使用,那么消费者可能就会面临隐私暴露甚至是巨大的财务风险。社会中大学生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例子数不胜数,损失追回难度极高。

四、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对策

(一)个人角度

大学生应该学会延迟满足,不要图一时开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可以通过存钱以及做兼职等方式获得资金,以满足消费。同时,在学校生活中,正确合理地处理自身的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增强自己理性消费意识,可以学习与消费相关的知识,向教师或者家长咨询,通过正确分辨广告和网络营销的目的来抑制自身的冲动消费。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才能养成健康的消费行为,而这也有助于大学生自己主动了解网络金融存在的隐患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学校角度

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活动,进行良好正确消费理念的宣传。并且通过开设公开课或者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相关的实际案例为大学生敲响警钟。高校也通过加强对理性消费的宣传,为大学生普及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知识,避免他们盲目地跟风消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理财方面的相关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理财方式,认识到网络借贷的小套路和违约的严重后果。最后,学校还可以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工作,让学生学会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去获得收入,体验到赚钱的不易,自然也就不会进行超前消费。总而言之,学校应该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合力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

(三)大众传媒角度

大众传媒应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不能为了促进消费而进行虚假宣传,博眼球做噱头等,更应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该针对没有自主收入的大学生群体控制其借款金额,或者从源头上控制大学生娱乐消费和商品消费的金额。大众传媒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对一些不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可以采取网络曝光的方式帮助政府更好地整顿金融市场秩序。比如像覆盖率比较高的抖音、快手等软件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不是煽动大学生群体购买无谓商品,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与消费观。特别是直播带货行业更应该正风肃纪、严格把关,适当减少明星效应,减少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错误引导。

(四)政府角度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管理与监控,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与审查制度,还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党和国家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引导,在政策上加以完善。因为,在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很多关于借贷平台的小广告,他们有的打着最少利息甚至免息的幌子来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这类平台的惩罚力度,让他们不敢不能也不愿去欺骗消费者,净化网络信贷环境。而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大学生这类特殊的消费群体,应设立专门的风险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来聚焦大学生消费中遇到的难题问题、精准施策,协同合力矫正大学生消费行为偏差。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危害,在预见可能带来的问题上,需要家庭、社会、高校、政府等联合起来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而大学生自身更应该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主动了解互联网信贷平台的知识,增加自控能力,避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梦霞.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文化价值观动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何继新,魏湘雯.大学生超前消费现状调查及其干预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8):59-60+64.

[3]  郭雯.浅谈大学生的超前消费[J].求学,2020,(27):45-47.

[4]  林玫馨.大学生超前消费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0,(12):52-53.

[5]  韩昊伟,刘婷,夏晓辉.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及风险防控[J].商场现代化,2020,(5):7-8.

[6]  汪明霞.网络消费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分析[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8.

[7]  李彦亭,龚思月,李丹旸.当代大学生采用“金融手段”进行超前消费原因研究——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例[J].当代经济,2018,(7):122-123.

[8]  田华伟.论互联网对我国消費者消费行为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55-57.

[9]  沈飞月,沈秋言,申好玄,梁晶晶,李欣源,杨菂.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调查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以“蚂蚁花呗”为例[J].北方经贸,2020,(12):111-114.

[10]  周玲.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273.

[11]  刘本利,郭辉.异化消费理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审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54-62.

[12]  徐莹,肖玲玲.电商直播情境下大学生消费参与行为与驱动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3):55-58.

3082501908254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