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与企业双重属性下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研究

2021-03-19张禹万晓云周德志施克武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

张禹 万晓云 周德志 施克武

摘  要:加强校办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升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是提升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水平、确保党的决策在校办企业内部落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与企业双重属性下校办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队伍活力、管理活力、组织活力、制度活力、载体活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机制,以期达到提高校办企业党建水平、增强校办企业凝聚力、促进校办企业长远发展等目标。

关键词:校办企业;基层党建;党组织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23-04

Research on the Vita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under the Dual Attribut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ZHANG Yu, WAN Xiaoyun, ZHOU Dezhi, SHI Kewu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and enhancing the vita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enterprises are important guarantee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in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of school-run enterprises and to ensure that the Party's decision-making falls to the ground with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Taking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school-run enterprises under the dual attribut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t constructs the vitality promotion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eam vitality, management vitality, organizational vitality, system vitality and carrier vita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in school-run enterprises,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school-run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chool-run enterprises.

Key Words:  school-run enterprises; Party building of the grass-roots level; vitality of Party organization

一、引言

關于基层党组织活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党建活力不高的原因以及如何增加党组织活力上。以高校基层党组织为研究主体的相关研究认为,应该从创新管理手段、构建多元化组织生活、选好用好负责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打造立体化宣传媒介等途径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力[1-2];以企业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主体的相关研究提出应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党建载体创新、健全国企基层党建考核工作等方面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3-5]。在高校产业、校办产业或校办企业党建方面的研究,不同学者研究侧重点不同。一部分学者探讨了党建工作对校办企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校办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提出了落实高校校办企业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途径[6-7];其他研究则发现高校校办企业基层党建中主要存在基层组织重视不够、地位边缘化、学习时间不足、组织形式陈旧、重业务骨干轻党员、人员构成复杂多变等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明确宗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机制加强产业基层党建、创新方法选择符合产业党建工作新策略等政策建议[8-10]。

国内外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力、高校产业党建、校办企业党建的研究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基础,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目前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力的相关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企业上,在研究高职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问题、意义及提升机制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另一方面,现有关于校办企业党建的研究只是分析了校办企业党建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尚未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校办企业反哺高校建设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校办企业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补充高校科研教育经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的重任,在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校办企业一方面归属于高校管理,另一方面又接触着社会大环境,具有高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既与学校各部门有所不同,也不能完全照抄一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因此,探究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机制,确保校办企业在党组织领导下始终朝正确方向发展,提升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水平是加强校办企业与学校联系、促进校办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二、双重属性下校办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校办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数量和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相应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功利主义思想普遍、无报酬或少报酬条件下员工劳动积极性下降、干群联系不紧密现象出现。问题根源在于校办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校办企业作为企业方式运营,其主要目标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多校办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党建工作只是重思想层面对企业进行规划,其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基层党组织地位不高,这就导致校办企业党组织活力缺失,党建工作质量下降。

(一)党员联系不紧密,缺乏队伍活力

校办企业应高校而生,有着天然的高校文化属性。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委的带领下,更容易引入高校的文化和精神,体现出教育行业为社会服务的本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校办企业员工构成复杂,有曾经学校保留的事业编制员工,也有企业合同制聘用员工,不同岗位的员工学历差距较大,对企业党建的认可程度不同。校办企业员工中老党员和非党员员工数量较多,一部分老党员参加党建工作的积极较低,很多非党员并不参加党建工作,校办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划与实施难度较大。另外,校办企业员工主要以部门为单位开展业务工作,党员与党员之间联系也不紧密,导致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缺乏队伍活力。

(二)学习模式不灵活,缺乏管理活力

学校一般有多家下属企业,不同企业的组织架构、行业性质、生产规模、工作方式不同,场地较为分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千差万别,如果学习模式比较呆板则易产生学习时间和次数不足,党务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对企业员工来说,自身的绩效考核一般与经济效益相挂钩,其工作任务较重,若是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协调,其开展党建活动的意愿较低。另外很多校办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時是为了完成上级文件要求,并未充分分析自身党建特色,对自身党建品牌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没有一个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比较规范科学的指导思想,加之管理水平不足,从而使得党建工作质量较低。

(三)党建资源不丰富,缺乏组织活力

很多校办企业党员比例较低,企业开展党建活动仅限于自身党组织员工,导致党员示范影响较低,无法达到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目标。部分校办企业党建工作并未与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开展党建工作,对员工的关怀较少。加之有些校办企业党员数量较少,一些基层党组织可能由好几家校办企业党员共同组成,以联合党支部的形式存在,召集全体党员开展集体党建活动比较困难,基层党组织党建资源严重缺乏,党组织活力大打折扣。

(四)责任制度不完善,缺乏制度活力

部分校办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时并未形成党建工作机制,要求党员员工完成党建工作任务时并未考虑其党建工作与企业工作制度是否匹配,容易造成员工为完成党建工作而与实际工作任务相冲突的问题。另外,很多校办企业党建工作并未独立设置专属的归口管理部门,导致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加上企业合同制员工变动较大,很多校办企业在员工入职后直接让其开始工作,不重视党组织关系落实情况,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到位,合同制员工的教育工作缺失。

(五)活动形式不新颖,缺乏载体活力

校办企业党建的活动形式都比较单调,主要以开展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进行,多以学习重要领导讲话、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为主,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度低,活动形式比较传统,不够新颖,载体单一,对党员的吸引力不足。很多校办企业在完成党建工作时不重视对各项工作的宣传,出现很多非党员员工即使对党组织举办的活动感兴趣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参加的现象,不重视宣传也会造成活动影响力不大,无法引导非党员同志向党组织靠拢。

三、双重属性下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机制

(一)优化党员结构,增强党员联系,激发队伍活力

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应该优化党员结构,增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激发队伍活力。首先,加强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力量,积极引导非党员同志向党组织靠拢,将合同制党员纳入到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中去,完善和规范党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党员登记管理工作。其次,采取“师徒结对”“一对一传帮带”等活动,在提升校办企业员工技能素质的同时全面优化党员结构。再次,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可以利用校办企业的学校属性,开展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为企业基层提供新鲜血液,或引进学院教师定期开展党建关系交流会,提高基层党组织队伍活力,实现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二)创设学习模式,打造党建品牌,增进管理活力

针对学习模式不灵活问题,校办企业可以结合校办企业员工分散的特点,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创设灵活的党员学习模式,将校办企业的党建活动和企业的销售经营活动紧密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传统党建学习模式。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还可以科学地对党建品牌进行规划,形成一套系统的党建品牌推进体系,增强校办企业党组织打造党建品牌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而优化党建管理模式。

(三)拓展组织形式,优化组织资源,加强组织活力

校办企业党建资源并不丰富,要求党建工作需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党组织,还要拓展到整个企业,将党建工作与员工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设置面向员工的开放型组织,推动党组织进员工公寓,关怀困难员工家庭生活,提高员工幸福感,增强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力。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可以与其他企业、部门合作,推动跨行业党建合作,共享共用党建资源,相互促进,合力打造党建文化,提升党建水平,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助,工作互通。

(四)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制度,增强制度活力

在提升校办企业活力方面,需完善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将校办企业的法人治理体系和企业工作制度融进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校办企业系统党建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归口管理部门,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做好合同制党员的教育工作,建立周期性党组织生活的考察制度,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载体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提升载体活力

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来提升载体活力。一是开展党建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技能比武大赛、青年论坛等活动“以赛促学”,丰富党建活动载体。二是开展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党员先锋岗”“身边榜样”艺术展等活动,树立党员榜样,不断激发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三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扩大宣传效果,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开辟相应的党建专栏,展示校办企业党建动态。

四、结束语

在高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下,校办企业在高校各部门中的定位既有别于学校其他部门,也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企业,其自身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使其党建工作具有特殊性。要充分认识校办企业党建的特点,结合校办企业工作机制,優化校办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只有把校办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上来,才能协调好高校与校办企业的关系,真正发挥发挥校办企业反哺学生培养和教学建设的职能功效,确保校办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梅,卓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力路径研究[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113-114.

[2] 苏炜.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01):93-96.

[3] 徐明.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创新研究:逻辑、问题和对策[J].理论视野,2020(03):65-71.

[4] 王丽坤,宋兴华.新时代国企增强基层党建活力的思考[J].中国军转民,2020(03):62-65.

[5] 陈亚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J].区域治理,2019(33):57-59.

[6] 房志明,曹阳.高校校办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8(34):120-121.

[7] 王玲.深化改革中的高校校办企业党建研究与实践——以上海某高校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9(07):50-52.

[8] 纪德安,付海梅.高校校办企业基层党建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浅析[J].中国培训,2017(02):216.

[9] 李华题,张琳.高校产业系统党建工作探析——以X高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9(18):38-41.

[10] 施雪.新形势下上海电力学院产业党建工作探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7,33(S1):18-20,24.

(责任编辑:杨松涛)

3860501908259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
水利建设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浅谈
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如何“牵手”互联网
中国梦视阈下的独立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及其融合策略分析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夯实基层国企党建基础工作实践与思考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