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与科学同行

2021-03-18刘栋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拟人化彩虹小班

刘栋

3~6岁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会运用拟人或夸张的手法,使用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童话”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玩具被扔到了地上,教师通常会说:“我听到地上有一个玩具在哭,谁来帮帮它?”这样的话语能立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唤起孩子的情感,经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现儿童,播种“童话”

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把事物当做具体的人来看待,心理学家称为“泛灵心理”。在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这种“泛灵”心理开展教育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有效调动幼儿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或行为习惯。

例如,为了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结合绘本《彩虹色的花》设计了幼儿互动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朵白色的“彩虹花”,并告诉大家:“这些花都没有颜色,一点也不漂亮。但是它是一朵有魔力的花,小朋友们每完成1个约定,它就会长出1个彩色的花瓣,完成了5個约定,它就会变成一朵彩虹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家。”孩子们马上被神奇的彩虹花吸引了注意。遥遥说:“我要变出花瓣。”潇潇说:“我要把彩虹花带回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燃起了参加活动的热情。

于是,教师将为每个幼儿准备的白色小花“种”在了廊道的墙上。彩虹花激起了幼儿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完成任务,每当得到一片花瓣,都会格外自豪。离园时,他们高举花瓣向家长们“炫耀”着,并小心翼翼地将花瓣贴在自己的小花上。看着自己的小花变得越来越漂亮,幼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许多家长反馈说自己的孩子最近进步特别大,是彩虹花赋予了他们满满的正能量。

由此可见,有效运用拟人化教育,通过幼儿喜欢的“童话”为幼儿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不仅能有效完成教育目标,还能营造积极、美好的活动氛围,对幼儿各方面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恰如其分,科学护航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向幼儿传递的知识、观点、技能等均应该是科学的,以此促进幼儿正确地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辩证地把握好“童话”与科学的关系,在通过拟人化的语言或情节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为幼儿传授科学的知识。例如,话题中的教师通过蝴蝶导入本次活动,可设计蝴蝶因为不挑食越长越大,越来越漂亮,这样的情境创设会更恰当一些。对于教师创设的“蝴蝶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会长出什么颜色的斑点或条纹”这一情节,笔者认为确实可能会给幼儿造成误导。只需要引导幼儿在操作时体会到蝴蝶饮食多样化带来的变化即可,不必刻意强调食物颜色和蝴蝶身上斑点的一一对应。

幼儿的成长需要“童话”的滋润,拟人化的教育给幼儿带来了奇妙的幻想、纯真的心灵和完善的人格。幼儿需要向善,也需要求真,拟人化教育需要科学为其保驾护航,避免过犹不及。

猜你喜欢

拟人化彩虹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一词拟人化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调皮的小雨点
浅析拟人化无人驾驶交互界面对信任度的影响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
拟人化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