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烂之舌
2021-03-1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3期
【出處】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释义】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近义词】能言善辩
【反义词】笨口拙舌
汉初的名臣张良原是韩国人,其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祖孙三代辅佐过韩国五代君王。后来,韩国被秦国灭国,张良为了替韩国报仇,用家产收买刺客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而被通缉,只得改名换姓,躲藏起来。不久,刘邦起兵反秦,他便投奔了刘邦,成为了刘邦的重要谋士。
张良足智多谋,他的许多计谋都被刘邦所采纳,在打败项羽和建立汉朝政权上起了重要作用。刘邦因此很赏识他,曾称赞他是“运筹帷wéi幄wò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要赐张良齐地三万户,张良推辞了,说:“只要在留地我就满足了。”刘邦答应了他的请求。
后来,张良又帮助刘邦立了太子,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这时,张良向刘邦建议提拔萧何为相国。他说:“我家世代为韩国相国,韩为秦灭,我为了报仇,不惜使用万金之家产刺杀秦王,可惜未能如愿。后来跟随大王,以‘三寸舌为大王出谋划策,功封万户,名位列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到达顶点了,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别无他求,只希望远离纷乱的尘世,去游历或隐居,像道士那样过安闲的日子。”
后来人们便用“三寸舌”或“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人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