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运动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

2021-03-18谢磊

上海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

谢磊

摘 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综合运动训练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依据训练方法分为被动运动训练组和综合运动训练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ROM、HSS、VAS、SF-36评分,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运动训练组的ROM、HSS、SF-36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总有效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被动运动训练组(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综合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综合运动训练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 R687.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3-0053-02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exercise training on the range of joint motion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knee arthroplasty

XIE Lei

(Department of Sports Medicin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exercise training on the range of joint motion 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knee arthroplast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passive exercise training group and a comprehensive exercise training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according to their training methods. The ROM, HSS, VAS, SF-36 scores, clinical efficac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degrees of the increase of ROM, HSS, SF-36 scores and the decrease of VA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comprehensive exercise training group than the passive exercise training group after operation and training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exercise training after knee arthroplas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nge of join mo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knee arthroplasty; comprehensive sports training; range of joint motion; joint function

目前,在關节疼痛、不稳等患者的治疗中,膝关节置换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1]。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那么膝关节置换术也能够有效弥补保守治疗的不足。患者病情、医师操作水平等均对患者预后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术后科学规范的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依据训练方法分为被动运动训练组和综合运动训练组各50例。其中综合运动训练组男17例,女33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3±10.4)岁;骨关节炎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10例;单膝关节置换40例,双膝关节置换10例。被动运动训练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6.3±10.7)岁;骨关节炎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创伤性关节炎10例;单膝关节置换39例,双膝关节置换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膝关节置换术指征;②具有良好的依从性;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心肺疾病者;②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翻角>15°者;③有神经肌肉疾病者。

1.3 方法

1)被动运动训练组 术后3周拔除引流管后,督促患者在CPM机上进行被动运动训练,被动活动关节,从15° ~ 30°开始,之后定期增加,每1~2 d增加5° ~ 10°,20 min/次,2次/d。督促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排便。

2)综合运动训练组 被动运动训练方法同被动运动训练组。同时进行综合运动训练:①基础训练。术后6 h指导患者在床上完成一些简单运动,如深呼吸、上肢运动等,从卧位向坐位逐步转变。同时督促患者进行抬臀练习,对压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并将按摩下肢的方法教给患者,必要的情况下让患者应用气垫床,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积极预防,从而有效缩短住院时间。②排便功能训练。如果患者排便困难,则在术后3 d督促其应用便盆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对生殖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尿潴留等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③超短波与超声波治疗。超短波波长、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40.68 MHz、250 W,10 min/次。超声波波长、强度分别为800 KHz、5 min/次,1次/d。

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训练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关节活动度(ROM)。②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关节功能越好[3]。③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0~10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4]。④生活质量。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⑤术后并发症。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手术及训练后患者完全无局部疼痛、肿胀,HSS评分在85~100分之间,具有基本正常的关节功能。显效:手术及训练后患者基本无局部疼痛、肿胀,HSS评分在70~84分之间,具有显著较好的关节功能,能够正常进行日常基本活动。有效:手术及训练后患者具有较轻的局部疼痛、肿胀,HSS评分在60~69分之间,具有较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常活动。无效:手术及训练后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没有显著减轻,HSS评分在60分以下,关节功能没有改善,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日常活动[6]。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及训练前后的ROM、HSS、VAS、SF-36评分比较

手术及训练前,两组的ROM、HSS、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训练后,综合运动训练组的ROM、HSS、SF-36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P<0.05,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手术及训练后,综合运动训练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P<0.05,表2)。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综合运动训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被动运动训练组(P<0.05,表3)。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关、创伤性关节炎有确切的疗效,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术后进行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同时,术后运动训练内容合适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被动训练方式是临床通常采用的训练方式,主要利用微电脑控制患者运动,在设备上实施持续被动运动,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动能力,逐步恢复下肢功能,目前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相关医学研究表明[7-8],单纯持续被动性训练很难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进行全面改善。综合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减少,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动训练组患者手术及训练后的ROM、HSS评分、SF-36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总有效率高于被动运动训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被动运动训练组。原因为早期综合运动训练能够恢复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同时,运动代谢产生的乳酸、腺苷能够刺激、扩张肌肉组织血管,促进膝关节周围肌肉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辅以超短波与超声波等物理治疗能够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疼痛,消除关节肿胀,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关节黏连。

参考文献

[1] 常亮. 综合运动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8, 24(11): 1853-1857.

[2] 王航辉, 宋依芯, 张敏利, 等. 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楼时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9, 27(3): 472-476.

[3] 王静华, 刘武岩, 谢博多, 等. 推拿配合持续冰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世界中医药, 2017, 12(6): 1432-1435.

[4] 田恺, 牛博真. 耳针结合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2(1): 20-23.

[5] 李莉, 王梓, 尹梦虹, 等. 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强调步态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21(27): 4288-4293.

[6] 方忠, 吴巍, 陈勇, 等. 围手术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2012, 34(10): 781-783.

[7] 罗莹. 临床全面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上海医药, 2019, 40(1): 50-51; 65.

[8] 沈军, 卫晓恩.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理念[J]. 上海医药, 2017, 38(8): 7-9; 16.

猜你喜欢

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
鸡尾酒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在骨科矫形中的临床价值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
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医疗法治疗三踝骨折12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