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1-03-18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 施卫东
2020 年11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5 年来,总书记三次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从“五个更”到把握“五大关系”,再到“五新”“三主”,战略布局逐渐清晰,发展脉络愈发聚焦。需要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将其作为长江经济带“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基本遵循。
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必须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行动指南,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好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第一,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依法惩治破坏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长江十年禁渔顺利有序开展;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从源头上系统设计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实施策略、进行重点突破,建设和谐长江。第二,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必须认识到化工污染整治与水环境整治、固体废物治理的相关性,着力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协同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实施沿江城市污染排放综合治理工程。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优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从严控制污染物入河排放总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清洁长江。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全面排查固体废物堆放点和固体废物生产源。第三,加强协同联动,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合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建成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绿色生态廊道。第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化改造。推进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认真学习浙江丽水等地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培育生态型产业,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同时,树立流域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受益补偿原则,用好市场手段,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横向多元化补偿机制。
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关键要做好“四个畅通”。第一,畅通航运体系。加快推进三峡枢纽第二通道、长江中游“645”工程建设;舒缓南京以下干线航段及长江口航运压力,舒缓京杭运河航运压力,干支联动全面优化下游航运体系;聚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短板,以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为契机,加快建设集装箱深水港、水公铁高效衔接的长三角北翼江海河联运中心,向北翼分流集装箱进出口压力、集疏运压力,全面优化长江集装箱运输体系,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完善长江经济带航运联运体制机制,推进长江航运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着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实现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和关检直通,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更好的服务长江经济带贸易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畅通东西向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速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长江经济带”;打通省际高速“断头路”,优化高速公路网;聚焦航空货运能力不足短板,加快推进航空货运机场建设,加快“轨道上机场”建设,客货互补推进武汉-鄂州、上海-南通、成都-重庆等国际性航空枢纽建设。着力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畅通中欧班列贸易体系。聚焦统筹中欧班列发展不平衡短板,强化运输能力供给与多样化、个性化运输需求以及新消费新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强化运输服务链与综合物流链、现代产业链、国际供应链、全球价值链等的有效匹配。加快流域中欧班列源地、品牌整合力度,依托国家规划布局的枢纽节点,构建省际联动整合机制,持续完善贸易通道、物流枢纽设施建设,推进班列集拼集运,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组织方式,率先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第四,畅通商贸流通体系。协同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关键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第一,要合力提升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创新合作,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创新成果,重点推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这五个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互补合作,进而推进上中下游城市群尤其是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创新一体化合作,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长江创新走廊。要突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鼓励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在科研院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加强联系,实现优势互补。第二,要率先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要素分布水平的科技资源共用机制,促进科技要素流动与区域间均等化。尤其要构建由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现代生产性服务者组成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政策协调,着力消除行政壁垒,营造友善、宽容、弹性和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率先构建创新型社会。第三,要通过在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交通等协调基础上促进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联动定位及协同升级。要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作为协调协同发展的重点,努力解决好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情况,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聚集国内外高级产业要素,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引领和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四,要加强全流域产业链分工协作。沿江11 省市要以“双循环”为有效手段,紧紧把握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新经济、新基建、新投资、新消费等重大历史机遇,紧紧瞄准5G 基础上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石墨烯新材料、量子技术、基因工程、可控核聚变等前沿产业科技领域,加强上中下游产业分工协作和主导产业集群互嵌衔接。在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重点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高效集聚,规模达几千亿到上万亿元的新型产业链集群;鼓励下游区域依托技术和产业优势,瞄准国际先进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促进中上游区域积极承接下游区域产业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淡化区域指向、强调功能聚合,在长江经济带“5+10”重点产业集群中应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强窗口指导,提升产业质量,培育高科技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领军企业。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中国科技产业的其它文章
- 凝心聚力起好步 乘势而上向未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 汪洋 王沪宁 赵乐际 韩正 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栗战书主持大会
- 建言资政集众智 携手奋进新征程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王沪宁 赵乐际 韩正 王岐山到会祝贺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张庆黎主持 辜胜阻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 以科技创新作有力支撑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部长通道”就科技创新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 - 昂首开启新征程 奋进续写新辉煌
—— 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心声 - 以奉献铺垫征程 用创新书写未来来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通道”的创新之声
- 开启奋进新征程 同心共筑中国梦
——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